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卓麾下兵精糧足,無視各路諸侯聯軍,爲何卻對孫堅非常懼怕

東漢末年時逢天災人禍,黃巾猖獗民不聊生,當時漢室衰微實在無力鎮壓叛亂,於是就將權力下放讓各地諸侯自行招募兵馬對抗黃巾軍。這一舉措確實很有成效,不久之後就平息了黃巾軍的叛亂,但是卻造成了地方割據不服從中央調遣的局面。後來何進召集西涼諸侯董卓入京,一為剷除宦官,二為節制董卓權力,不料卻失敗被殺,董卓由此開始把持朝政禍亂宮闈。西涼等地民風彪悍,董卓麾下更是兵精糧足,他對於自己的實力非常自信,甚至無視前來討伐的各路諸侯聯軍,但是卻對其中並不起眼的孫堅非常懼怕,這是為何呢?

董卓麾下兵精糧足,無視各路諸侯聯軍,為何卻對孫堅非常懼怕

董卓是西涼部將,他的手下全部都是出身西涼的勇猛將士,除了產自西涼的優良戰馬還有精心打造的兵器鎧甲,可以說是兵精糧足。而且董卓麾下還有舉世無敵的大將呂布,有這麼戰力超絕的人坐鎮,董卓非常自信甚至到了一種自傲的地步,一副眼高於頂的樣子,完全不把其他人放在眼裡面。

董卓麾下兵精糧足,無視各路諸侯聯軍,為何卻對孫堅非常懼怕

董卓在入京之後囂張跋扈,不僅膽大包天禍亂宮闈,而且全憑自己的喜好廢立皇帝,儼然成為了大漢王朝的掌舵人。董卓的這種做法引發了天下人的不滿,各路諸侯紛紛起兵聯合討伐董卓,他卻對此不屑一顧,認為這些人都是烏合之眾,根本不值一提。

董卓麾下兵精糧足,無視各路諸侯聯軍,為何卻對孫堅非常懼怕

然而董卓雖然無視各路諸侯聯軍,卻對其中一名並不起眼的將領感到懼怕,這個人就是孫堅。孫堅年少的時候就以勇猛聞名鄉里,其後多次跟隨朝廷軍隊討伐賊寇,立下大功,但是由於出身問題仍然沒有當上大官。各路諸侯合力討伐董卓,袁紹由於實力最強擔任盟主之責,袁術兵強馬壯財力雄厚負責督運糧草,曹操則是這次行動的發起人,也有很大的影響力,然而這些人卻都沒有被董卓放在眼裡面,反而是人微言輕的孫堅令董卓忌憚不已。

董卓麾下兵精糧足,無視各路諸侯聯軍,為何卻對孫堅非常懼怕

董卓聽說孫堅也在討伐大軍裡面就非常緊張,向手下謀士問計該如何對待,其後更是派遣使者前去拉攏孫堅,並且提出雙方結為姻親的建議。除此之外董卓還向孫堅保證可以讓他的親戚以及朋友在朝堂做大官,可以說是提出了非常優厚的待遇,卻遭到了孫堅的拒絕,董卓聽聞之後不是惱怒而是感到害怕。在諸侯聯軍中並不起眼的孫堅,為何讓董卓如此忌憚呢?我認為有以下幾點原因:

董卓麾下兵精糧足,無視各路諸侯聯軍,為何卻對孫堅非常懼怕

第一點就是孫堅的真正實力很強。由於東漢末年還是世家門閥舉薦制度盛行的年代,出身卑微的人很難崛起,孫堅就是一個例外。他並非出身豪門貴族,卻憑藉著自己的英勇以及膽識一步一步崛起,並且建立一股實力強大的勢力,這都是其過人之處。其次就是董卓曾經和孫堅共事,兩人一起效力軍中的時候董卓就見識過孫堅的能力,評價他為小戇,並且很會用人,是一個非常出色的領兵將領。董卓出於對孫堅的瞭解,才會如此忌憚此人,並且告訴自己的手下大將對上孫堅一定要小心謹慎。

董卓麾下兵精糧足,無視各路諸侯聯軍,為何卻對孫堅非常懼怕

第二點就是孫堅對於漢室的忠誠。孫堅出身卑微,在等級森嚴的漢朝本來沒有崛起的機會,終身也只能作為一名小吏。但是在漢室衰微的時候,宦官和外戚爭權奪利,獨特的政治環境就給了孫堅這些有識之士提供了崛起的機會。孫堅憑藉著自己的本事很快就當上了長沙太守並且被封為烏程侯,他對於漢室的提攜以及恩德非常感激,對於漢室的忠心遠非其他人所能相比。所以孫堅才會一口回絕了董卓的各種誘惑,堅定討伐董卓的決心,所以董卓才會對其非常畏懼。

董卓麾下兵精糧足,無視各路諸侯聯軍,為何卻對孫堅非常懼怕

第三點就是孫堅和袁術有所約定。孫堅一開始只是一個小兵,投靠了袁術之後才開始壯大了實力並且立下大功,他之所以能夠發跡就是和袁術有過約定,要效忠袁術並且為其賣命。孫堅跟隨袁術討伐董卓,除了拯救漢室建功立業之外,還是為了向袁術表現出自己的能力,顯露出自己的忠心,他如果能夠取得更大的戰果必然能夠得到更多的利益。身為敵對方的董卓自然是不願意看到這一點的。

董卓麾下兵精糧足,無視各路諸侯聯軍,為何卻對孫堅非常懼怕

第四就是孫堅和董卓有仇。當年孫堅和董卓兩人一同從軍,曾經跟隨張溫討伐邊章韓遂的叛亂,這次期間孫堅就檢舉了董卓的三條罪狀,並且勸說張溫斬殺董卓。然而董卓麾下兵馬實力強勁,張溫在軍事上很依仗董卓就沒有采納這個建議,所以兩人就因此結下私仇。這次討伐董卓更是給孫堅提供了一個剷除仇敵的機會,他自然不會放過大好良機。

董卓麾下兵精糧足,無視各路諸侯聯軍,為何卻對孫堅非常懼怕

此後孫堅果然是最賣力攻打董卓的一個,他率領部眾一馬當先征討董軍,不僅打敗了董卓最信任的大將呂布,而且還把他嚇得從洛陽遷往長安,從而名震天下。怪不得董卓對於孫堅如此畏懼。

董卓麾下兵精糧足,無視各路諸侯聯軍,為何卻對孫堅非常懼怕

你對此有何看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