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校把大部分研究生的名額留給了保研的同學,對此你怎麼看?

餘仲文


自古以來,肥水不流外人田。

老祖宗說的話,還能有假!

不知道,大家是否還記得前段時間的高校新聞考研新聞:16所985院校“瓜分”清華研究生名額。

這裡指的名額,就是保研名額,也就是讓人羨慕的“推免生”!


有人說,那清華本科保研的同學同意嗎,這麼多高校來搶!

抱歉,這根本不關清華本科的事情,這個名額要說影響,也隻影響每年國考的考研生!

清華本科的保研生,只要人家想走保這條路,基本上都是能保的!



沒有那麼多的公平!

你想想,如果你是清華北大那樣的名校學子,你想保研,但是現在一群其他非名校的人要跟你公平決鬥,咱們考試,然後公平分名額!

作為名校學子,你是不是會有這樣的一個疑問:“我是不是傻,為什麼要下場累死累活跟你決鬥!”

於是,直接畫一個圈,你本科非名校,直接結束戰鬥,我走保送名額,幹嘛跟你公平決鬥,搞笑!

給大家舉一個例子,玉帝和如來佛祖對話誰厲害,玉帝說了很多,如來就一句話懟過去,你被猴打過!


無奈吧!

你說,我會這個,我會那個,我還會這個!

人家就一句話,你本科非985/211。

所謂,肥水不流外人田,就這個道理。



結語:

一環套一環,高考連著大學,然後連著研究生!

就這樣,大魚海棠裡有一句話:“我們永遠無法彌補我們曾經犯下的過錯。”

所以,羨慕也沒用,只能加油上!


由我答


實話講,我是一名自己考研從一所普通學校考到985.211學校的,這所學校我所學的這個專業在全國排名很靠前,在剛剛考試完之後,我很為自己自豪了一番,畢竟目標實現了,畢竟還是那麼厲害的一所學校。

但是開學以後,這種興奮慢慢的變成了焦慮。因為大家考到這,都很厲害,有的比我厲害很多,而那些直接保研的學生,在學科成績上以及綜合能力上,也都在全班中高等,這緣由於他們在高中畢業進入大學後一直保持努力學習的狀態,他們因為高考成績優秀,平臺高,接觸的資源比一般的學校要好的多,所以成為優秀的人,並直接被報送,是可以理解的。

當時班級內是24人,報送人數是9人,15人為考研考取的,大家在一起上課學習還是很快樂的。保研是原本教育體制的一部分,是有助於科研的延續性的,更好的發揮個人的價值,更好的做好科研和課題,所以我個人覺得可以理解。


大野澤的風


本人本科末流985,保研到魔都,現在研一。結合自己的經歷談一談這個問題。

我現在所在的課題組十幾號人,七成是保研進來的,其中本校又佔了相當一部分。學院沒有公佈每年的保研比例,個人估計大概60%以上,而且近幾年的比例是越來越高,這個趨勢應該會持續。因為導師都願意帶“好學生”(可能用詞不太嚴謹),僅看考研成績和麵試的十五分鐘是很難分辨的,而保研學生大概率是“好學生”。

有人說保研比例高是對考研學生的不公平,但是保研更辛苦。我們專業的保研率15%(大部分985學校的保研比例應該都差不多,部分專業會高一些,但只是個別現象),想要保外的話,要求更高,所以在前三年是很辛苦的。保研的首要條件就是績點要足夠高,大學考試考前突擊及格不難,認真準備兩週也能考到80多分,但是九十多分是相對較難的話,特別是數學,物理等大課,最後三年下來加權平均九十多分,就不是運氣能解釋的,這也是為什麼老師更願意要保研的學生。當然考研也很辛苦,但是隻有一年,甚至只是從大三暑假之後的幾個月開始準備考研,複習目標是很有針對性的。所以保研和考研沒有什麼不公平的。

保研當然也有一些問題,比如說不透明,本校外校區別對待等等,這是無可避免的。準備保研材料的時候,教學院長很直接的跟我們說我們學校是兜底的,甚至不需要面試,考本校的學生也有優勢,因為面試老師都是給上過課的。所以說除了高考,哪裡有更公平的事了。我在保外過程中也會有這些不公平的待遇,但是隻要簡歷夠優秀,這些也都不是事。

最後以一個過來人的身份分享一點經驗

1.最好在大一就確定自己的目標,比如工作,讀研,出國。根據目標規劃大學生活。但是無論準備畢業後幹什麼,績點高都是很大的優勢

2.不要只顧著學習,畢竟現在強調能力,參加活動也是很必要的,保研的時候成績只佔70,如果你能保證成績碾壓第二名,那就無所謂,但是如果成績在保研線附近徘徊,素質分是很要命的

