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沉迷「汪汪隊」的女兒鬥智鬥勇 我這樣做……

和沉迷“汪汪隊”的女兒鬥智鬥勇 我這樣做……


維尼是動畫片《汪汪隊立大功》(簡稱《汪汪隊》)的迷妹,妥妥的真愛粉。

買貼紙要汪汪隊、拼圖要汪汪隊、穿衣服要帶汪汪隊的圖案、說自己是小礫(汪汪隊裡的角色),最喜歡粉色的會飛的天天(汪汪隊角色),口頭禪是“別丟掉,再利用”、“小礪往前衝”……

媽媽們說,家有個同款孩子……

我非常理解孩子們對動畫片的著迷,小豬佩奇、超級飛俠、小馬寶莉或者艾莎公主。

就像我喜歡劉昊然一樣。

最初我只會掃幾眼,時間久了,我也看得入迷。

好多媽媽們疑惑像這樣的動畫片為什麼深得孩子心,百思不得其解。

漸漸地,我看出了一點門道,不僅僅是《汪汪隊》,更多動畫片裡其實都藏著我們發現不到的精華,並且,引申出如何看待動畫片對孩子的影響,也有了自己的一些看法。

感謝這部動畫片,我以育兒的方式打開,深受其惠,和沉迷動畫片的女兒“鬥智鬥勇”中,我這樣做!

1

好的動畫片同樣是精神養料

“看電視傷眼睛”、“看動畫愛上癮”。

所以,不少媽媽擔心難以控制住孩子,就不給孩子看動畫片。

育兒路上非黑即白的極端做法,我從來都是不支持的。

維尼2歲前不看電視,也不接觸電子產品,但隨著成長,我開始給她看一些與她年齡相符合的動畫,間隔一天看一次,每次5分鐘。

畢竟,我們活在網絡時代,抬頭大屏幕,低頭小手機。我們不可能給孩子套在袋子裡抽成真空。

學會融入,更要讓孩子學會自律,才是辯證地認知。

動畫片也有製作得非常棒的。

例如《小豬佩奇》的家庭教育氛圍,讓孩子甚至家長感受到一個健康積極的家庭和諧狀態,原版動畫口語簡單,還是孩子學英語的好教材;

例如《海底小縱隊》,其中介紹了大量的海洋生物是我們成年人聞所未聞的。

我在斯里蘭卡海邊的石頭縫裡看到一種表皮光滑、一跳一跳的小魚,覺得很稀罕。

我朋友說那叫彈塗魚,我讚歎他見多識廣,他說:天天陪兒子看《海底小縱隊》,裡邊介紹過呢!

又例如維尼迷的《汪汪隊》,沒有絕對的善惡和階級,完全講的孩子的身邊事,一群狗狗化身成了專門幫助別人解決困難的小隊員,上天入地。

這部動畫片適合學齡前的孩子,恰好可以讓這個階段的孩子認知團隊協作。

孩子們從本體到客體的認知,是從“我”,到“媽媽對於我而言是獨立的”,再到“認知除了我和媽媽以外的其他人”。

孩子的社會交往發展,是從2歲左右同齡的孩子各玩各的,到3歲左右開始逐漸有雙向的交流,最後到四五歲階段的團隊協作。

維尼每天唸叨著每個不同的小狗的特長,我藉機問她,這其中有全能的小狗嗎?

她想了想,搖了搖頭。

每個人都不是完美的,與其讓孩子“幾手抓、幾手都要硬”,不如深層激發他某一個方面的特質,並學著與其他小夥伴配合。

在未來的社會中,孩子更能體會到團隊合作帶給他的收益:別人的長處彌補他的短處,使得他的長處得以更好的施展。

可能孩子無法理解國內精神分析大師曾奇峰先生的那句“幻想你一個人可以搞定所有事情,註定是會幻滅的”,但是他可以很好的理解汪汪隊裡,狗狗們發揮自己專長互相配合一起獲得了成功。

2

落到繪本中激發孩子的閱讀興趣

維尼迷動畫迷成那個樣子,《汪汪隊》繪本怎麼可能落下。

對於這類動畫片繪本,爭議很大,我非常理解。


和沉迷“汪汪隊”的女兒鬥智鬥勇 我這樣做……


畢竟,相對於經典繪本而言,動畫改編版的繪本的營養成分是相對較弱的。

經典的繪本中,孩子們可能會看到水彩、水粉、彩鉛、拓印等等不同的畫法,感受到名家翻譯的優美讀繪本語言,但是動畫改編版的繪本可能僅僅是動畫片的靜態圖片,甚至是比較流水線的畫法。

