盜墓流派,各有所長

1. 發丘天官

發丘天官,最早出現在東漢末年,又稱發丘中郎將,傳言直接受命董卓,後被曹操管制,祖師爺是會縮古奇術的不了道人,能夠自由穿梭盜口極小的墓穴洞口,對於官授的正統發丘天官,都有一枚發丘天官印,刻有“天官賜福,百無禁忌”八個大字,是件不可替代的神物,號稱一印在手,鬼神皆避,發丘盜墓不喜歡和其他外人一起,喜歡和同門相互配合。

盜墓流派,各有所長

盜墓流派,各有所長

2. 摸金校尉

盜墓四大家族之首,古代軍官職稱,最早為三國曹操所設,通俗地說,就是國家盜墓辦公室主任。負責發掘墳墓盜取財物擴充充軍餉,摸金校慰擅長“分金定穴”,每當進入墓室盜墓,會在東南角點燃一根蠟燭,如果公雞啼鳴,蠟燭熄滅,必須停止盜墓,恭敬的向墓主人磕三個響頭,空手而去,同一墓穴,只進來一次,同行見面相互扶持,但由先到者先得,門風甚嚴。

盜墓流派,各有所長

盜墓流派,各有所長

3. 搬山道人

搬山一派,最早在秦漢時就有雛形,但是一直等到清朝中葉才發展壯大起來。搬山派採取的是一種俗稱“開喇叭”式的盜墓方式,是指通過打通墓葬從而使其通風,這樣做的方式是搬山派門人即搬山道人在墓葬裡暈厥的危險就極大降低了,但是對墓葬的破壞性實在太大,尤其是使得墓葬失去了保護,各種其他損害就會隨之而來。搬山道人之所以被稱做“道人”是因為搬山門人身著道士裝扮,而且會一些與茅山道士手法類似的法術,比如“搬山分甲術”。這可以看出搬山一派應該與道教頗有淵源。但是搬山一派在風水學上並沒什麼造詣,所以才會使用破壞的盜墓方式,這本來是因為他們自身技能的侷限。這種破壞的盜墓方式使得搬山派成為盜墓賊中的爆破專家了。

盜墓流派,各有所長

4. 卸嶺力士

卸嶺力士始於漢代亂世,鼎盛於唐宋,沒落於明清,至民國時期,銷聲匿跡。卸嶺之輩九州散佈天下,或聚嘯山嶺,敬關帝,尊西楚霸王為祖師,逢有古墓巨冢,便蜂擁而起,眾力發掘,毀屍平丘,搜刮寶貨,毫釐不剩,元蒙時期,因敵視元蒙政權,被大肆迫害,於是展開全面報復,以破壞成吉思汗陵的風水,敗壞元朝江山為己任。最終破壞了成吉思汗幾處附陵,恢復漢人江山。

盜墓流派,各有所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