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國聯軍侵略中國,爲什麼慈禧調不動李鴻章、張之洞等人?

手機用戶67770870091


要了解其中原因,我們還要把目光往前追溯。

中國古代王朝的滅亡規律:幾乎都是地方勢力坐大

回顧中國歷史,我們可以發現這麼一個規律,每一個朝代的滅亡,除了宋代被北方的少數民族所滅之外,都有一個很大的特點,就是中央無法管控地方,最終被地方取而代之。

不論是漢末的地方諸侯,還是唐代的藩鎮,甚至明朝末年,北京城被李自成農民起義軍圍攻,地方都沒有派人來救援。所以,開始的時候,清朝是很害怕地方權勢做大。

因此,清朝的地方政府是總督巡撫制,總督負責兩省的軍事,巡撫則負責一省的民事。

太平天國戰爭之後,晚清地方督撫權力擴大

然而,晚清時期的太平天國戰爭讓這一制度沒有辦法延續。1851年太平天國金田起義之後,一路北上,最終佔領南京。太平軍所到之處,所攻破的城池,地方官員無不死難。

清廷無力調兵,只好命地方自行舉辦團練。這其中就有了曾國藩的湘軍,左宗棠的楚軍和李鴻章的淮軍,湘軍最後攻破南京,挽救了清王朝。

然而,曾國藩攻破南京之後,東南半壁的官員死的死,亡的亡,地方空虛。為了穩住曾國藩,怕他率領軍隊推翻清王朝,同時也為了曾國藩能儘快裁撤湘軍,湘軍裡面就有很多人成為了地方官。後來,清政府興辦洋務,很多也是由地方官所主導,

因此,晚清時期的督撫權力逐漸擴大,他們漸漸不聽命於中央,清政府也徒喚奈何。

最有名的就是甲午海戰和戊戌變法。甲午海戰時期,清政府曾命令南洋海軍和福建殘存的水師北上助戰。但是,地方政府概不奉詔,直到北洋海軍全軍覆沒,也沒有看到南洋和福建水師。

戊戌變法,光緒和康有為等人紛紛給地方政府下達變法的命令,其中除了湖南巡撫陳寶箴(民國史學家陳寅恪的爺爺)之外,全部沒有遵行命令。

八國聯軍侵華之後:李鴻章俱不奉詔

話說到了1900年夏天,八國聯軍侵華。清政府曾經命令各地率軍北上勤王,但除了董福祥的甘軍(甘肅地方頗窮,甘軍進京,一路燒殺搶劫,官兵自然願意)和頑固不化的山東巡撫李秉衡之外,幾乎沒有地方政府響應。

八國聯軍攻破北京,慈禧、光緒被迫西逃,在逃跑的路上,慈禧曾命令當時的兩廣總督李鴻章北上勤王,李鴻章當場就說那是偽詔,俱不奉詔。

以至於當時的中國形成了一個滑稽的局面,北方首都已經淪陷,皇帝都要成為階下囚,而南方沒有受到絲毫影響。

李鴻章作為晚清的重臣,為什麼面對北方的局面,無動於衷呢?我覺得,首先,此時的李鴻章對這個朝廷也已經徹底死心了。在清政府與各國宣戰之前,李鴻章不是沒勸諫過,但是,當時朝堂之上,朝政已經被剛毅、載漪等滿族大臣和王爺把持,他們堅決要利用義和團消滅洋鬼子。

第二,當時慈禧等人西逃,地方督撫都認為,八國聯軍肯定繼續追趕,最終捉住慈禧,使其成為階下囚。李鴻章在廣東靜觀其變,沒必要飛蛾撲火。李鴻章還緊鑼密鼓的籌備,一旦慈禧成為階下囚,他就宣佈兩廣獨立。

不成想,因為列強彼此矛盾激烈,尤其是俄國和德國反對追擊(俄國想佔領東北領土,德國因在華利益不多,怕中國失去政府之後,利益盡被英國等過搶奪),最終到達山西之後,就停止了。

