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利之殤:一個品牌的隕落

夏利之殤:一個品牌的隕落

天津一汽夏利品牌宣佈停產,當年風光一時的品牌進入無限期雪藏階段。

天津一汽有限公司總經理王志平對此事發表看法:“夏利品牌有著深刻的傳統烙印,與現在的汽車市場需求發生了一定的背離。所以,我們選擇將其放置一段時間。我稱之為‘雪藏’。”

正如王志平所說,一個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的烙印很難改變。夏利一直沒有擺脫古板、守舊的車型特徵,在這個飛速發展的時代,夏利確實與現在的市場需求發生了背離。

作為曾經叱吒風雲的汽車品牌,很多人都不瞭解夏利創造過的輝煌。1986年9月30日,以“CKD”(日本的一家氣動公司)方式引進生產的第一輛夏利,創造了“當年簽約、當年引進、當年投產、當年受益”的契機。從推出了第一款車開始,夏利保持了18年的產銷冠軍頭銜。

2002年6月10日,夏利轎車出口美國,成為第一個走出去的中國品牌。2004年8月8日,夏利成為第一個產量過百萬的自主品牌轎車。夏利作為經濟型轎車品牌的代表,在國內汽車發展之初,一直有著堪稱驚豔的表現,就連當時的“老三樣”(桑塔納、捷達、富康),也沒能撼動夏利在國內車市中的地位。

在當時那個錢還非常值錢的年代,一輛只賣不到八萬塊的夏利顯然比要價十五萬以上的“老三樣”更受歡迎。當時還沒有很深的平民車豪華車的概念,只要有車,就是身份的象徵。夏利正是抓住了這一點,並且通過比其他進口合資車型更低的價格,打造出了屬於自己的一片市場。

2002年6月14日,一汽與天津汽車簽署聯合重組協議,一汽集團持有50.98%的股份,對公司擁有控股權,夏利正式成為一汽的一員,天津一汽夏利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成立。

時過境遷,企業需要與時俱進,別人都在力爭發展的時候,夏利卻停滯不前。轉到一汽旗下之後,一汽將夏利定義成生產經濟型車,走低端路線。現在來看,這樣的定位是害死夏利的罪魁禍首。

在充分佔優的情況下,一汽“摸不到頭腦”的決策讓夏利的優勢蕩然無存。中國全面開放合資車後,先進的技術和優秀的車型大量湧入,各家企業也開始針對中國市場推出特供車型。再加上消費者購買力逐漸增強,更加追求品牌和產品品質,這讓走低端路線的夏利一下沒了出路。

從造車之初,夏利打造出了國民都買得起的車,到現在,產品已經跟不上消費者的需求,夏利在這近二十年的發展裡幾乎沒改變過。產品是品牌的靈魂,發展到今天,夏利已經是那個沒了魂的品牌,也就稱不上為品牌了。與其說一汽沒有為夏利投入太多精力,去打造好的產品,不如說一汽沒有好好利用好夏利在“機遇”時代辛辛苦苦創立出來的品牌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