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数学竞赛的江湖中,始终流传着这几个大神的传说……

在数学竞赛的江湖中,始终流传着这几个大神的传说……

什么是江湖,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江湖是恩怨情仇,江湖是仗剑天涯!

江湖是腥风血雨,江湖是大浪淘沙。

是江湖就存在着传说。

如果数学竞赛算是江湖的话,那么在这个江湖中总是流传着这几个大神的传说……

出家修行柳智宇、数学天才恽之玮、竞赛称神聂子佩、五百年一个韦东奕……

在数学竞赛的江湖中,始终流传着这几个大神的传说……

恽之玮

恽之玮,1982年出生于江苏常州。数学家,麻省理工大学数学教授 。研究领域为几何表示论及朗兰兹纲领。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北京大学理学学士。数学奥林匹克参与者、优胜者。妻子俞敏岚,安徽合肥人,南加利福尼亚大学计算机系助理教授。

高中就读于常州高级中学,2000年代表中国参加在韩国举办的第41届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以满分成绩夺得金牌,高二时就获北京大学保送录取。 

面对这样的成绩,他却非常谦虚地说:“我至今仍觉得我能够被选拔到国家队是个奇迹,能够在IMO取得满分更是一个奇迹。我之前参加的数学竞赛从来没有像这次这样顺利过,我以前甚至都不敢想象自己能在全国排上名次。”

他说:“做题的技巧是数学的必要一部分,不能说题技巧性强就可以做不出来。如果你学完一门课,还有一些习题做不出来,那说明你这门课没有学好,应该再重新学一遍,我学过的课习题都是要做一遍的。”

恽之玮,一个厚积薄发的数学勤才。在北大就读四年,数学考了19个100分,5个99分。

毕业后,前往美国普林斯顿大学攻读硕士、博士学位,在2011年成为斯坦福大学助理教授。2012年因在"表示论、代数几何和数论等方向诸多基本性的贡献"获年度"拉马努金"奖。

履历

1989-1995常州市局前街小学,获第五届华罗庚金杯少年数学邀请赛复赛一等奖

1995-2000江苏省常州高级中学,高二就获第四十一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金牌(满分)

2000-2004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本科,获理学士学位

2004-2009普林斯顿大学数学系研究生,获博士学位 导师:罗伯特·邓肯·麦克弗森

2009-2010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数学部研究员

2010-2012 麻省理工学院数学系讲师

2012-2015 斯坦福大学数学助教授、副教授,获二〇一二年印度山姆哈人文与科学技术研究院拉马努金奖

2016 耶鲁大学数学教授

2018 麻省理工大学数学教授

荣誉

2000年第四十一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金牌(满分)

2012年印度山姆哈人文与科学技术研究院拉马努金奖

2017年12月3日,“科学突破奖”颁奖典礼揭晓,恽之玮获得“新视野奖”

2017年12月21日,入选“2017年度中国留学人员50人榜单”

在数学竞赛的江湖中,始终流传着这几个大神的传说……

聂子佩

聂子佩,2011届上海中学毕业生,2010年7月获得在哈萨克斯坦举行的第51届IMO金牌,2011年9月进入麻省理工(MIT)读本科。2015年9月进入普林斯顿(Princeton)大学数学系攻读博士学位。

舍友:同学,你是新生?

他:是的。

舍友:学什么的?

他:数学?

舍友:中国国家队的?

他:是的。

舍友:金牌?

他:是的。

舍友:满分+金牌?

他:是的。

舍友:你们这一届全世界有几个满分?

他:就我一个啊。

舍友:满分多少?

他:42。

舍友:多少分可以拿金牌?

他:27。

他不仅在竞赛上拥有超强的实力,同时还具有冷幽默属性,所以在竞赛党中广受欢迎。人称聂神。同学问他为什么学数学啊,他回答道:“因为好玩”。

被称为聂神的他说“任何数学能力都是通过训练得来的,并不依赖于智商“!在中学阶段获全国高中联赛上海市第一名、全国冬令营(CMO)全国第一名,第3届罗马尼亚大师杯数学竞赛唯一的满分。高二进入国家队,并在随后举行的IMO上获得金牌(全世界唯一的满分),是上海中学第五个获得学科类竞赛国际金牌的学生。

在数学竞赛的江湖中,始终流传着这几个大神的传说……

在数学竞赛的江湖中,始终流传着这几个大神的传说……

韦东奕

有人说他是陈景润的接班人,五百年才出一个。

人称韦教主!