結局是,最後慈禧等人發電報令李鴻章火速北上和談,李鴻章雖然在上海滯留了一個多月靜觀其變,但最後還是入京簽訂了他一輩子最後一個喪權辱國的條約。

張之洞曾想聯合日本當總統,與兩江總督搞“東南互保”
再說張之洞。張之洞是湖廣總督,在湖北推動洋務,卓有成效,辦了漢陽鐵廠等重工業,並改革了軍事。當時的武漢,已經成為中國的南方重鎮,外商雲集,貿易興盛。

八國聯軍事件中,張之洞面對北方的局勢,立即聯絡日本開始為自己準備後路。根據一些學者的研究,戊戌政變之後,張之洞就主動聯絡日本,達成了一系列的合作,比如改革軍制,派遣留學生等等。

此時,張之洞繼續聯絡日本,派自己的兒子去東京,希望日本支持湖北獨立,並擁戴他為大總統。不過,張之洞也是做了兩手準備的人。他一方面偷偷聯絡日本,一方面又與兩廣總督劉坤一與歐洲列強進行“東南互保”,也就是保證列強在長江以南的利益,剿殺義和團,同時也不允許列強入侵長江以南。

現在來看,“東南互保”保證了中國的經濟,也沒有讓整個中國陷入戰爭。

後來,當張之洞得知李鴻章入京談判,他就徹底放棄了當總統的美夢。《辛丑條約》簽訂之後,清政府也沒有追究地方督撫擅自與列強達成東南互保的協議。在這之後,地方督撫的勢力進一步做大,這也就是為什麼辛亥革命之後,數個省份紛紛獨立。清政府徹底土崩瓦解。


兮兮說事兒




慈禧不是調不動李鴻章,是沒辦法調。

1900年5月,以英美法德俄日意奧為首的八國對中國發動戰爭。

1901年11月,李鴻章嗚呼哀哉。

當時的李鴻章已經是要死的人了,你說說慈禧應該怎麼調?讓人抬著李鴻章上戰場嗎?李鴻章說話都不利索了,更不要說指揮作戰了!估計只抬到半路,李鴻章便已經被折騰死了。此外,在八國聯軍侵華時,李鴻章早已經調任兩廣總督,時間上已經來不及了,而且張之洞根本不會讓李鴻章出手幫慈禧。李鴻章這輩子為慈禧操碎了心,李鴻章亦是慈禧的寵臣,在李鴻章因為簽訂《馬關條約》逐漸淡出視野以後慈禧才開始尋找李鴻章的替代者,我認為這對“君臣”應當是有著不同尋常的感情的。

慈禧估計得哭瞎在李鴻章的床頭:“老李呀,你不要離開我呀!沒了你,我可怎麼活呀!”




張之洞,慈禧是真的調不動!

張之洞與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並列晚清四大中興名臣,資歷很深,威望很高。

在義和團爆發後,張之洞曾建議清政府鎮壓,但是被清政府無視了,而且義和團的運動口號是“扶清滅洋”,因此慈禧對義和團的態度也很曖昧。戊戌政變後,慈禧曾想廢黜光緒,但是遭到洋人反對,慈禧因此記恨於洋人。當義和團逼近北京時,慈禧決定行“驅狼逐虎”之計,妄圖借義和團的手教訓洋人,並且,清政府同時向11國宣戰,這是慈禧在對外問題上唯一一次表現得如此有骨氣。

然後,清政府將宣戰的事告知地方官府,但是慈禧卻沒有得到地方的支持,慈禧的馬仔李鴻章甚至說“此亂命也,粵不奉詔”,這是為什麼呢?

我們應該知道東南沿海省份自古便是中國的GDP支柱,晚清的時候自然也不例外,尤其是在洋務運動以後,東南實業有聲有色,張之洞可是晚清有名的實業家。如果這時候東南加入戰爭會造成什麼結果?東南實業必然受損,那些實業家的利益肯定受到損失,洋務運動以什麼人為主?以官僚為主,即是說當時許多實業家便是晚清官僚,他們豈會坐視自己吃到嘴邊的肉爛掉?

