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後面還有一句,是曹操格局的體現

從盤古開天地再到人們飛上天際,歷史記載了人類在時間長河中的一個又一個腳印。從二維世界到三維世界再到所暢想的四維世界,人類歷史的發展是緩慢的,但是也是迅速的。遠古文明的步伐從非洲大陸跨越千萬裡走到這裡,在世界上留下了四個文明至今只剩一個依舊前行。歷史的車輪滾滾帶來每一個生命,請來每個時代的名人講述屬於他們的事蹟,然後留給後人審評與追憶。歷史是博大的又有幾分小氣,從來不會精心排序,只會一股腦全部打包處理。把不知名的小人物的歷史放進粉碎機,再把名人大事的歷史放進都塞玻璃櫃裡,讓後人去慢慢處理。歷史是有趣的,又是枯燥的,就像大河滾滾看上去沒半點吸引力,但是河底的泥濘裡卻藏著黃金。這就是歷史的美妙。今天就讓小編帶你一起,一起去看歷史上的明星,聽一聽他們的事蹟,看一看歷史上的大事情。

“治世之能臣,亂世之梟雄”,後世對他褒貶不一,古大爺就深深被他的氣魄、才智所折服。但大部分網友都認為他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亂臣賊子。皇上在他手裡就是一枚印章。不僅奪了大漢的天下,還為了滿足私慾發起戰爭,百姓都被害慘了。喜歡看戲的朋友都知道,曹操的人設是奸詐,是壞人,所以都是白臉。

寧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後面還有一句,是曹操格局的體現

曹操一生功績無數,大權在握,可出人意料的是,他居然沒有取代皇帝。莫非是因為曹操怕流傳後世的聲名不好?說實在的,曹操南征北戰,一手遮天,如果他想稱帝,你覺得有人能夠攔得住他嗎?就是荀彧都沒轍。而曹操並沒有稱帝,其高明的地方就在這裡。他甘願做魏王,不僅僅表現他的忠誠,也是他格局的一種體現。

寧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後面還有一句,是曹操格局的體現

曹操生於漢室,當初董卓當政的時候,大臣們打心眼裡不爽,都在罵他,但也就罵罵。那時曹操還是個小官,他卻沒事就討好董卓。當然,在那時也引來不少大臣的白眼。事實上,曹操之所以想方設法接近董卓,都是為了找到機會殺了董卓。雖然最終失敗了,但也不難看出當初曹操嫉惡如仇、心繫漢室。

寧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後面還有一句,是曹操格局的體現

殺董卓失敗後,曹操便走上了逃亡的路。陳宮與他一塊跑了,後來遇到了呂伯奢,呂伯奢一家正在準備好好招待他們,結果曹操誤以為是要對自己不利,便殺了他全家。殺完才知道錯殺了,便繼續逃跑,恰巧遇到回來的呂伯奢,曹操二話不說把呂伯奢也給解決了。一旁的陳宮質問曹操,知道是誤會了,怎麼還殺了他?

寧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後面還有一句,是曹操格局的體現

曹操表示,不殺他,他一定會報官。並說出了流傳至今的話:“寧我負人,休教人負我”。在曹操眼裡,成大事,不能婦人之仁,最大的事莫過於興漢室了。正因他有大局觀,做事不在乎一時之得失,並且求賢若渴、廣納人才,所以很多才子、將軍都原因跟著曹操。曹操也因此迅速強大。

寧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後面還有一句,是曹操格局的體現

許攸原本是袁紹的人,多次進諫不被採納,最後還遭到袁紹的疏遠,許攸氣得直接加入曹操陣營。曹操一聽許攸來了,鞋子都來不及穿就跑出去迎接許攸。火燒袁紹糧草的建議正是許攸提出,官渡這一仗,曹操得勝而歸。曹操之所以能夠以少勝多,不正是因為他愛才、虛心納諫嗎?

寧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後面還有一句,是曹操格局的體現

投靠的謀士多,不正是說明了曹操的氣度與格局嗎?劉備慣用的就是哭,用哭來感化別人。說實話,人才恰恰就是西蜀最缺的。諸葛亮多次遇到無人可用的情況。曹操能夠取得那樣的成績,究其根本,那就是有格局,有格魅力。

寧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後面還有一句,是曹操格局的體現

當初,曹操說出“寧我負人,休教負我”時,不知多少人認為他是一個毒辣的自私鬼。但當聽到他下一句時,卻有源源不斷的能人志士投靠他。

寧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後面還有一句,是曹操格局的體現

他接下來說的就是:若被凌辱、被消滅就是成為君子代價,寧可成為可以實現抱負的奸雄。大奸似忠,奸惡與忠義並不能從表面就看出,你們看錯了我曹操。

寧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後面還有一句,是曹操格局的體現

​不能否認的是,曹操的確很多疑,這大概正是因為其精通兵法,知道真真假假毫無定數。被曹操殺害的很多,但若是能夠接受他的成就,為什麼不能接受他錯?

聽歷史,憶歷史,品歷史,看完上述事情,大家有沒有什麼想法呢?對於歷史有沒有什麼新認識呢?歷史是屬於所有人的歷史,但是真正能夠在歷史上刻上自己的名字的人並不多,所以如果你想成為一個名垂青史的人是困難的!但是不能成為歷史名人也不必遺憾,因為本本分分、安安心心過日子也是一種樂趣不是嗎?畢竟人紅是非也多嘛!有時候愚昧的快樂總比聰明的煩惱要好上許多倍不是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