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保無人機發展中的「三」「四」「五」

植保无人机发展中的“三”“四”“五”

甘肅農民網—甘肅農民報12月28日訊2010年,中國的農資行業發生了一場工業性的變革運動,一種被稱之為“植保無人機”的新事物寫進了我們的生活。今天,植保行業對於所有無人機從業者而言,不僅僅是參與其中那麼簡單,更是參與並推動植保時代的發展。

植保無人機

如何得到發展與認同取決於三大本質:

1.噴灑效果一定要好於人工,它獨特的風場結構,在作業過程中具有一定的風場,可以吹開作物,使受藥更加均勻。

2.噴灑效率一定要高於人工,甚至比地面的噴霧器要高,每天作業600畝的高效率,讓在人工越來越短缺,成本越來越高的今天,得到了快速推廣。

3.社會效益明顯,隨著農業經營主體和生產主體不斷細分,專業化服務組織進一步加速,一部分從事植保飛防服務的組織和個人,既為中國農業解決了效率和效果的問題,同時,也通過專業化服務獲得了科技所帶來的效益,植保飛防能賺到更多的錢。只有機器本身能夠賺到錢,才具備了動員社會資源的能力,才能有更多的人參與進來,所以無人機得到發展,是一個時代的產物,不僅僅是一個工具。

植保无人机发展中的“三”“四”“五”

植保無人機

在哪四大因素推動下快速發展?

1.週期性因素,推動行業動力的週期性因素,這是時代發展推動的:人工——蒸汽機——電力——互聯網信息時代——大數據人工智能時代。

2.結構性因素,行業形成的動力是結構性因素:消費升級-用戶需求,從產品方案到服務方案。

3.體制性因素,國家大政方針,大政策,國家補貼,地方推動。

4.素質性因素,各參與主體的模式、產品、技術、組織和管理,都進一步。

我們正在經歷互聯網時代所給我們帶來的巨大變革,也即將經歷人工智能時代所帶來的巨大變革。未來的地誰來種?肯定不是過去和現在這種零散的以家庭為單位的耕種模式,答案是規模化的設備來種,機器人來種,在這個時代,我們是推動者,所以農業會經歷人工智能時代,經歷物聯網時代,經歷大數據時代。

未來,單一的產品方案會逐步變成了整體服務解決方案。可以預見,我們所處的農資行業也即將發生深度變革,無人機進入農業領域,加速了整個行業轉型,重新定義了產品、客戶、市場、重新構造商業模式。

現在大多數飛防隊的模式是游擊隊,打一個地方,換一個地方,造成這一局面的原因,一個是受限於目前土地流轉的面積和速度,還有一個是區域內的種植結構單一,沒有足夠多的作業時間,還有就是組織訂單能力的不足,不能在一個區域內做透。

飛防從業者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是怎麼賺更多的錢,其次是如何控制更低的成本。要想賺到錢就要有足夠多的優質訂單,而成本控制就要儘量少的大範圍跨區,一旦跨區,費用就會增加。

現在這個行業還都是賣飛機,未來,簡單的賣產品銷售模式遠遠不能適應行業的發展,以後行業的從業者,一定具有完整的服務系統,而這個時間的到來會很快。

植保无人机发展中的“三”“四”“五”

植保無人機

大致發展的五個階段:

1.2010年~2012年,概念機階段:這個階段還是概念期,傳播範圍僅在行業內的小圈子裡傳播,並沒有實際作業能力。這個階段的飛機特點為,不能幹活、不能賺錢。

2.2013年~2015年,演示機階段:這個階段飛機逐漸增多,農田裡會經常看到飛機演示,作業能力偏弱。這個階段的特點為,能幹活、不能賺錢。

3.2016年~2017年,嘗試應用階段:這個階段的飛機已經在農田裡實際應用,越來越多的從業者進入這個行業,行業模式和作業能力進一步得到驗證。這個階段的特點為,能幹活、能賺錢。

4.2018年~2020年,批量應用階段:這個階段飛機已經具備賺錢的能力,商業模式和服務能力逐步成熟,更多的社會資源進入這個行業。這個階段的特點為,能幹活、能賺錢、規模化、專業化。

5.2021年——,廣泛應用階段:這個階段,飛機已經完全被行業接受並不可取代,所有社會資源都知道無人機植保的用途,已經成為一個成熟的行業,產業鏈相對成熟。這個階段的特點為,規模化、專業化、社會化、金融化,行業進入成熟運作階段。

一臺植保無人機的價值到底有多大?直接體現在功能上就是一個會飛的噴灑工具,效率高、效果好。然而,一臺水星一號,一年消化農藥可以在30萬以上,農藥廠、農資渠道商可以運用機器,去消化農藥。隨著土地流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發展,過去農資原有渠道將面臨新的變革和機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