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戰中,希特勒爲什麼不遵守《蘇德條約》或者與蘇聯聯盟,反而與遙遠的日本結成同盟?

軍事一點通


二戰歸根到底是謀取世界霸權的一場大戰,德國為什麼會和日本結盟?首先我們可以看出,在一戰結束之後,形成了所謂的華盛頓-凡爾賽體系,在西方凡爾賽體系壓制德國,在東方華盛頓體系壓制的是日本,這就決定了在一戰之後,德日兩國是受到了其它西方列強的壓制。

這強大的壓制必然是有所反擊的,希特勒上臺之後,德國迅速破壞了凡爾賽體系,積極的進行復仇,謀求歐亞大陸的霸權。而我們可以發現,在蘇聯建立之後,也面臨著西方列強的壓制,基本上被孤立起來,在斯大林建設工業化之後,蘇聯成為為世界上的軍事強國。

在希特勒發動二戰之前,希特勒已經是把蘇聯視為了頭號的敵人,不管是意識形態還是在謀取歐洲大陸的霸權上面,德國必須面臨北部的蘇聯,如果不把蘇聯徹底征服,希特勒是無法稱霸整個歐洲大陸的。而斯大林也認為,在二戰發生之時,英法德之間發生戰爭,蘇聯絕對是有機可乘的,完全可以發動進攻,謀求歐洲地區的霸權。

所以說歐洲地區的霸權在法國滅亡之後,剩下的只有是德國和蘇聯之間了,其實在二戰開始之前,希特勒已經認定了蘇聯為頭號敵人,不管是意識形態以及利益爭奪方面,希特勒認為德國要謀取生存空間,必須向東擴張,謀求大量的土地資源,這也是希特勒所謂的生存空間擴張,那他面臨最大的敵人就是蘇聯。


所以說蘇聯和德國之間只有暫時的均衡狀態,不可能結盟了,這是因為兩國都想謀取歐洲大陸的霸權,這兩個國家是陸權霸主國家,它不像英國一樣謀求的是海洋國家對於海洋的霸權,兩個陸權國家在歐洲想要爭奪霸主,必然會面臨戰爭的危險。事實證明,如果不是德國先偷襲蘇聯,我相信蘇聯也有進攻德國的準備,所以這兩家從利益上,就是為了爭奪歐洲大陸的霸主,斯大林和希特勒都是有野心的人,他們之間只會是相互利用,而不會形成盟友。

德國與日本形成盟友是對於一戰所建立起體系的破壞,他們是最大的受益者,在東方的日本也能夠和在西方的德國形成互動。其實當時希特勒的戰略大目標是,如果佔領蘇聯之後,進行南下佔領中亞以及印度,從而和日本會師,這樣子德意日三國,共同佔領歐亞大陸,從而制霸世界。

所以說德日之間的結盟,更多的是出於對於爭奪世界霸權需要,日本是一個海洋國家,它所謀求的霸權更多是從海上,這就面臨著英美之間的矛盾,這就和德國形成了切入點,德國和英國有矛盾,聯合日本對抗德國。

所以德日之間的結盟,更多的是依賴於一戰所建立起的凡爾賽-華盛頓,在這體系中這兩個國家都是受害者,所以他們在結盟之後,對於這個體系進行了最大程度的破壞。


沐風說史


坦白而言,不單單是蘇聯和納粹德國,任何國家在戰爭時期所簽署的相對條約都只是為了儘可能的保護自己的利益!《蘇德互不侵犯條約》亦是如此!

要知道,希特勒除了仇視猶太人外也極度憎惡共產主義,一個是種族敵人一個是政治敵人,蘇聯恰恰就是後者!但當時的蘇聯正在試圖通過談判與英法等國達成共識,希特勒為了防止他們抱團阻礙自己在西歐的侵略擴張計劃,不得不暫時收起對蘇聯的敵意,甚至急迫的致電斯大林要求完成簽約。

彼時的蘇聯雖然與英法進行過接洽,但資本主義和共產主義根本上的意識形態矛盾仍然存在,而且蘇聯在談判中提出的條件被英法拒絕以及日本發動的諾門罕戰役,都在很大程度上將促進了蘇德的媾和!

戰爭爆發後,蘇聯作為德國的僕從國趁機從中漁利:瓜分波蘭、侵略東歐多國……而這些舉動也都暴露了蘇聯的野心!希特勒清楚的知道:斯大林絕非只貪戀一畝三分地的人物,一旦機會成熟絕對會竊取自己的獵物!如此一來,德國斷然不會選擇一個和自己意識形態敵對且存在巨大利益衝突的國家為盟!

而且具有強烈的種族主義思維的希特勒在很早以前就對蘇聯深感不滿:如此廣袤無垠、物產豐富的土地應該留給日耳曼人,所有斯拉夫人只會被奴役、驅逐甚至是屠殺!所以,德國撕毀條約入侵蘇聯對於希特勒而言蓄謀已久!

至於希特勒為何會選擇日本作為戰爭盟友,原因也很清晰:政治形態互不衝突;最主要的是兩國都有各自的利益圈:德國歐洲、日本亞洲!

我是軍武最前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