在北大数院拥有着他太多传说:比如说没有人见过他洗澡,经常拿个收音机收听体育新闻,走路很有特点等等。

韦东奕,第49届、第50届国际数学奥林匹克(IMO)满分、金牌第一名。高中就读于山东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后被保送至北京大学,为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10级本科生。在2013年以一己之力在数学大赛中帮北京大学碾压清华大学!

韦东奕出身于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母均任教于山东建筑大学,父亲是数学教授。韦东奕对数学的痴迷显然受到家庭的影响,他说,家里有很多关于数学的书,浅显的或难懂的,上小学时,他就时常随手拿来读,读关于数学的书是他消遣的一种方式。小学一年级时,韦东奕读到一本名为《华罗庚数学学校》的书,从此真正喜欢上数学。

“与其他参加奥数学习的学生相比,他对数学的喜爱到了痴迷的程度。”韦东奕的教练、山师大附中张永华老师说,这也恰恰能够回答,为何在10年学生生涯中,他能持之以恒钻研数学,最终收获金牌。竞赛时有一道难题,国家队的教练花了3个小时才做出来,而韦东奕只花了两个小时。韦东奕14岁读初二时,表现出了与众不同的数学天分,通过介绍被张永华老师发现,提前加入山师附中的奥数训练队训练,一年后他从初中免试直接升入山师附中。

荣誉

2013年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华罗庚奖金奖获奖者

2013年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陈省身奖金奖获奖者

2013年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周炜良奖银奖获奖者

2013年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林家翘奖金奖获奖者

2013年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许宝騄奖金奖获奖者

2013年丘成桐大学生数学竞赛个人全能奖,即丘成桐奖金奖获奖者

韦东奕在丘赛决赛中神一般的表现,被美国好几所名校的考官相中,他们求韦东奕去他们那里读书,并且承诺不用考英语,但是他却拒绝了。

这是韦东奕给聂子佩出的一道题,

在数学竞赛的江湖中,始终流传着这几个大神的传说……

这是聂子佩的解答,

在数学竞赛的江湖中,始终流传着这几个大神的传说……

在数学竞赛的江湖中,始终流传着这几个大神的传说……

一道不等式居然可以做出图、均值、二次方程判别式、6次Schur!

在数学竞赛的江湖中,始终流传着这几个大神的传说……

柳智宇

他是全国名校华师一附中走出的 “数学天才”,曾以满分摘得国际数学奥赛金牌;高中毕业后,他被保送至北京大学;大学毕业前,他成功申请到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全额奖学金;他是少女作家蒋方舟公开宣称的“梦中情人。”

是的,他就是柳智宇,一个数学奇才。

大学毕业后,他却来到北京西山脚下的龙泉寺,成为一名修行居士。之后出家为僧,法名圣宇。

他那篇《幂数列求和纵横引论》提交到华师一附中学生科学院(柳智宇16岁时任该院院长,这一难题是17世纪瑞士数学家雅各•伯努利提出的)评审的时候,所有人都沉默了。

在几页A4纸上,充斥着各种评委见都没见过更别提理解的字符,以及看上去似乎是中文、但却完全无法领会其意义的文字。在一片沉默之中,这篇论文拿了一等奖。论文答辩的时候,他的PPT居然能看懂一点点儿了,里面貌似讲了四维。所有人都努力听,听懂了前3分钟的内容。其他一等奖得主都被各种提问淹没,轮到他的时候,又是一片可怕的死寂。最后有一个人问:“你是如何想到去解这个世界性的难题呢?”

柳智宇回答:“我从幼儿园的时候就开始想了。”

天地虽大,无一可载我之物;众生虽广,无一可立我之人。

或许就是对柳智宇最好的诠释吧……

在数学竞赛的江湖中,始终流传着这几个大神的传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