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性是一種潛能,要把他提升爲品質

佛性是一種潛能,要把他提升為品質

“世尊境界不思議”,是怎麼不思議呢?“智慧神通力”的原因,現在像這個文字我們念就可以念過去,反正智慧也知道,神通力也知道,現在我們並起來要跟各位談一下。這個智慧神通力到底是什麼東西?

我們要經常的這樣子反省,一個學佛人要經常反省,要反省我們的初衷,我們當初是為什麼來學佛的?假如你這個前提沒有弄得很清楚,當初為什麼進佛門不知道,也無所謂。你當初進佛門的因緣,可能每個人不一樣。可是現在進了佛門,經過一番調整以後,我們應該有一個基本的認識,“人生是苦”這一點你有沒有認識到?當然人生是苦的這個前提,有各種不同的解釋。可是我們要知道,世尊他當初就是這樣肯定的,那麼我們怎麼樣去確定人生是苦呢?

我們跟各位談過,佛法、佛教,不要把它只當作是佛陀的教導,佛陀是教我們的,現在我們看經文都是聖言量,假如你是這樣看的話,你還是聲聞眾。我們現在學佛,一定要去肯定,這個境界,都是佛當時親自證得的。我們現在學這個法,我們就是要去體驗、感受。世尊當時所證得的那個境界,你要去體驗到,光是知道沒有用。這是佛教跟其他宗教不同的地方,它是覺悟的宗教,覺悟的訓練,就是訓練你要去感受到世尊的這個境界。所以我們應該來講說,佛教本身就是釋迦牟尼佛的本身,釋迦牟尼佛的本身就是佛教。換句話說,釋迦牟尼佛這一生,他就是真理。他不是說他講的是真理,他自己本身就是真理,因為他已經經驗到了,真理都在他的身上印證到了。這個有很大的不同。

我們都會講真理,可是你對真理感受不到。釋迦牟尼佛親自走過真理,真理就在他身上。所以我們說人人都有佛性,在世尊來講,這個佛性是一種覺悟的品質。我們也有那個佛性,我們並不少於他,可是我們只能夠說是一種能力,因為這個佛性在我們身上並沒有展現出來,沒有展現出來只能夠說你有那個潛能。在世尊來講,他是已經展現出來,所以他是一種品質,在他的生命裡面,在他的身體裡面,那是一種品質,我們只能夠說一種潛能而已。所以這裡面有很大的不同。那麼一個佛弟子無非是要把那個潛能,提升出來,變成一種品質,這個才叫佛弟子。你要是知道,非佛弟子他也有這個潛能,是不是這樣?因為人人都有佛性,狗子也有佛性,他沒有辦法把它的能力展現出來而已。我們是佛弟子,我們所要努力的目標,就是要把這個潛能轉變成品質,這才是學佛的一個過程。

假如我們花了一輩子去學佛,你沒有辦法把潛能轉變成品質,那我們就白學了。你要肯定說,我們下輩子絕對會比這一輩子更好,指的就是這種能力轉變成品質,把這個能力轉變成品質,那就是生命品質的提升,不是福報的累積而已。那些福報,你會損失掉,用完就沒了。差別在這個地方。那麼現在我們既然已經知道,世尊是完全把這個潛能發揮出來,變成一種品質。這一個完全發揮出來的過程,就是經過他的智慧神通力。

擷自《世界成就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