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長假自駕游如何避免疲勞駕駛?看完你就懂了!

一年一度的十一黃金週又到了,難得的長假,平時埋頭於工作的各位車友們,趁著這次長假來一次快樂的自駕遊,為了讓旅途更加順利,出門前對車況進行仔細的檢查是非常必要的。而在出行過程中,還必須切記一點,千萬不要疲勞駕駛。

十一長假自駕遊如何避免疲勞駕駛?看完你就懂了!

對於動輒幾個小時、十幾個小時的長途駕駛,司機很容易在途中感到疲勞,疲勞駕駛看似無關痛癢,“老司機”們可能根本不放在心上。但其實疲勞駕駛一定程度上比酒駕更加危險。據《每日郵報》報道,科學家們研發了一種血液測試,警察一測便知,司機是否疲勞駕駛,從而識別那些因為太累而不適合開車的司機們,減少交通事故。

人一旦在開車過程中疲勞了,就會導致精神無法集中,碰到危險的時候沒有辦法第一時間做出反應,可見駕駛疲勞危害之大。駕駛疲勞指駕駛人在長時間連續行車後,產生生理機能和心理機能的失調,而在客觀上出現駕駛技能下降的現象。自從酒駕入刑之後,執法部門在全國範圍內加大查處力度。不僅如此,民眾也對酒駕保持;零容忍的態度,涉嫌酒駕的相關人員,其中不乏社會知名人士,均得到了相應的處罰。但其實疲勞駕駛難測難防難控,在一定程度上比酒駕還要更危險。2015年的數據顯示,4 %的交通事故死亡和2 %的交通事故受傷是由疲勞駕駛造成的。

科學家們希望他們能夠開發出這項測試來精確檢測一個人睡眠是否充足,幫交通警察甄別疲勞駕駛的司機。研究人員稱,這種測試也可以幫助僱主評估員工是否已經太疲勞,不適合工作。

薩里大學睡眠研究中心的科學家招募了36名健康成年人,研究如何通過血液測試判定人們是否已經疲勞或睡眠不足。其中一些人被要求保持清醒40小時。然後採集血樣,測量成千上萬個基因的變化。根據發表在《睡眠》雜誌上的結果,計算機程序識別出了68個基因,可以顯示樣本是來自睡眠不足還是休息良好的人,準確率達到92 %。

疲勞駕駛危害大 學會下面幾招避免疲勞

在臨行前一定要保證充足的睡眠,每天睡眠時間保證在8小時以上為宜。每個人的作息規律不同,如有午休習慣的朋友儘量避開下午2、3點時間段開車;如果有夜間駕駛的規劃,白天一定要多適當延長睡眠時間,因為白天的睡眠質量比夜間要差不少。

合適的座姿很重要。開車時選擇合適的坐姿,能緩解腰背壓力。將座椅的高低、前後位置調整適當,對操作車輛及觀察後視鏡有促進作用;沒有腰部支撐的車輛可以購買一個腰墊,椅背可微微向後調節,可緩解腰背部的壓力;在停車休息時,可下車活動活動身體,進行全身的放鬆。司機朋友們還要避開長時間駕駛,路遇休息站時多停車多休息。

與此同時,車內備上一些提神醒腦的食品物品,如香糖、風油精、紅牛飲料等物品。有一些食物具有安眠、凝神作用,如牛奶、香蕉、肥肉及含酒精類食物,在駕駛前應該避免食用。

最後一點很重要,如果開車時犯困了,不要猶豫,立刻、馬上打個安全的地方,停車休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