於是張之洞主導併發起了“東南互保”,東南各省與參戰國達成協議。



在東南互保這件事上,自然少不了晚清紅頂商人盛宣懷。

盛宣懷也算是東南互保的策劃人之一,正是因為他的牽線,東南互保才得以迅速完成。盛宣懷背靠李鴻章,當胡雪巖被清政府與盛宣懷聯合擊垮後,盛宣懷便成功取代了胡雪巖的位置,有錢!當時最怕打戰的便是他了,因此在東南互保這件事上出力極多。

張之洞雖被稱為晚清的中興名臣,可是他與曾、李、左三人又很不同,曾李左是清朝的忠臣,張則更忠於自己。

東南互保保住了東南地區的政治、軍事、經濟各方面的穩定,讓東南地區免於戰火之禍。對於慈禧那種自取滅亡的做法,張之洞是嗤之以鼻的,他提過建議,可是慈禧不聽,因此他只能選擇用自己的辦法去維護自己的利益,順便維護更多百姓的利益。在東南互保的時候,張之洞甚至制定瞭如果慈禧失敗的預案,讓李鴻章當總統主持大局。由此可見,張之洞對清朝可不是忠臣,否則哪敢如此?你慈禧現在出事了,想讓我給你擦屁股?沒門。



張之洞很聰明,當時的“四大中興名臣”只剩他自己和李鴻章,李鴻章在負責外交事務後屢負罵名,名聲很臭,但是張之洞知道李鴻章在慈禧心中仍然很重要,後來李鴻章因為簽訂《馬關條約》被罵得吐血,慈禧不得不將他雪藏,而當時的李鴻章正是兩廣總督,於是張之洞他們便也將李鴻章推出來了。

李鴻章在兩廣可謂是孤立無援,不得不接受張之洞他們的裹挾,加入了東南互保的隊伍。而且李鴻章在清政府還是很有影響力的,有他的加入東南互保更容易成功。

最終,慈禧被八國聯軍嚇得尿褲子,匆匆忙忙跑去西安了。北京被八國聯軍佔領,然後開始了他們的強盜行為。

張之洞“坐擁東南,死不奉詔”,眼睜睜看著清政府被八國聯軍虐得吐血,到底是對是錯呢?


吾與吾國


沒有慈禧的手腕,大清不可能續命半個世紀,老太后經三朝而不倒,牢牢掌控帝國最高權力,與洋人打了幾十年交道,和各國公使夫人也是經常喝喝下午茶,拉拉家常啥的,對於洋人的情況,老太后不會不清楚,如不夠精明老辣,風雨飄搖的大清國,她如何能近50年屹立不倒?

庚子國變,5萬八國聯軍侵華,慈禧面臨巨大的壓力,而她最大的壓力,還是戊戌政變後各國一直要求他還政皇帝的外交壓力,哪怕八國聯軍出兵前的外交照會上,也是指明要求太后歸政,國內沒人敢提,誰提老佛爺滅誰,可洋人的槍炮可是不認人的。

對列國宣戰,不是老太后昏了頭,而是她的保住權力的權宜之計,正好利用義和團去和洋人打,連帶部分清軍力量,去和洋人打,表明一種立場和態度,而義和團終歸還是亂民,借洋人之手順勢剿滅,洋人也承受了一定的代價之後,她再返回京師和洋人談判。

至於開戰前後,慈禧一直都明哲保身的,與主戰派劃清界限,甚至還暗中保護東交民巷的外國使團,這也是在為自己留後路,倒是端王等一批愚昧無知又狂妄自大的滿清貴胄們嗷嗷叫地向前衝,最後八國聯軍追究戰犯,慈禧把責任全部推給了主戰派,為了表明自己和平的誠意,慈禧按著洋人開出的戰犯名單,一口氣砍了100多個大臣的腦袋,最終保住了自己的地位。

至於東南互保,老佛爺並不擔心,雖然李鴻章等東南地方大員表面抗命,但也有一唱一和之意,畢竟慈禧也不希望戰爭範圍擴大,影響最重要的東南諸省的稅賦,保全了東南,也就保住了清廷的錢袋子。

而李鴻章,張之洞等人畢竟是傳統的儒家知識分子,忠君愛國那是深深地刻在了腦子裡,他們也要講求忠君愛國的好名聲,等戰爭結束,李鴻章等就立馬北上去收拾爛攤子去了,不過還好,端王等昏庸無能的滿清政敵被打倒了,李中堂至少欣慰一些,但為了慈禧揹負上庚子賠款的一世罵名,也真夠悲劇的。


