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浪40載 宜賓電網點亮萬家燈火

【數字】

1978年,宜賓電網僅有110KV變電站4座,35KV變電站4座,主變容量為14.1萬KVA。

1998年8月18日,穿越宜賓境內129.104公里的國家重點項目500千伏輸變電工程二〔灘〕自〔貢〕三回(普洪三線〕輸變電工程併網運行。

2007年12月12日,全川第一座單臺主變容量最大(100萬千伏安)的變電站500千伏宜賓敘府站正式投運。

2008年12月,擁有21項世界第一的四川―上海±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示範工程開工在宜賓開工建設,並於2010年7月投運。

2018年,宜賓電網已擁有35千伏及以上變電站64座,變電總容量553萬千伏安;35千伏及以上輸電線路158回,線路長度2501公里,供電能力和可靠性顯著增強。

“十二五”以來,宜賓供電公司累計完成電網投資28.3億元,新建、擴建35千伏及以上變電站13座,變電容量、線路長度新增162萬千伏安、394公里。

逐浪40載 宜賓電網點亮萬家燈火

傍晚,站在白塔山上,眺望三江六岸,燈火通明,璀璨奪目。

誰又何曾想到,40年前,這片叫做萬里長江第一城之地,夜幕下僅是漁火閃爍,星燈難辨。

40年滄桑鉅變,40年燈火情深。1978年9月1日,宜賓供電局成立,宜賓電力工業邁入新時代。

宜賓電網因改革而生,因改革而興,隨著宜賓西部綜合資源深度開發基地戰略深入推進,宜賓從昔日川南小城,如今成為了中國“西電東送” 基地、中國西部特高壓交換平臺、全國重要的特高壓中心。

建設能源基地 打造堅強電網

1926年,宜賓光華電燈公司購進一臺20馬力柴油機帶動一臺15千瓦直流發電機發電,宜賓開始有電的歷史。

1943年12月20日,宜賓電廠〔馬鞍石〕3千千瓦發電機組投產發電。同時,建成宜賓通往自貢自流井33千伏輸電線路,長86.8公里,為民國時期四川第一條電壓等級最高,距離最長的輸電線路。至此,宜賓電網雛形形成。

“宜賓電網一開始就承擔了能源基地或作為重要能源通道向外輸出電能的職責。”今年77歲的原國網宜賓電業局副局長肖煥成說。

分析其原因,是因為宜賓能源資源豐富、區位獨特、交通便捷,具有建設能源基地、發展能源產業的顯著優勢。

隨著能源基地建設的深度推進,宜賓電網也由小變大、由弱變強,電網電壓等級也由低變高。

逐浪40載 宜賓電網點亮萬家燈火

“八九十年代,我市發供電量缺口大,達到百分之30%,我們運用了‘停二開五’‘停三開四’等方式儘量保證居民用電。”宜賓電力調控中心調度運行高級工程師張寧回憶說。

2010年前,宜賓電網處於四川電網末端,與外部電網聯繫薄弱,僅有4條220千伏線路,2條500千伏線路與主網相聯,負荷主要靠區內2座總裝機容量65萬千瓦的骨幹火電廠供電,供電量已達到供電極限。一旦電網骨幹大電廠異常停機,將對電網安全運行構成極大威脅。

隨著向家壩、溪洛渡水電站等其配套的三大直流工程落地,徹底改寫宜賓電網薄弱的歷史。

作為這些特大型水電、火電工程配套項目的三大直流工程,建成後一方面將接納其所發電量,源源不斷送往華東,使宜賓成為“電能批發中心”。另一方面,通過配套網絡,在宜賓落地消納所發電能。更重要的是,通過特高壓跨區電網,把宜賓同四川、全國電網聯成一片,實現全國範圍內的能源資源優化配置和水火電豐枯互濟,實現了四川水電優勢轉變為經濟優勢,凸現了宜賓作為能源基地的戰略地位。

圍繞特高壓建設,經過跨越式發展,宜賓電網從一個受電能力僅30萬千瓦的末端弱聯繫電網,發展成為擁有四條220千伏線路、7條500千伏線路與外界聯絡,擁有500千伏敘府變電站2臺100萬千伏主變、兩座2x60萬千瓦主力火電站作支撐的強聯繫電網,形成了川南500千伏環形網架,構建了以500千伏、220千伏電網為支撐,多層級電網協調發展均衡,供電區域分區分塊、“手拉手”的環網供電,結構合理、安全可靠、經濟高效的堅強宜賓主網架,享受了特高壓帶來的“特”惠,基本成為一個不“限電”的城市。

理順電力體制 釋放改革紅利

9月18日,長寧縣電價與國家電網直供區同價,即居民生活用電每千瓦時下調0.087元,工商業及其他用電每千瓦時最低下調0.1088元,最高下調0.2328元。經測算,每年該縣將約減少用電成本近3120萬,百姓初享電力改革“紅利”。

“由於特定的歷史環境,從上世紀七十年代開始,宜賓就存在大小網,到如今宜賓全市區域形成了國家電網、能投股份、長寧電力、九河電力等多個供電主體大小網交叉並存供電格局,重複建設、利用效率低、管理跟不上、安全難保障等問題突出,嚴重製約了宜賓電網和當地經濟社會的發展,這樣的情況在全川、乃至全國也不多見” 原國網宜賓電業局副局長李蘭弟說。

