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裏海怪物」折戟沉沙,重塑後它將是未來的航母殺手

冷戰時期,蘇聯人研製了一款被西方稱為“裡海怪物”的巨型飛行器,這款誕生在50年前的飛行器時至今日仍有著“最大飛行器”的頭銜(其實嚴格說並非飛行器)。它106米的機身長度,40米的機翼寬度,重達495噸的起飛重量及200噸的運載能力,超過了先進最大的民航客機A380。

“裡海怪物”折戟沉沙,重塑後它將是未來的航母殺手

“裡海怪物”能以800千米/小時的速度把多達850名士兵投放到半徑7500千米的範圍內,這個範圍已經遠超一般中程彈道導彈的射程範圍,甚至接近洲際彈道導彈8000千米的射程了。由於前蘇聯人的戰鬥情結,裡海怪物最初設計初衷是為了搭載更多的反艦導彈,但在實際研製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而後隨著蘇聯解體,裡海怪物在測試中又兩次失事,於是這一計劃最終擱置。

“裡海怪物”是一種地效翼艇,嚴格的說並非飛行器,它其實是一種利用地面空氣效應原理的貼地面和水面“飛行”的艦船。在貼近地面或水面時,底部空氣受到擠壓、流動性受到阻塞壓力增大產生附加增力。根據國際最新規定,飛行高度不高於150米的航行器為船舶,高於150米的為飛機,所以它劃分為船舶類。

“裡海怪物”折戟沉沙,重塑後它將是未來的航母殺手

近年來,地效翼艇的實用性正逐步凸顯,一方面,地效翼艇(船)超低空飛行時因為地面空氣效應而具有強大的升力,自身具備穩定性,不同於飛機在超低空飛行時的高難度和高風險。另一方面,地效翼艇的裝載能力遠高於同等大小的飛機,它屬於船舶,但又能脫離水面飛行,速度是正常船舶的10餘倍。第三就是其經濟性,由於它是利用地面效應產生的升力,因此比飛機有著更高的升阻比,因此在油耗方面比飛機更節省燃油,航程提升50%左右。第四就是在水面上空飛行的地效翼艇可以忽視常規的海浪影響,大型的地效翼艇可以不受5米以內的海浪影響,這是常規的艦船所難以企及的。

“裡海怪物”折戟沉沙,重塑後它將是未來的航母殺手

在軍事上,地效翼艇的高航速和高機動性,以及不受限制的起降能力(有海面或者寬闊的水面就能起降)。不受水中魚雷、水雷影響,超低空飛行難以被雷達探測,外加高航程高載重等等諸多優勢。因此,地效翼艇可以作為大規模快速兵力投送平臺,或者搭載反艦導彈成為快速突防的攻擊平臺。由於它速度遠超一般戰艦甚至是高速導彈艇,同時又難以被雷達探測,因此攜帶了大型反艦導彈高速突進的地效翼艇能對航母戰鬥群形成有效威脅,甚至堪稱新一代的“航母殺手”。

目前,我國正加緊研發地效翼艇,2004年已初步在我國當時的瀋陽軍區裝備部分“信天翁”地效翼艇,主要用於邊防巡邏。同年,六位中科院院士聯名呼籲加快地效翼艇的軍事和民用研發,作為陸、海、空、潛之後的“第五界面”搶佔超低空地效飛行技術領域確立優勢。

“裡海怪物”折戟沉沙,重塑後它將是未來的航母殺手

2010年,我軍40餘位軍事專家經過共同探討論證,地效翼艇具有極大的運輸、突防和作為武器平臺的優勢,是武器裝備全新的概念。搶佔這一領域的技術優勢,有利於未來我軍裝備的補充和完善。正如昔日二戰時期各國海軍仍大力發展以堅船利炮為主的戰列艦,而美國海軍最先提出了重點發展航空母艦的新型作戰概念,正是基於此,美國海軍的航母在二戰期間進佔優勢,確立了制空權和制海權。我們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新的事物,要積極引入新型作戰觀念。試想,隨時隨地可以起降的,具有強大運送能力的地效翼艇,以高達每小時600公里的速度超低空飛行避開敵方雷達探測,而後對其航母戰鬥群投放大規模反艦導彈進行飽和攻擊,這樣的攻擊,各位作何感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