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行路難 其六》,待業人員也如此硬氣

不知不覺,這唐朝以前的古詩系列已經寫到了近末篇了。

現在社會競爭激烈,每個人都有成功的機會,也有處於低谷的時候。

一時失意怎麼辦?

讓我們來看看千年前鮑照的自勉吧!

《擬行路難 其六》,待業人員也如此硬氣

《擬行路難 其六》 鮑照

對案不能食,拔劍擊柱長嘆息。

丈夫生世會幾時?安能蹀躞垂羽翼!

棄置罷官去,還家自休息。

朝出與親辭,暮還在親側。

弄兒床前戲,看婦機中織。

自古聖賢盡貧賤,何況我輩孤且直!

《擬行路難 其六》,待業人員也如此硬氣

《擬行路難 其六》賞析

本篇是《擬行路難》中的第六首,全詩通過失意閒居的生活描述,反映了門閥統治下,出身低微的才士仕途的失意和坎坷,內心的苦悶與彷徨。表現了詩人被壓抑的激憤之情以及對當時不合理社會的強烈不滿。

全詩分三層。前四句集中寫自己仕宦生涯中倍受摧抑的悲憤心情。一上來先刻畫憤激的神態,從“不能食”、“拔劍擊柱”、“長嘆息”這樣三個緊相連結的行為動作中,充分展示了內心的憤懣不平。這一開頭劈空而來,猶如巨石投江,轟地激起百丈波瀾,一下子抓住了讀者的關注。接著便敘說憤激的內容,“丈夫生世會幾時,安能蹀躞垂羽翼?”可嘆的是大丈夫人生在世,青春易失,有才卻不能為國家效力;有翅膀也只能在地上小步慢走,卻不能在藍天上展翅翱翔?

中間六句是個轉折。退一步著想,既然在政治上不能有所作為,不如丟開自己的志向,罷官回家休息,還得與親人朝夕團聚,共敘天倫之樂。“朝出與親辭,暮還在親側。”早晨與親人告別,傍晚再回到親人身邊。 “弄兒床前戲,看婦機中織。”與小兒在床前嬉戲,看妻子在機上織布,盡享天倫之樂。

然而,閒居家園畢竟是不得已的做法,並不符合作者一貫企求伸展抱負的本意,自亦不可能真正解決其思想上的矛盾。故而結末兩句又由寧靜的家庭生活的敘寫,一躍而為牢騷愁怨的迸發。“自古聖賢盡貧賤,何況我輩孤且直!”自古以來多少聖賢、志士困頓終身,壯志難酬,大多都能甘守貧賤,忍受得了寂寞,何況我輩身世寒微,又是孤高而剛直的人呢?——這兩句詩表面上引證古聖賢的貧賤以自嘲自解,實質上是將個人的失意擴大、深化到整個歷史的層面,這足以證明現實生活本身的不合理。於是詩篇的主旨便由抒寫個人失意情懷,提升到了揭發、控訴時世不公道的新的高度,這是一次有重大意義的昇華。

全詩感情慷慨奔放,詞采新鮮流麗,音節激昂多變。格調悲愴而不頹唐,失望而不消沉,沉鬱中流露灑脫,悠閒中透出不平,恰到好處地表現了詩人自尊而孤傲的精神狀態,堪稱鮑照雜言詩的代表作。

《擬行路難 其六》,待業人員也如此硬氣

階層固化?聽聽來自最講究門第的南北朝人的說法吧

“寒門難再出貴子”、“階層固化”之類的說法,近年常出現在國內的各類媒體和網絡上,似乎是這十餘年來才出現的社會問題。對此,寫出了“自古聖賢盡貧賤,何況我輩孤且直”這一千古名句的詩人鮑照可有不同意見。

鮑照並非無名之輩。他在他所在的時代,就與當時的謝靈運、顏延之並稱為南朝宋世的“元嘉三大家”之一。然並卵,由於鮑照出身寒門,一直仕途蹉跎,官始終是當不大(最大時也只不過是個縣令)。——這跟當時的政治制度有關,官場用人的原則是“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像鮑照身為農民的兒子,繼承父業務農是必然的,儘管他又聰明又勤奮又有才學,但做到縣級領導也算是到頭了。但鮑照不服氣啊!私下裡經常發洩不滿。比如在《擬行路難之四》有“瀉水置平地,各自東西南北流。...心非木石豈無感?吞聲躑躅不敢言”;在《擬行路難之六》裡又說“對案不能食,拔劍擊柱長嘆息。...自古聖賢盡貧賤,何況我輩孤且直!”

