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變遷,山西人結婚,彩禮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嗎?


時代變遷,山西人結婚,彩禮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嗎?


彩禮是植根於山西傳統文化之中的一種社會現象,彩禮被寄予美好的婚姻的期許,是代表著婚姻的即將締結。彩禮是古交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古交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家庭事件。

男方給付一定數量的彩禮是表達對雙方婚姻的保障。彩禮到如今現代多以金錢為主,在古交有些地區的彩禮數額從幾萬元到數十萬元不等,對於大多數家庭來說尤其是農村家庭,上萬元的彩禮是一筆相當大的數額。這些彩禮錢可能是父輩辛苦多年積攢下來的血汗錢,也有可能是因為這彩禮錢早已負債累累。

時代變遷,山西人結婚,彩禮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嗎?


與此同時,彩禮的多少也是對一個男子自身能力、智力以及對家庭經濟能力的衡量。財產的取得是要經過努力的,包括男方自己的努力工作或者男方父母的辛苦工作。男方在給付女方彩禮時,就意味著男方或者其親屬是辛勤勞動之人,是男方家庭經濟能力的體現。男方用自己的能力以及智力獲取財物後贈送給女方,也暗示著男方在未來的日子裡有能力保證女方及二者家庭的生活。彩禮實際上承載著男方可以給予女方美好生活的願望,也是對女方日後生活的保證,以及男方自己能力、智慧的體現。

古交彩禮數額

訂婚年

彩禮

20世紀八十年代--20世紀末

1997

大禮2000,上下轎禮1000(上轎禮600,下轎禮400)

2000

見面禮600,大禮2000,上下轎禮600

21世紀初--至今

2003

見面禮200,大禮1000,上下轎禮1000,一身衣服

2005

見面禮400,大禮5000,上下轎禮1000

2006

見面禮660,大禮6000,上下轎禮6600,壓箱錢

2007

見面禮600,大禮4000,上下轎禮2000

2008

見面禮1100,大禮5000,上下轎禮8000

2010

見面禮、大禮5000,上下轎禮8800

2012

見面禮1100,大禮6600,上下轎禮8000,壓箱費,車、房等

2018

見面禮1100,大禮11000,上下車禮30000,壓箱錢,車、房等

近年來,古交的彩禮在數額上,彩禮數目不斷攀升,增長速度不斷加快,數額巨大;在類型和內容上,從單一的見面禮向見面禮、大禮、上下轎禮等彩禮項目的多元化發展,由基本生活用品到耐用消費品到奢侈品的出現;在支付形式上,則從實物向貨幣化發展,甚至出現了全面“乾折”的現象;在性質上,從禮物的表達性轉變為工具性,從對父母養育之恩的補償轉變為對新婚家庭的資助,古交彩禮習俗的變遷折射出一些問題。

時代變遷,山西人結婚,彩禮背後的故事,你知道嗎?


因高額彩禮致貧,增加古交人民的生活負擔,大部分農村家庭在兒子結婚的時候,因為要支付高額的彩禮,再加上舉辦婚禮的整個過程的花費,本來生活還不錯,可能一下子就因為彩禮而負債累累,一些處於貧困邊緣的家庭,彩禮的經濟來源主要是向親戚朋友借,或者循環利用女兒的彩禮,或者直接到銀行借貸。這種彩禮支付的現狀可能讓一些本來脫離貧困的家庭返貧,讓貧困的家庭更加貧困。古交農村有很多中低收入家庭,在當今的婚俗現狀中更容易受到衝擊。小剛為了結婚,家裡東拼西湊在縣城買了房。但去年定親時,女方要求小剛家給13萬元彩禮,“家裡情況一般,買房已經花光了積蓄,又要十幾萬的彩禮,只能借錢了。”小剛的媽媽說,還只是定親,還有辦婚禮等花費,加起來超過20萬元,對於一個農村家庭來說負擔沉重。還流行三金五金,就是金戒指、金手鐲、金項鍊之類的,這都是規矩。古交部分地區的高額彩禮是市民奔小康路上的攔路虎,是農民脫貧路上的絆腳石。彩禮的存在是有很多的社會功能,但是高額彩禮已經使婚俗文化變質了,影響了部分古交人的生活。

古交地方不大,是個熟人社會,任何失禮的行為都會招致鄰里的議論。在古交似乎有不言而喻的“共識”:誰家要的彩禮少,隱含著那家的女兒不值錢,這當然是沒臉面的事,以後可能會因此被周圍人看低。古交人大多數的男方父母也是要面子,結婚是兒子的終身大事,攢了一輩子錢也就為了這件事,不能“太寒碌”。對於男女雙方本人類說,結婚不僅僅是人生的一大儀式,還是自己的親朋好友都會聚集的場所,古交的部分年輕人更是愛面子、講排場。

婚姻是人生中的大事,彩禮是彰顯地位、權勢、財富、社會認同等的絕好機會,同時它還能幫助其獲取“炫耀”“面子”等心理滿足感。父輩如果不為子女操辦婚事必然會受到輿論的譴責。在古交的社會中,如果父母親好吃懶做,不給兒子留下任何家業,這會被人說閒話。在古交,李大爺生前喜歡賭錢,家裡日子過得緊俏,兒子的婚事他也不操心,用旁人的話說,他“只知道自己享受,喝點小酒過自己的日子”,沒給兒子留下什麼家業,到現在仍給周圍人留下一個不務正業的典型形象。

目前,在古交彩禮已經從兩個家庭之間的財產轉移性質為主漸漸轉化為兩個家庭之間的財產轉移和家庭內部財產繼承性質並存,伴隨子輩力量的興起和父輩掌控力的衰弱,我們希望在以後古交人能著手傳統文化,立現代社會發展,批判的繼承彩禮的文化傳承作用,弱化其負效應,從而使其正面功能得以長久的發揮。我們一起倡導文明的婚戀風尚,視經濟力量而行,而不是盲目攀比、大操大辦,樹立一些奮鬥致富、不啃老的榜樣,讓新婚禮新風尚成為主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