雲中史記


慈禧調不動李鴻章、張之洞等人根源在於太平天國。

清朝的時候,中國的皇權可謂是高度集中。對於各個地方督撫,皇上的一紙詔書就能將其罷免,或者被殺。比如年羹堯立下了很大的戰功,雍正下詔便將其押送京師。道光時期的林則徐虎門銷煙,道光一直詔書就能讓林則徐乖乖去新疆。

歸根到底,因為皇帝手裡有槍桿子。清朝入住中原以後,朝廷為了控制各個地方,在各地的戰略要地都有自己的八旗子弟駐紮,為了避免他們被同化,將其隔絕開來,俗稱“滿城”。比如當時的北京內城是滿城,外城才是漢人居住的。

這些滿城中的人是清朝的忠實支持者,平時地位遠遠高於普通人。無論太平天國還是後來的辛亥革命,他們都是抵抗最為激烈的。比如太平軍攻佔南京的時候,最後抵抗的便是南京的滿城八旗兵。太平天國起義爆發以後,清政府在各地的八旗子弟,綠營兵都被打得潰不成軍。南方各地的滿城被摧毀殆盡。

這種情況下慈禧不得不起用地方團練。早期曾國藩湘軍、後期李鴻章的淮軍,都是這個時期發展起來的。這些軍隊最大的特點就是帶有濃厚的私人色彩,部隊靠私人關係維護,各項軍需由其首領就地籌措。某種意義上來說,當時整個南方督撫的權力開始急劇增加。

當然,慈禧等人還是意識到問題了,所以她還是採取過一系列的措施去限制督撫的權力,比如恢復軍需的報銷制度;整頓厘金;規範督撫的用人之權。但是由於當時時局的限制,朝廷並沒有成功的收回權力,使得最終地方地方的權力體系得以形成。地方督撫成為集財權、軍權、人事權和外交權於一身的人物。

義和團興起以後,東南督撫做出了各種避戰努力。但是慈禧太后一意孤行,使得最終朝廷對外宣戰。東南督撫為了避免整個東南地區陷入戰亂,加上列強之間互相牽制,對於東南督撫互保的建議,他們是非常樂意的,使得最終東南互保得以成功。此時的慈禧已經被八國聯軍趕出了北京城,逃亡了西安,這種情況下,她對李鴻章、張之洞等人也只有無可奈何了。

東南互保發生以後,慈禧看到了東南督撫已經不受控制了。為此,她通過軍事改革來加強自己的權力。之後鐵良南下,打破東南督撫財政壟斷的局面,並且開始訓練新軍。不過事與願違,這件事情最終的受益者便是直隸總督袁世凱,他藉著訓練新軍的機會發展壯大起來。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

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順手點個贊哦~

更多精彩請關注歷史是什麼!


歷史是什麼


自1851年太平天國運動起,就一直有人不停的疑問為什麼曾國藩不擁兵自重?為什麼李鴻章不擁兵自重?(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歷史三日談)


到了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其實很多人的疑問已經變成了現實,那就是慈禧太后不再是一個必然選擇,是一個不可拋棄的人,而成為了一個選擇題。

作為疆臣的漢族地主知識分子的優秀代表李鴻章、張之洞以及劉坤一等人,第一次採取了實際行動,有了反叛舉動。

當時東南互保背後的故事是什麼?其實就是一個未遂的政變,慈禧太后在八國聯軍侵華前及後,幾次三番令李鴻章速速進京,相商要事。

李鴻章由於1895年《馬關條約》的簽訂,受到國人苛責,慈禧太后也怕尾大不掉,便適時的將李鴻章調離政治中心,到廣東做一粵督而已,同時負責兼辦緝拿或者捕殺康有為、梁啟超事宜!


李鴻章雖然心裡委屈,但卻樂得清淨,在粵督的位置上倒也舒坦,不想八國聯軍侵華,慈禧太后召喚,這是又讓他去背鍋啊,因此李鴻章雙腿灌鉛,遲遲未動身。

在盛宣懷的串聯下,李鴻章默許,湖廣總督張之洞、兩江總督劉坤一炮製出了“東南互保”的提議,並私底下約定,慈禧太后掛了或者說被列強拋棄,就公推李鴻章為“總統”,出來主持大局。

好在列強沒弄死慈禧太后,要不然這李鴻章、張之洞、劉坤一的政變都可能變成現實。

這其實是一個信號,說明晚清政府對於全國控制的削弱,他已經沒有辦法“頤指氣使”的行使統治,反而出現了掣肘和不服從中央調令的現象。


說明晚清已是秋後的螞蚱,蹦噠不了幾天了,當1911年江西巡撫程德全,挑去幾塊磚瓦,撤換掉大清龍旗時,其實是東南互保的現實版演繹,東南互保到清朝滅亡,不過十年。

這是臨死之際的慈禧太后萬萬不可能想到的!