為解決宜賓電網發展面臨的諸多問題,提升電網安全經濟運行水平,制訂科學、經濟、高效、統一電力規劃,更好地服務宜賓社會經濟發展,在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宜賓市大力支持下,國網宜賓供電公司認真貫徹中央深化電力體制改革決策部署,積極與有關方面交流洽談磋商,積極尋找共贏點,主動換位思考,測算量化,挖掘空間,促進更深層次的合作,實現共建共享共發展,釋放改革紅利。

逐浪40載 宜賓電網點亮萬家燈火

國網宜賓市南屏供電分公司前身為南溪電力公司。2008年12月,南溪區人民政府於與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簽訂協議,正式代管南溪電力公司。從2010年至2018年,南屏供電分公司完成從“代管—全資—分公司”的全過程,實現與國家電網並軌。8年來,國家電網投入約4億元資金進行電網建設,新建與改造變電站6座,主變容量3.95萬千伏安。電網建設取得較大發展,且加大對農網、配網和技改投資力度,電壓質量及安全明顯提高。

2014年7月,南屏公司實行居民用電電價“同網同價”,惠及居民用戶共6.3萬戶,近四年累計為用電客戶減少支出3252萬元;2017年7月,其它各類用電電價全部實現“同網同價”,一年可再為用電客戶減少支出813萬元。

代管之前,同為縣屬企業的“江安縣供電有限責任公司”,2008年1月與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簽訂控股協議,開始實施人、財、物全面管理;2013年7月成為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全資子公司。2016年7月,再次改製為國網四川省電力公司分公司。

多年來,國家電網投資近5.5億元用於江安縣的電網建設和農網改造,極大的改善了江安縣電網規模小、底子薄、設備舊,抗自然災害能力不強,電價高的局面。

2014年7月,江安居民用電實現“同網同價”,惠及居民用戶共13.46萬戶,近四年累計為共為居民減少支出6568萬元;2017年7月,江安其它各類用電電價全部實現“同網同價”,一年可再為用電客戶減少支出3675萬元。

2018年5月24日,長寧縣人民政府與國網宜賓供電公司簽訂相關協議。該縣委託國網宜賓供電公司正式代管長寧縣電力公司,該縣電力銷售價格定於2018年9月與國家電網直供區同價,標誌宜賓電力體制改革再次取得階段性突破進展,

逐浪40載 宜賓電網點亮萬家燈火

實施代管後,長寧電網將納入宜賓電網統一規劃,已經啟動新建三村220千伏變電站、110千伏順江變電站擴容等4項預計投資1.86億元電網建設項目的前期工作。這些項目建成投運後,將使長寧電網徹底與國家電網融為一體,電網供電能力不足、可靠性差的問題將得到極大改善。同時,今年國網宜賓供電公司還將排6400餘萬元資金進行長寧農網升級改造,將重點解決貧困村、低電壓村用電問題。

幾年來,宜賓電網通過進一步理順管理體制機制,促進電網互聯互通高效運營,補齊發展短板,釋放改革紅利,為地方社會經濟發展提供了堅強的電力保障。

強服務 塑品牌

“過去,宜賓只有四個城市營業廳,排2、3個小時交電費可謂是家常便飯。”國網宜賓供電公司營銷部副主任隆昌瓊說:“現在通過網上購電的佔比已經超過三成,市民已經越來越習慣和接受用新方式來繳納電費”。

2016年3月7日,該公司正式向省公司申請開通SG186系統網上購電遠程下發權限,宣告宜賓正式實現智能表用戶無卡購電。

“網上購電遠程下發”是該公司推進“互聯網+電力”戰略的重要舉措之一,讓用戶切實體驗足不出戶,即可體驗網上購電的方便、快捷的用電生活服務,實現用戶服務水平的跨越和提升。

除了APP,該公司還建立了社區“電超市”,以臺區任命“電管家”,全面踐行“三零三全”,即客戶零等待、用電零停電、服務零投訴;需求全響應、辦電全接入、方案全集成。

據悉,今年以來,該公司為市民新裝智能電錶1.9萬隻,位居全省第3名;深化“互聯網+”營銷服務,線上辦電率、低壓線上交費應用率分別達到100%和16%;

此外,該公司還努力打造“三十分鐘”搶修圈,電力搶修到場時間、搶修覆電時間平均縮減18分鐘—47分鐘。

逐浪40載 宜賓電網點亮萬家燈火

該公司在全川率先試點成立快速搶修中心,將生產管理系統、配電自動化系統、營銷信息系統和95598服務平臺高度集成、共享,建立起營配一體化信息平臺,實現各專業控制數據貫通和交互,查尋故障點逐漸由人工逐點查找轉為系統智能化快速定位,使搶修方案更快、更準確地確定,為客戶提供7(天)×24小時全天候的搶修立體服務,實現城區配網半小時“搶修圈”,完成了服務全新升級與轉型。

值得一提的是,一般工商業目錄電價兩次降價,分別下降0.85分/千瓦時和2.06分/千瓦時,降價比例達3.57%。特別夏季豐水期居民電價降價,保證了在居民最熱的時候用上了優惠電。該公司全面落實國家電費電價政策,積極推行多項電價優惠措施,確保優惠政策能落實到終端用戶,促進客戶用電量的增長。

新時代呼喚新作為,新使命開啟新徵程。國網宜賓供電公司將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建設“廣泛互聯、智能互動、靈活柔性、安全可控、開放共享”的新一代電力系統,提供安全、經濟、清潔、可持續的電力供應,提供用心、高效、普遍、常態的優質服務,為宜賓加快建成全省經濟副中心作出更大的貢獻。(國網宜賓供電公司 陳剛 劉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