3.不要100%相信學長學姐的經驗,不要盲目崇拜大神。很多人都值得我們學習但是不是去模仿

4.走出寢室,多去圖書館和體育館


默言promises


題主的問題其實並不夠準確,名校研究生確實有較大比例是保研生,但所謂“大部分名額”這個說法並不符合實情。


上面的統計數據是部分“雙一流”大學的2018年保研率,除了北大這種頂級名校保研比例超50%之外,其他學校,以30%左右或以下為主。

這些數據,應該是這些學校的內部保研率。實際的研究生招收中的保研生比例與這些統計數據相比,會有一些出入,不過出入應不太大。


何況,教育部有明確規定:研究生招生單位推免生數量不得超過招生總數的50%。這是一條紅線,儘管名校離這個紅線越來越近,但多數名校還有一定距離,並沒有真正跨越。

之所以名校給很多人留下招收的大部分研究生都是保研生的印象,是因為,在實際的招生中,名校招收的保研生比例在不同專業之間差異較大,某些專業保研生比例很高,甚至全部是保研生,比如北大的國發院,它的金融專業,通常就不要考研生,全部是保研生(北大其他學院的金融專業還是招收一定比例的考研生的);但名校的某些專業保研生比例其實也並不那麼高,比如北大工學院,其保研生比例通常在50%以下。

其實這也是為什麼名校某些熱門的專業考研難度特別大的重要原因之一,因為保研生比例很高,而某些冷門專業考研則相對容易得多,除了本身競爭相對小一些,還因為保研生比例相對不大。

事實上,名校研究生確實很多來自保研生,這種選擇是研究生“擇優錄用”原則衍生出來的自然的理性行為的選擇。

招收研究生,本來就是希望從研究生教育的“入口”把好關,選拔更有學術研究潛力的學生,這是搞好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因素之一。通常,保研生是相對比較優秀的存在,也相對更有研究潛力,所以往往更符合研究生的招生要求,名校招生的理性選擇,當然是儘可能多地招收保研生。不但是名校,其實其他研究生招生單位同樣有這樣的期望。

當然,名校一味地希望招收更多保研生,也並非完全是好事。不同學校,學生能保研的比例是不一樣的,甚至很多普通大學根本沒有保研資格,讓很多學生根本就沒有參與保研的機會,根本沒有資格在保研這個舞臺上公平競爭,從這種角度來說,這會造成公平性的問題。

正因為有公平性方面的考量,國家才在保研之外設置了全國統一考試這種招收方式,讓任何努力的學生都有機會通過考研這個途徑實現讀研。

保研更多地體現效率,而考研更多地體現公平。公平和效率,應該兼顧。所以,保研和考研的比例,應該維持在一個比較合理的範圍之內,不可顧此失彼。名校把太多名額給保研生也是不可取的。


風雨燕園之百二十載


這一點應該感謝教育部,如果不是政策硬性要求,就連那小部分的考研名額可能都沒得了。

為什麼高校不願意放考研名額?

1.考研和高考不同,說白了讀研其實就是充當課題組的廉價高素質勞動力。你考400還是300對導師來說意義不大,人家更看重的是動手能力。

2.客觀上來說,保研同學整體上科研能力比考研的強,不排除個別情況。考研生在天天泡圖書館時,保研生已經在出入實驗室了,而且985,211的學生接觸科研實踐的機會是很多的。而考研題目其實與讀研時的實踐操作差了很多。

3.自己帶出來的當然順手,用著踏實。

最後,優秀的學生基本都保研了,要考研的基本都是剩下的,考研黨彼此之間的競爭力並不大。


或者說,你要是真的有本事,保研保不了,你就懟著考,照樣能考上啊。
所以真的,不管名額多還是少,該是你的,就是你的。別的不說,好好努力。


071943


一、保研學生特點

一般名校保研的名額中的大部分是留給了本校本學院的學生,這部分學生本來就是通過嚴酷的高考考入名校的學生,他們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成績方面都是比較優秀的。一般名校裡面的保送研究生名額其實也是挺高的,有的班級能有十幾個名額,而這些能夠保研的學生,一般都是各個專業裡面學習成績靠前的那些學生,他們的專業課成績一般都是比較高的也是比較優秀的一批學生。


因為一般保送研究生都是保送到本學院,學院裡面的老師一般都認識這些學習比較拔尖的學生,如果讓這些優秀的學生在自己門下做研究生的話,導師和學生之間也是相互瞭解的,可能有部分優秀的本科學生,就有在某些老師門下做過一些研究項目,在研究生的時候再讓他們和老師合作,也是能夠輕車熟路的。

從其他學校保送到名校的研究生,一般至少也是211工程高校,這樣的學生其實也是這所學校裡面精英中的精英,這樣子機會也是比較少的,所以這樣的學生一般都是特別優秀的學生,名校也是比較喜歡看到這樣的保送研究生的。


