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毛保30萬?偷換概念玩到極致

這兩天,老南朋友圈被支付寶一款網紅保險刷屏。不少網友也紛紛嫌事不夠大,發來邀請:

1毛保30萬?偷換概念玩到極致

嗯,說的是支付寶推出,這兩天刷屏的“相互保”。

先說結論,如果你的投保原因,僅僅是“便宜”,那老南只能是手捂菊花,笑而不語。而高呼馬爸爸又要“顛覆”保險的,你開心就好。

所以,老南寫這篇文章的目的,主要在於消除誤解,便於大家做出正確的決策。

1毛保30萬?偷換概念玩到極致

“相互保”,屬於互助保險,和傳統保險公司不一樣。簡單的說,就是參保人群,AA制,互相承擔保費。

這還真談不上創新,保險的最原始形態,就是互助。

截止目前,海外30%左右的保險公司,都是互助保險。如北美最大的人壽保險公司大都會,最初就是互助保險,後來改為傳統保險公司。

1毛保30萬?偷換概念玩到極致

這個產品看上去很簡單,只要芝麻分650以上,年齡30天到59歲,就可參加。40歲以下保額30萬,40-59歲10萬。

參加時不用付錢,有人需要賠付時,大家均攤,每個人不超過1毛錢。

也因為此,不少自媒體喊出了“平時一毛錢,大病30萬”的口號。

但這個口號,實際是句大忽悠,很容易產生誤解。不少人認為是這樣,參加的人越多,分擔的就越少。

1毛保30萬?偷換概念玩到極致

但實際上,就如抓住自己的頭髮往上提,也脫離不了地球吸引力。風險重來只能被轉移,不能被消滅。

“平時一毛錢”的說法,故意隱瞞了疾病賠付的頻率和概率。

實際賠付金額,用公式表達,是 MIN(1毛錢,平均分攤金額)*出險人數。參與的人越多,發病率自然越高,你分擔的1毛錢,也就越多。

此外,因為互助險,保費後置的特點,讓人心理上感覺到,比傳統保險保費前置,付出要低。

而且互助保險,因為不提前收保費,沒了非常重要的利差收入。

在群體出險數據惡化的時候,缺乏傳統保險公司的救濟方式,只能參保人自己承擔。

其次,產品的保障,對個人的風險化解,有點雞肋。

目前國內保險公司,在進行重大疾病保險精算時,一個核心數據,源自《中國人身保險業重大疾病經驗發生率表(2006-2010)》。

從文件裡,患病率和歲數的數據,可以看到,這款產品的兩個核心時點,39歲和59歲,均是發病率飆升的時點。

1毛保30萬?偷換概念玩到極致

但這款產品,39歲後,保額從30萬斷崖式下降到10萬;59歲後之後,乾脆強制退出。

這對於全體參與人來說,的確降低了風險。但對於個體來說,保障的意義,打了很大折扣。在最需要保額的時候,保額沒了。

而且,為了控制風險,這款產品的門檻,其實並不低。

如健康告知,明確不包括肝炎(含肝炎病毒攜帶者),考慮到我國肝炎病毒攜帶者人數,是上億的。如果參與時沒注意,後期引發糾紛,可是全國人民圍觀。

此外,老南還有個擔憂。因為是互助保險,所以出險賠付時,要向參與人公開,投票決定是否賠付。這裡面必然涉及到個人隱私的問題,所以,產品合同裡也特別提示了這些。

1毛保30萬?偷換概念玩到極致

中國的事情,不是被捧到天上,就是貶到糞坑。把這個產品吹到天上,或砸到地上,都沒必要,本來就是個生意,關鍵是是否適合你。

所以,這類產品,客觀的說,真要買,也可以買,但不要抱著佔便宜的心理。你的付出,和你得到的,是成正比的。

也不要作為商業保險的替代,畢竟你最需要保額的時候,被拋棄了。可以作為傳統商業保險的補充玩玩,但千萬別本末倒置。

-END-

作者:南小鵬,石榴詢財首席理財師,國際金融理財師(CFP)持證人,江蘇省理財師協會秘書長,金融投資從業十四年,曾任海通證券高管和國資紫金所負責人。解讀投資,透視風險,以理性和專業陪伴你的成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