有些專家說,不要給孩子讀這樣的書,要完全摒棄。

可是我要舉一些反對的例子。

和“汪汪隊”同樣深得孩子的心的“奧特曼”,同樣爭議很大,所出版的相關繪本質量也的確不算精良。

我認識的一位父親,得知他的兒子喜歡奧特曼,就和孩子深入挖掘奧特曼,每個年代不同的奧特曼分別有什麼特長,有什麼特點,這個孩子如數家珍。

光看動畫片還不夠,這位父親陪著孩子看了所有奧特曼的電影,又蒐羅了所有關於奧特曼的書籍。

這個孩子儼然成了奧特曼專家,不管他走到哪裡,身邊總是能夠圍著一群孩子津津有味地聽他講奧特曼的故事。

因為閱讀奧特曼的書,這個孩子對閱讀養成了濃厚的興趣,他獲知了獲得知識的方式不僅僅要靠電子媒介,書中有更多的他不知道的東西。

由此,這個孩子開始大量閱讀他所感興趣的書籍,在小學階段,這個孩子成為班級裡兩個閱讀量最大、識字量最大、閱讀速度最快的孩子中的一個。

有很多媽媽問我,孩子不愛看書,錯過了早期培養閱讀習慣的黃金時期,現在已然要入小學了,可是屁股下邊坐不住,看幾頁就跑掉了。

綜合分析各宗原因的基礎上,請媽媽們思考,你的書選對了嗎?真的是孩子愛看的嗎?

媽媽可能會擔憂,別人家的孩子開始讀橋樑書了、開始進入純文字閱讀了,可是我家孩子才從這種他感興趣的動畫片書起步,從選書上就照比人家差了一大截,是不是落下得 就更多了?

我想,媽媽從孩子選感興趣的書入手,讓孩子感受坐在那裡不被打攪、如痴如狂的狀態之後,要逐步用其他他可能感興趣的同類文字書籍替代。

我們不能一味強求孩子都愛文學作品,也要尊重有的孩子喜歡科幻,有的孩子喜歡歷史的小特性。

對於和維尼一樣已經有了閱讀基礎的孩子,他能夠很好地分配不同繪本的閱讀次數和時間,只要動畫繪本閱讀不佔據大量的閱讀時間,偶爾吃吃“快餐”,也沒什麼。

3

給孩子立規矩的好時機

維尼迷《汪汪隊》的最初,我也擔心她沉迷看電視,一而再再而三的耍賴。

果不其然。

她對汪汪隊的熱愛程度遠超過其他動畫片,反覆提示她關掉電視機,人家巋然不動。

我覺得她看得時間太久了,就說:你該關電視了。

可是她無動於衷,最後因我強行關掉了電視而大哭不止。

從那件事後,我和她約定:我們調整觀看電視的時間和頻率。每週六晚上看3集《汪汪隊》。其他時間不去打開電視機,而是用來閱讀和遊戲。

她欣欣然執行,但是到了下個週六看了三集之後,又耍賴要看第四集。

我平靜地關上電視,任她大哭大鬧跺腳尖叫。

看她哭完,平靜了一些後,抱住她告訴她:

寶寶,媽媽理解你因為想繼續看動畫片而哭鬧的心情。但這是我們的約定。是你告訴媽媽每週六看3集之後就不看了的,媽媽按時給你打開電視機,你也要遵守約定,看完就關掉。

不管她怎麼鬧,我就是採用平靜的態度,反覆告訴她,我們約定好了,不可能反悔。

三兩次下來,她知道哭鬧無用,如果按照約定執行,一樣可以每週看3集。反而更自律了。

親愛的媽媽,如果你擔心自己的孩子看電視成癮,不妨也試試我的方法:約定——執行,態度永遠是平靜且堅定。

會有收穫。

對於年齡稍大些的孩子,如果沉迷動畫片,媽媽不妨陪著看,但是可以提出要求:

看完寫一篇200字的觀後感,讓寶寶學會看完分享。

因為,動畫片滿足了精神世界,更應從精神世界獲取成長。

4

巧用“泛靈心理”管孩子

在管孩子的問題上,媽媽們總覺得力不從心,道理講了八百遍,人家油鹽不進。

這樣的話不妨借用孩子們喜歡的動畫人物,沒有說教,只有效果。

維尼早上起來磨磨蹭蹭,不穿衣服不刷牙,非要去書架上倒騰繪本。

我說:咦,我看路馬(汪汪隊裡的角色)穿衣服好快啊,嗖的一下就把他的衣服穿在身上啦!維尼要不要跟路馬比一下誰穿衣服快啊?

維尼一聽,趕緊看向四周,然後飛速地去找自己的衣服。

她在家吃飯的時候東張西望,我故意很傷心地說:糟了,今天的飯菜有天天和萊德一起做的,寶寶不愛吃他們會傷心了。維尼快嚐嚐萊德做的好吃,還是天天做的好吃,還是媽媽做的好吃?

維尼揮舞著筷子勺子挨個品嚐,最後得出結論:萊德隊長做的最好吃。

“泛靈心理”,是2-6歲孩子們普遍存在的一種心理現象,他們無法區分現實和虛幻的人物,並且認為萬物皆有生命。

那麼,巧妙裡利用孩子最喜歡的動畫人物,虛擬他們就在孩子身邊,監督孩子的言行,跟孩子一起遊戲,一起吃飯,不用父母再講道理了,這個時候你會發現,最沒用的就是講道理!

各位親愛的媽媽,你家孩子最迷哪部動畫片?

你用這部動畫片裡獲得了哪些育兒的啟示呢?

歡迎在文末留言,讓我們挖掘更多對孩子有益處的精華內容,寓教於樂。引導,總比制止和阻斷更有幫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