二、考研學生特點

那些考研的學生,雖然也有可能考上名校研究生,但是也許他們以前是從普通學校畢業的,他們能夠考上名校的研究生僅僅能夠代表他們在考研的時候比較努力,但是並不能代表他們平時學習的狀態,這也是一個很有風險的事情。


饕餮視聽


我們學校是西部某211,我們學院老師開會,18年開始,不用說保研了,單說考研,研究生招生大幅度縮減雙非院校生源數量,不管雙非院校生源初試考多少分,在複試要大部分都要刷掉,把名額讓給211以上畢業的調劑生源,更奇葩的是,我們學校每年招的調劑211生源,初試基本都是剛過線,當然了,人家出身好。從我們17級就看出來了,211,985生源不管成績多差,獎學金都是15000,普通生源即使是第一名,獎學金是2800,而且是一刀切,沒有商量餘地。我們平常開玩笑說,人家211,985大學玩兒4年,研究生來掙錢!所以說,從我個人觀點,以後普通生源的出路更差了!


鈾235U235


剛剛18年考完研,個人覺得,保研有它的必要性,但確實需要控制比例,而且應該透明化,公佈具體的招生信息,而不是遮遮掩掩。

對於統考生來說,考研有很高的不確定性,每個學校似乎都有自己的標準,更可氣的是,很多學校都不公佈詳細的招生信息,有很多專業不招統考的,但還是在招生目錄中顯示有名額,最後招的都是推免生,報統考的都成為炮灰。對於這些考生,該是有多無辜,真正努力考研還是十分辛苦的,不同於高中那種集中式學習,考研是自己逼自己,面對各種壓力,如果最終發現自己踏下的第一步註定是輸,失去的時間,又算什麼呢?

而且,對於很多人來說,三年或四年前的高考,很多都不是自己能夠控制的,18歲之前,很多思想,環境,資源,我們都沒有能力自己選擇,所以高考,其實並不能決定一個人的一生,所以很多人希望成年後,通過自己能力來爭取好的教學資源,我覺得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但是現在的情況是,有些學校的有些專業,路是完全堵死的。作為一個二本生,我完全可以理解高校老師可能對我們的偏見或者是歧視,但是不應該完全忽視統考生的訴求,不透明信息,用夏令營等各種方法,來阻止統考生的希望之路,這是不公平的,起碼從道德上,這是令人失望的。

所以我覺得,無論考研還是推免,都應該統一規則,像高考一樣,嚴格規範,不要每年出現奇葩洩題事件,不應該讓每個學校制定自己的規則,給考生公平的競爭環境,如果能夠做到這樣,才真正談得上公平!


BESTLIVING9


首先聲明,本人是一個普通一本的普通本校研究生,不是什麼名校,但是對於保研的這個事情看得很開,首先,我的觀點是,這是個絕對公平的事情,沒有什麼內幕,或者說有內幕的前提也得是推免生本人在一定的條件內才可以,這對推免生本人的要求是很嚴格的。其次,作為一個研究生的觀點來看,確實保研的同學是具備一些優勢的,因為保研的同學首先成績很高,也就意味著基礎知識學的很紮實,對比其他考研的同學來說,有著先天的優勢。如果成績高的,有保研想法的同學,在本科期間會接觸老師做一下科研,這對於本科沒有做過科研的同學來說就是絕對的優勢,這有可能會與其他不做科研的同學有一年左右甚至兩年左右的優勢,至少在碩士期間,這個優勢是很顯著的。有的考研的同學可能心裡會不平衡,感覺自己費很大的功夫考的研才進入研究生生涯,保研的很輕鬆的就與自己一起科研,並且認為自己以後很努力的話不會比保研的同學差。這就大錯特錯了,保研的優勢上面已經說了,可以說推免生是贏在起跑線上的,並且兩者後天努力一樣的話,考研的追趕保研的也是很吃力的。最後澄清一點,保研本校的並不一定是應屆生裡最頂尖的學生,頂級學校的佼佼者都會考慮出國深造,再差一個檔次的學校同學回考慮保送到或者考研到更高檔次的大學深造。總而言之,保研是一個公平公正的事,這即是對應屆畢業生成績的一種肯定,也是對新生的一種激勵。


在路上131201295


作為在一線城市985帶過學生的,可以很負責任的說,本校保送生的生源質量和成績遠超普通本科考上甚至保送來的,高考的時候差著五六十分的智力差距不是單純努力可以彌補的。

而且話說回來,名校的學風也不是鬧著玩的,保研也不是天天睡覺就能搞定的。一般985能保研的成績都在前三成,更不用說很多人本科已經在實驗室接觸科研了。

從外校考研學生個人的角度來講,可能名校自己學生保研名額多不公平。但是從學校保證科研水平的角度來講,無可厚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