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房地產已經發展三十年了,蓋的房子夠四十億人住,你怎麼看?

昨日分明夢到家


一、房地產的發展之路

(1)對房子夠住四十億人的解讀

三十年來,房地產行業如同雨後春筍一般彭蓬勃發展,先後經歷了黃金十年,白銀十年,以及現在的白銀之末,青銅之際,不可否認的說,幾十年來,房子真的有點太多了,據說蓋的房子夠四十億人住了,這個不是沒有依據的,我記得好像是這樣算的,按照平均每個人60㎡的房屋面積,現在房地產的總房子建築面積算下來確實可以住那麼多了,但是這裡有個問題就是:所有人都被平均了,熟不知有錢的成百上千套,稍微過得去的手上也是兩三套,沒錢的卻一套都沒有,就跟工資一樣,被平均十萬八萬一年的依舊多少人連溫飽都難以保障,這不都是一個道理嗎?

不知在哪裡看到的,當你擁有一套60㎡的房子的時候,過兩年就會想要一套100平米的房子,再過兩年你就想要一套200,甚至更大的房子,當你覺得房子足夠大的時候,你就想要住靠近市中心了,想靠近學校,靠近市場,附近有醫院,超市,但你有錢的時候就會覺得城市太喧譁了,又想回到郊區蓋起別墅過安逸生活!人心是永遠無法滿足的,不到那個境界只有眼前苟且的話就體會不到那種感覺!

---所以,現在還是房地產的最後榮光!白銀之末,青銅伊始!或許早之前能吃肉,再之前喝湯,現在只能啃骨頭了!

(2)三十年的地產業

上文也說到,地產行業經歷了三十餘年了,本已是非常成熟的行業了,而且中國的基本國情就是要以地產作為重要經濟支柱的來源,中國三十年發展如此之快,這根房地產的繁榮無不關係,限價限購限貸增稅等各種政策,又加之天大地價,購買力的下降,使現在的地產行業一年不如一年,趕上08,18年10年一遇的經濟危機,多少小企業入不敷出,或許紛紛倒閉,大企業也是節源支流,今年都不拿地了,導致市場多少土地直接流拍,但是國家GDP要增長,各地市政就要做出業績,就要拍地,就要幹工程,就要城市化所以這是一個惡性循環!再加上現在各種老城改造,特色小鎮的崛起,事還是有的。

---所以,地產不會消亡,只有精中取精,我大膽的猜測未來的地產將是更加多元化,即不在以地產為唯一支柱,多開展其他的業務;幾家獨大化,今後競爭更加激烈,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的現象肯定會有的!建築業也更加標準化、經濟化和裝配化。

二、農名工的問題見解

上文也說了,時代在變遷,地產在改變,如果也是在地產業下打拼的農名工的話,當然也是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行業的不經濟性就必然導致處於這個行業的人的緊迫性,要麼被淘汰,要麼被時代選中!

(1)減員

拍地少了,地產少了,那麼從事人員也必然會相應縮減,其實不止農名工,所有的都一樣,設計院已經飽和了,難招人,施工單位要減幅減編,房地產要裁人,大家都不好過,工人也不例外!

(2)精英

俗話說,一招鮮吃遍天,在這種時代背景下,也只有更加努力,去完善自己,一方面,增加自己的技能更加精湛,砌牆的,木工的,抹灰的都是些技術活,去到哪裡都是好手,可以跟老闆談價格,拉磚的,打混凝土的,小工都是些體力活,去到哪裡都是有你有他是一樣的,那麼只能跟老闆談收留,另一方面,爭取去做管理層,哪怕是從木工做到木工班長,從砌牆做到砌牆隊長等等;其實說到這裡,我自己也一樣吧,自勉!

(3)轉型

剛剛上文提到的,今後市政改造,特色小鎮,裝配式建築將是房地產行業的主流,如果能提前轉型到其中工作,跟對老闆,慢慢改變適應,或許也是不錯的選擇!

(4)轉行

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世界之大,現在一個健全之人,有一雙手不偷懶在這個社會混頓飯吃很簡單的,稍微有點想法有點資金的開個小店做做小生意的話就更好了。

以上純粹是我吃飽了撐著的個人見解,如有異議,留言評論交流,勿噴,謝謝!


不土不木快樂水


農民以後怎麼辦跟房子多少沒關係。不管房子多少,沒錢沒知識沒機會,沒有關係,沒有能力,依舊無法改變自己的命運,依舊會是農民工。

當然職業沒有高低貴賤。但社會現實在那擺著。比起演個電影就能賺百萬,千萬,甚至上億的片酬。農民工,科學家等等普通大眾,依然是很難有幸福的物質生活的。光靠精神生活,是個人都做不到了。

未來的農業依然需要農民,只是農民從產業工人到農業工人的轉變。


小樂候看電影


有錢人是有房子,沒錢的人還是沒房子,就算買了房,也是一個房奴,六個錢包付首付,這就是我這窮人的命


愛看申花隊報


回去搞農業,已後農業要有特色,有差異化,做有機的。農業與健康永遠對人生存是最重要不可缺少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