歷史三日談


庚子年的本質在於“失控”二字。

目前說的“東南互保”,有人認為這是地方督撫不遵朝廷命令,隱然有獨立態勢,並以此作為清廷中央式微、地方坐大的證據。

其實這種說法並沒有什麼說服力。庚子年不遵朝令,通常說是兩廣總督李鴻章的給東南督撫發的電文:此亂命也,粵不奉詔。

這裡有個前因後果。什麼叫“亂命”?因為這是庚子年混亂之時發出的詔令,要求將國內洋毛子一律除盡。

這不是瘋了嗎?也只有在朝廷失控的情況下才會發生這種命令。李鴻章的判斷很準,認為這是端親王載漪這些人瞎搞,是不正常的詔令,所以不加遵守,沒有什麼錯。

之後的張之洞等人搞的東南互保也是如此。但東南互保是針對洋人而非針對朝廷的,因為當時洋人要派軍艦進入長江以保護本國僑民。

為了防止外人趁機生事,東南督撫單方面宣佈並承諾保護洋人,這阻止外人的干涉,這也是跟隨李鴻章之後,不奉詔。

事後,慈禧太后不但不加罪於李鴻章、張之洞等人,反而褒獎、肯定了他們在庚子年的作為。這不就很明白了嗎?

至於說慈禧太后調不動李鴻章、張之洞等人,這其實是個偽命題。試想當時的條件下,李鴻章遠在廣東,東南督撫也在幾千裡外,勤王之兵談何容易?

難不成讓他們飛過去?坐高鐵去?那會也沒有啊。

廣東姑且不說,實在是沒轍。

但東南督撫是派出勤王師的,如長江水師大臣李秉衡、江蘇巡撫鹿傳霖,還有從河南等地開出的勤王師,都曾北上勤王的。

當然,因為路途遙遠、後勤保障、局勢變化等各種原因,一部分勤王師如李秉衡部被八國聯軍消滅,一部分勤王師如鹿傳霖所帶是在聽說慈禧太后西逃後轉而向西安去的。

筆者要說的其實就一句話:不要以為清廷真的窮途末路,威信還大著呢。革命黨的說法,不可靠!


坑爹史冊


這個時期中華大地有一片奇怪景象:這個帝國的北半部和各大列強打得昏天黑地,中央政府發誓和洋人誓不兩立;而這個帝國的南半部,在各大員的管理下,和洋人一片其樂融融,相安無事。

現在我們管這一事件叫:東南互保。這其實說明了一個問題,當時的中央政府已經無法控制南方的實力派,之前太平時節還能相安無事的過日子,到了亂世嘛,大難臨頭各自飛吧,李鴻章直接說了:“此乃亂命,粵不奉詔。”

為啥地方督撫敢這麼橫呢?這不廢話嘛,太平天國加捻軍起義把清王朝的嫡系基本掃了乾淨,南方的滿城都被屠了,隨著最後一支清王朝嫡系軍——僧王的騎兵被捻軍剿滅,這個國家的軍隊基本就是漢人掌握的了,你中央還敢擺架子?沒看慈禧逃難都只敢往西而不敢往南嗎?

這個時候你讓南方這些深知洋人厲害的大員帶兵北上勤王,抗擊八國聯軍,你當人家是傻子??


