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族羣,就是這樣「雜花莊嚴」

生命的族群,就是這樣「雜花莊嚴」

“眾生心行廣無邊”,眾生心行很廣,而菩薩的心量是這樣子。曾經有同修反映,說我們道場是非很多,那麼他到另外一個道場去,沒有是非。是沒有錯,我們也曾經這樣想過,我們來定一個標準,要來聽的,大學畢業,可以嗎?中文系,而且對音樂有興趣,對書法要有功力,繪畫要繳兩副作品來,可以嗎?條件你可以開,這個時候就不是在度眾生,是在選對象,那要結婚的時候可以。

一般道場它沒有訂得這麼嚴格,但是你會發現,如果它的標準一再地提升的時候,你會發現他度的眾生越有限。而佛法本身是一個生命總體的一種展現,所以道場裡面本來各色人馬都有,所以有博士,有普通人,也有目不識丁。有人這個問題會跟你問得很深很深:釋迦牟尼佛當時在菩提樹下為什麼看到哪一顆星,那是哪一顆?他用心到這種程度;另外一個直接馬上就問,師父我家的……。

一個師父就要對這兩種眾生都一樣。因為一個生命體,本身它就是一種生態平衡,有各方面的。不管你再殊勝,頭髮再漂亮,一定有頭皮屑。一個族群裡面本來就有很優秀的人,也會有很差勁的人,那麼領導這個族群的人要兩方面都來的時候,常常會造成他們下面的人對上面的人,彼此之間會有不和的情況。你要多照顧低層次的,高程度的人就會不高興,好象說這裡程度那麼差,我不要,我走了;你要多照顧高層次的,低層次的……那“是非”是不是就起來了?

我們在這個時候你就會發現,這才叫生命的族群,在這個時候,你要把它當作說那是“是非”,那是“是非”很多。但是學華嚴的人不這樣看,這叫雜花莊嚴。這個花園裡有蓮花那麼大的,也有滿天星到處飛的蘆葦,蒲公英到處飛的,就會有很多,你必須要能夠包容這些,你不能夠看到蒲公英就垃圾那麼多,它不是垃圾,它還是生命的展現,雖然它小花,但是它還是個生命。

當然在這個時候,有時候我們自己也會很懊惱,也不知道為什麼,就是我們修行功夫不夠。但是你必須帶有這種情況,你有這種心量,你才知道“眾生心行廣無邊”是什麼,你才知道為什麼“菩薩國土遍十方”,不然沒辦法了。如果我們要設定某一個層次,那當然可以,那菩薩國土遍一方,不能遍十方了,就只有一方而已。那也就是說我們的生命族群一定有所偏差,他沒有辦法生態平衡了,一定某些族群要被消滅的。當佛教這樣發展的時候,是一種危機。

當年在印度就發生這種情況,那爛陀寺的時候,就已經把所有的專家集合在那邊,聽說那爛陀寺的面積縱深20公里長,方圓不知有多少,你看看,全印度所有的佛教專家都到裡面去,民間都已經沒有佛教了。所以,只要把那爛陀寺給毀了,把超行寺給毀了,佛教就沒了。所以公元1203年,回教徒進來燒掉超行寺,就宣佈佛教在印度滅亡了。為什麼?它已經走向專家的路,這個是一種危機,一種訊號。

我們要不走那一條路,當然你就要在這裡雜花多一點,不要說把它當作是非,那是難免的。把它當作說像我們在學校看小朋友一樣,“老師,他給我打”一臉的鼻涕,又含著眼淚來,你說“好,等一下打你給他看。”“你一定要打我給他看喲。”你說這是“是非”嗎?小孩子吵架本來就是這樣子而已。假如說小孩子都不會吵架,都像小沙彌石雕的那個樣子,那也麻煩。所以一個生命的族群,它本來就是這個樣子,我們要能夠看到這種美感。修行的時候,這種心量要這樣打開的。

擷自《世界成就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