為啥鮑照就不能當大官呢?前面說的“上品無寒門,下品無世族”又是怎麼回事呢?這得從漢朝以來的門閥和舉薦制度說起。

門閥,是門第和閥閱的合稱,指世代為官的名門望族,又稱門第、衣冠、世族、士族、勢族、世家、巨室等。從西漢開始,一些大地主、大官僚和諸侯王,利用家族的力量,世代把持權利和地位,形成了門閥。一直到唐代,門閥都是掌控中國社會上層權力的主要力量。門閥世家在政治和經濟上都居於絕對優勢地位。

例如你想當官,但兩漢時期實行的是察舉制,就是由地方長官在轄區內隨時考察、選取人才並推薦給上級或中央,經過試用考核再任命官職。很顯然,這種方式極易造成人才壟斷,地方官員會推薦自己家族的人,以便“抱團取暖”、一榮俱榮。你如果不投靠那些大家族,你連被舉薦的機會都沒有。

三國時期,曹操為了發掘更多的人才,曾頒佈了“求賢令”,但這只是權宜之計。門閥不會容忍底層人才上來撬動他們的跟腳的,所以曹丕繼位後,退而求其次,與陳群一起推行了九品中正制。

九品中正制,又稱九品官人法,一直沿用到隋唐科舉的確立,這期間約存在了四百年之久,是魏晉南北朝時期重要的選官制度。

九品中正制大體是指由各州郡分別推選大中正一人,所推舉大中正必為在中央任職官員且德名俱高者。大中正再產生小中正。中正產生後,由中央分發一種人才調查表,在該表中將人才分為九等,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此表由各地大小中正以自己所知,將各地人才登記其上,表內詳記年藉各項,分別品第,並加評語。小中正襄助大中正審核後將表呈交吏部,吏部依此進行官吏的升遷與罷黜。

九品中正制創立之初,評議人物的標準是家世、道德、才能三者並重。但由於魏晉時充當中正者一般是二品,二品又有參預中正推舉之權,而獲得二品者幾乎全部是門閥世族,因此門閥世族就完全把持了官吏選拔之權。才德標準逐漸被忽視,家世則越來越重要,甚至成為唯一的標準,到西晉時終於形成了“上品無寒門,下品無士族”的局面。

直到隋唐時期,當政者發現門閥已經嚴重影響了皇權,為了鞏固國家政權,大力打擊門閥士族,唐太宗、武則天、唐玄宗在隋文帝廢除九品中正制、開“試策”取士的基礎上,完善科舉制度,這才使寒門之士得到了向上的通道,同時促使了門閥制度的沒落。

科舉制實行了一千三百餘年,是世界延續時間最長的選拔人才的辦法。

14世紀,歐洲來華人士便將中國通過科舉,即統一考試的選拔人才模式,向本國做了詳細介紹和推薦。此後、法國、美國等許多歐美國家不但把中國的考試製度“拿了過去”,還對科舉進行了改造,納入了智力水平、知識結構、實用技能、心理素質等內容,形成了現代的考試製度。

不可否認,在任何時代任何社會,下層民眾要實現階層的躍升都不是件容易的事。底層社會的人往往為生計所迫,沒辦法高瞻遠矚,只能變得目光狹隘,眼界狹窄。但互聯網的到來,進一步消除了信息的壟斷,擴大了個人信息的傳播渠道,給普通人足夠的機會讓實現自己的價值。這個時代,雖然出名還是需要金錢與人脈,但比起封建社會,尤其是鮑照所在的時代,普通人“露臉”、發揮才能的機會簡直是爆炸式的增長。

所以,與其老是抱怨社會不公、“階層固化”,還不如自己好好想想如何利用現有條件拼一把,“夢想總是要有的,萬一實現了呢?”

《擬行路難 其六》,待業人員也如此硬氣

《擬行路難 其六》,待業人員也如此硬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