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總是嘆息項羽不肯過江東,可是項羽過了江東又如何呢?

“至今思項羽 不肯過江東”。當烏江決戰的最後一刻來臨,昔日橫掃天下的西楚霸王項羽,憑著令人難以想象的毅力斬殺漢軍百餘人。在命運終結的最後一刻,這位六國的舊貴族依然固守著心中的那份高傲氣質,演繹出一曲“寶馬贈亭長,頭顱送故人”的慷慨悲歌。


人們總是嘆息項羽不肯過江東,可是項羽過了江東又如何呢?


那位勸說項羽渡江的烏江亭長,曾說“江東雖小,地方千里,眾數十萬人,其足王也”。江東百姓對項羽的擁戴,確實有據可查:

劉邦平定三秦聯合各路諸侯會攻西楚國都彭城,當百姓聽說項羽從齊地回師,紛紛協助他們的霸王驅逐劉邦漢軍;

劉邦平定天下,唯有魯縣百姓據不投降,只因項羽曾被楚懷王封為魯公;

項梁、項羽會稽起兵反秦的最初根底,也是江東的八千子弟兵。

人們總是嘆息項羽不肯過江東,可是項羽過了江東又如何呢?


由此可見,如若項羽脫身渡江回到江東,應當能夠得到江東百姓的支持。可單單憑藉故鄉的“人和”,千里之地、十萬之眾便真的能夠成就項羽的東山再起嗎?

形勢顯然已經與項羽當年起兵反秦時大不相同。除了劉邦漢中、關中根據地,韓信相繼攻破魏國、趙國、齊國,彭越遊走於梁地,對項羽的戰略大包圍態勢已經成型。西楚勢孤力單,難以應對漢軍開闢的各個戰場,自從龍且帶兵支援齊國田廣、田橫被韓信斬殺後,項羽一直都是在多處戰場疲於奔命,有生力量一次次不斷消耗。

人們總是嘆息項羽不肯過江東,可是項羽過了江東又如何呢?


更要命的是,灌嬰的騎兵進佔了項羽的大本營彭城,南面西楚大司馬周殷也投降了漢軍,整個江東地區基本處於劉邦勢力的包圍之中。此時的戰局,是以江東一隅之地對抗幾乎整個天下,兵源、糧草全都經不起長久的對峙消耗。四面楚歌的境地,如何能夠支撐項羽抵擋劉邦、韓信、彭越多達60萬的漢軍進攻?

除了兵力之外,西楚集團的武將、謀士也大大落後於劉邦的陣營。韓信、陳平先後跳槽到了劉邦這邊,蕭何主政大後方關中,替前線源源不斷得提供糧草、兵力,還有張良為漢軍運籌帷幄、決勝千里。反觀項羽,謀士范增已死,戰將龍且也被韓信斬殺,項家軍精銳部隊垓下一役損失殆盡,倉促之間江東地區的“眾數十萬人”,無論如何也打造不成鉅鹿之戰、彭城之戰時以一當十的精銳之師。

人們總是嘆息項羽不肯過江東,可是項羽過了江東又如何呢?


楚漢戰爭後期,項羽也曾嘗試用武力之外的外交手段分化瓦解劉邦陣營,派出武涉去遊說齊王韓信,可惜因韓信感念劉邦的恩遇不肯背叛。垓下之戰時,整個天下的版圖上,除了原齊地的田橫五百壯士、心懷反叛的燕王臧荼和北方草原的匈奴,根本沒有項羽可以聯合的對象,而聯合這三股勢力顯然不現實。

人們總是嘆息項羽不肯過江東,可是項羽過了江東又如何呢?


最後,全天下的人心歸屬也對項羽很不利。項羽征戰多年,攻城略地的過程中幹過不少屠城、擄掠的殘暴舉動,比如坑殺章邯20萬降軍、腰斬秦王子嬰、火燒咸陽城、暗殺楚懷王等行徑,都讓項羽喪失人心。劉邦就很重視輿論話語權,抓住機會抹黑對手項羽,而項羽卻迷信武力解決所有問題。

項羽與劉邦作戰期間,沛縣豪族王陵的母親身在項羽軍營,她為了王陵歸附漢王,竟然自殺斷絕兒子的牽掛,此事可見劉邦十分得人心的一面。而項羽呢?大怒之下將王陵的母親烹煮,兩相對比,項羽還剩下多少群眾基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