安卓收费?谷歌和欧盟江湖恩怨何时休

近期谷歌要针对安卓收费的新闻各种刷屏,不过这次收费是针对欧洲的定向收费,属于其和欧盟之间的大战后续,是针对7月欧盟针对谷歌50亿美元天价罚单的报复。

据《纽约时报》报道,近日谷歌宣布将在Android上推出新规则:向使用 Android 系统的手机、平板电脑厂商收取最高40美元(约277元人民币)授权费;10月29日开始,欧盟厂商使用谷歌应用程序套件,必须向谷歌支付许可费;2019年2月1日后在欧洲激活的安卓智能手机,都需要按全新的标准向谷歌缴纳专利授权费。

一个是世界最多发达国家的政治联盟,一个是世界最大的科技巨头之一,这样的两个实体进行正面硬刚,应该是我们中国的吃瓜群众最乐于见到的罕见场景。

既然这次谷歌反击欧盟的最强大武器就是安卓,这里先说一下安卓系统的起源。全球智能手机基本被两个操作系统给垄断:Andriod和IOS,前者更是在2017年占据了全球85.9%的移动终端设备。而Andriod这个系统离不开其创始人Andy Rubin,也就是安卓之父。这个传奇人物从小就喜欢拆装各种电子玩具,大学毕业成为了一名工程师。

安卓收费?谷歌和欧盟江湖恩怨何时休

1989年他进入了苹果公司,参与设计了桌面系统Quadra等多个作品。甚至他还对公司的内部电话系统进行了重新编程,伪装CEO打电话给人事,指示要给自己组里的工程师同事股票奖励。

此时苹果公司还只是想做台式电脑,于是1990年手持设备部门独立出来,成立了General Magic公司。在这里Andy和同事们开发出了有突破性意义的基于互联网的手机操作系统和界面Magic Cap,公司甚至因此上市。在这个电脑上网都还停留在电话线拨号上网的阶段,互联网手机操作系统显然太超前了,运营商完全跟不上节奏,于是很快这个系统就陷入失败境地。

Andy后来还曾在微软工作过,离开后自己创办了Danger公司,此时他终于找到了将移动运营商和手机制造商利益结合起来的模式,这与iPhone非常类似,但运营并不理想,所以他辞去了CEO职务。而微软则收购了Danger推出了一个最终失败的Kin系列手机。

事情的转折发生在2002年,Andy在斯坦福大学的工程课上做了一次讲座,此时谷歌的两位联合创始人拉里-佩奇和谢尔盖-布林也都在场,并被其关于互联网手机的理念所打动,于是2005年Andy独自完成了Andriod项目后,谷歌立刻将其收购,而Andy也成为了谷歌的工程副总裁。

谷歌在2007年正式推出基于Linux的Android开放式手机操作系统。和苹果开发了IOS操作系统仅用于自家手机上不同,谷歌不生产手机,却将系统无偿提供给全球手机厂商,再加上其不断优化追赶,从Andriod6.0版本开始已经有效解决了系统卡顿,系统流畅性极佳,成为了除苹果外的所有手机厂商的不二之选。

此时在手机操作系统领域,除了固守自封,不对外销售操作系统的苹果,谷歌的垄断地位就像在电脑端操作系统领域的微软。微软曾因为在自家操作系统里捆绑了IE浏览器,遭到了美国司法部门的调查和处罚。

对于谷歌来说,躲过了美国司法部门的垄断调查,却没能躲过欧盟的,因为谷歌还有一个掌握了互联网资源的强大武器——谷歌搜索,这个武器让欧盟一些希望能监管网络的国家也极为不安。

2010年2月欧盟反垄断负责人阿尔慕尼亚就警告谷歌,收到了一些购物网站的投诉,并怀疑其降低竞争对手在比价服务等垂直搜索结果中的排名。说白一点,就是谷歌在搜索结果排序上把自家购物网站排在前面了,把其他人排在后面了。另外还指控谷歌降低了微软的搜索引擎和法国一家小的搜索引擎的排名和广告链接,也就是同业竞争。

到了2013年,阿尔慕尼亚宣布谷歌提交了反垄断和解协议,谷歌也承诺了在搜索结果中展示竞争对手的结果。但到了2014年,法国和德国政府不干了,认为谷歌给欧洲国家购物网站的头排位置不如给其谷歌自身的多,为此甚至更换了反垄断负责人。

