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人所長,叫智慧;用人所短,叫大智慧

用人所長,叫智慧;用人所短,叫大智慧

我們傳統的用人理念是:用人所長,天下無不可用之人;用人所短,天下無可用之人;用人所長,必容人所短。

北宋年間,遼國擺了天門陣,宋軍破不了,最後選了穆桂英,只有穆桂英可以打破天門陣,橫掃北國。

而當年的穆桂英只有二十多歲,大宋朝怎麼就敢把國家的命運交給一個黃毛小丫頭呢?這豈不是太危險了。

當時選中穆桂英,完全是三關大帥楊六郎的高明。為什麼要選穆桂英呢?首先天門陣有毒氣,而這種毒氣當時只有穆桂英家族的降龍木才能剋制住,這叫關鍵資源的獨特性,所以我們用一個人,不完全要用他的能力和學歷,他的資源也是很重要的。

其次,天門陣108關變化多端,雖然大宋朝名將輩出,且這些名將自身武功高強,但是對於陣法都不是很精通。穆桂英雖然年輕,但是很懂得陣法,有家族的傳承。

這兩條關鍵要素具備了,但是穆桂英是土匪,目的是要造反,反貪官,殺皇帝,所以楊六郎當時面臨的問題就是,如果要用穆桂英就必須招降她,就必須知道她的核心需求。

所以楊六郎就開始琢磨,穆桂英這個小女孩有什麼特殊需求沒有被滿足。穆桂英3歲進深山,一呆18年,長得如花似玉,她最基本的需求是什麼?就是特別需要找一個男朋友。

楊六郎馬上就想到了自己的帥哥兒子楊宗保,結果派楊宗保去巡山,而楊六郎非常清楚楊宗保武功很差,意志力也非常不堅定。

所以能用一個幹部的優點推動工作,那叫水平,叫智慧;能用一個幹部的缺點同樣推動工作,那叫作超水平,叫大智慧。

結果楊宗保不到三招就被穆桂英活捉了,而且意志極其不堅定,太陽還沒落山,兩人就洞房了。

探馬回來報楊六郎說,楊宗保被活捉了。可是第二天楊宗保卻騎著馬回來了。最後問他怎麼回事兒,楊宗保就和盤托出。最後楊六郎決定斬楊宗保,臨陣招親,死罪。這件事情傳到穆桂英耳朵裡,馬上穆桂英就來求情了。

這個時候楊六郎就開出條件了,要穆桂英家的降龍木,而且必須破掉天門陣,還要立軍令狀,穆桂英當然全部答應,因為人都已經是楊宗保的了。最後楊六郎說,先結婚,後上戰場,最後在盛大的婚禮之後,穆桂英打破天門陣,橫掃北國。

誰最高明?楊六郎最高明。用人所長,也能用人所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