新负责人维斯塔格再次威胁制裁谷歌。于是谷歌在2017年准备将自家购物网站Google Shopping剥离,然后与竞争对手平等竞购谷歌搜索广告。调整后所有的10个广告位均向竞争对手开放,而之前有小部分广告位预留给自家服务Google Shopping。

欧盟不仅逼迫谷歌的搜索引擎平等对待,甚至不许谷歌在安卓系统上捆绑安装搜索引擎及其他可能和其他厂商有竞争的应用,谷歌以全部同意为代价,试图换来欧盟的和解。

但没想到的是,今年7月欧盟最终还是以谷歌滥用市场支配地位为理由,给予其50亿美元的罚款。这一举措彻底激怒了谷歌。与垄断电脑端操作系统的微软不同,微软一套正版操作系统售价两三百美元,安卓操作系统和谷歌浏览器、谷歌搜索全是免费服务。给你们提供免费服务,居然还要这样重罚我?谷歌显然不能忍了。

但是作为一个全球最多发达国家组成的联盟,市场消费能力极强,谷歌也不可能放弃这个市场。所以谷歌只能认罚。但认罚并不代表谷歌没有自己的抗争手段。

三个月后,安卓开始收费了!这次收费精准定位为朝欧盟地区的运营商和手机厂商收费,显然是一次报复性商业行为。

谷歌这一招够狠吧?但是!没想到欧盟还有一招更狠的!近日,欧洲议会以438票赞成、226票反对、39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了《数字化单一市场版权指令》。当然这个法案还需要在28个成员国议会里全部通过才能生效,但如果生效,对目前的互联网巨头们也是一次核弹级的打击。

这个指令有两条极为关键的内容:第11条规定,网络平台一旦置入其他新闻机构的超链接,就必须向该新闻机构付费,即所谓的“超链接税”(只有商业机构方需支付上述费用,个人使用则不受此限)。什么意思呢?就是谷歌等门户网站上不能再链接其他机构的新闻了,想看新闻的人只能自己去新闻网站上看,这是从根本上打击谷歌的流量。

而第13条规定,互联网平台需审查其用户上传的内容是否侵犯版权。即便是用户侵犯了版权,互联网平台亦需付法律责任。也就是说谷歌、Facebook、推特等平台必须审核用户上传内容,否则就有陷入数不清官司的危险。但是审核用户上传内容,既需要大量的人手,又与这些互联网巨头们推崇的新闻自由和言论自由的思想相悖。

不管谷歌和欧盟的江湖恩怨何去何从,我们中国的吃瓜群众更关心的是,谷歌会针对中国收费吗?笔者认为,从目前来看,谷歌应该是不会针对中国收费的。

安卓作为基础的手机操作系统,在互联网免费大行其道的背景下,更看重的是市场占有率,而非收益。用中国的商业模式来说,谷歌更关注的是流量,是用户群。只要有流量就有无数种变现的方式,但如果因为收费失去了流量,那就是竭泽而渔。

由于欧洲属于华为在海外的重要市场,华为在欧洲的销售利润率较低,如果这次收费生效,华为的手机出口价格必然提升。不过由于是整个市场整体收费,所以对华为的欧洲市场占有率不会有太大影响。

说到底,谷歌针对欧盟的这次收费行为,更像是和欧盟多年江湖恩怨的一场互殴,最后应该会以再次和解而告终。

但这也给中国的手机厂商敲响了警钟,赶紧研发真正属于自己的手机操作系统才是立身的关键。

无论是华为的EMUI、还是小米的MIUI都是基于安卓开源系统做出的本土化安卓系统,实质上仍然是安卓系统,一旦安卓收费全都跑不掉。

据工信部公布的数据显示,2017年中国智能手机总出货量4.91亿部。也就是说要缴纳196亿美元的系统安装费,折合1366亿人民币。其中华为、OPPO、VIVO的单机净利润都在25美元左右,小米的单机净利润更是低达11美元。如果也同样收取40美元,就超过各大手机厂商的实际净利润,势必要逼迫手机厂商集体提价。

所以说,从未雨绸缪的角度,中国应该出现一个类似于谷歌这样的公司,来设计真正属于自己的手机操作系统。

喜欢的朋友,点击右上角关注我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