國史拾遺


這個可以從長、中、短三個階段分析。即太平天國以來的地方坐大戊戌政變以來的滿洲鷹派秉政,戰時南方諸督撫的審時度勢。最終造成題主的困惑。

1、太平天國以來的地方坐大

大清最初是兵歸旗主,後來經歷代削弱,才兵歸君上。太平天國起義顯然打破這一格局:兵歸將有

我之前寫過清王朝軍事征伐體系演化與晚清軍對節制、戰力變遷等文。通過晚清戰史也會清晰發現:

僧格林沁陣亡前,朝廷在北方戰場就是僧王主導。

(高樓寨之戰最大的影響不是軍事,是政治

僧王陣亡後,曾、李率兵中原剿捻,戰後李部淮軍直接駐防京畿;左部西征。

中法戰爭,就是湘淮大佬指揮湘淮諸將的戰爭。

甲午中日戰爭,無論李鴻章淮軍、劉坤一湘軍都是其直接指揮。

(湘淮軍從來不是中央軍)

在戰爭中,朝廷和他們協商確定戰略目標後,基本是全權交給這些督撫處置。這個之前的朝廷確立戰略目標,並欽差大臣處置的體系變化很大。

地方已經有較大、較強的實力,在相對摺衷的情況下,中央、地方勉力維持平衡就很不錯了。

2、戊戌政變以來的滿洲鷹派秉政

戊戌六君子典型的科舉漢臣,迅速進入機要,無論哪一方都不會喜歡。

在軟禁光緒帝后,受益最大的是剛毅、毓賢等滿洲鷹派,對內主張中央集權,對外主張排外

加強中央集權無非是提高中央財力、軍力,削弱地方財力,軍力。或者排外加強中央權威,或者通過大案逼地方就範。就來看措施吧:

(武衛軍)

A、再次組建中央軍,拱衛京畿——武衛軍。全軍七萬餘人。

B、剛毅南下去各省督辦稅務。(眾所周知,太平以來地方軍力、財力都歸自己,中央分額很少)通過報效案等湊錢,解決中央財政危機。

C、利用拳民去排外,通過天下大義,如果取得勝利,自然中央恢復乾隆時權威。

顯然剛毅低估了地方督撫與高估了中央實力

在地方搜刮八百萬兩,落得惡名狼藉,還沒有拿下最大的財源厘金,連分到一定比例都沒有。

而中央的軍力與組織的拳民在對外作戰中雖不是一敗塗地,但慘敗是肯定的。

(剛毅顯然直接深入研究)

3、南方諸督撫的審時度勢

剛毅是能吏,他知道內外行情,只是那個位置不得不那麼思考,再那麼做(這就是歷史進程)。

而開風氣之先的南方督撫很更清楚對外的後果。加上自身的財力軍力與戊戌變法以來中央的亂政(在他們眼裡如此)。自然會選擇東南互保。

在朝廷轉變政策後,地方再次擁護中央,維持之前的平衡。

至於清廷後來組建新軍,完全勢如藩鎮,比之前難以節制的地方督撫危害更大。

(東南互保)

總結:

慈禧調不動地方督撫的歷史原因就是地方督撫有較強的財力軍力,能和中央協商,而不是之前的令行禁止。

在此基礎上,中央強化集權與對外衝突,地方更要權衡利弊。其東南互保就是如此選擇。

參考文獻:

賈小葉.劉坤一與戊戌己亥政局[J].史學月刊,2017(06):67-78.

馬忠文.庚子事變前榮祿與剛毅的政爭[J].社會科學動態,2017(01):96-106.

田曉美. 剛毅及其《牧令須知》中的文書學論述初探[D].內蒙古師範大學,2016.

趙思淵.清末蘇南賦稅徵收與地方社會——以光緒二十五年剛毅南巡清理田賦為中心[J].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11(04):73-84.

王爾敏.剛毅南巡與輪電兩局報效案[J].近代史研究,1997(04):240-253.

丁名楠.關於剛毅從涿州回北京日期的討論[J].近代史研究,1986(02):276-279.

歡迎關注、點贊、吐槽,我是一枚明粉,給你不一樣的史學評析,期待你的評論,期待你的分享!

一枚明粉


原因很簡單,慈禧的宣戰決定並沒有得到大臣們的支持,相反,榮祿等中央實權派滿蒙貴戚對宣戰也是心存疑慮和不滿的;甚至就連慈禧本人對宣戰也並不熱衷,她只是被載漪假照會矇蔽,以為列強目的是要讓她歸政光緒帝。

當時北京中央一切都是混亂的,並沒有一個清晰的戰略方向,慈禧和大臣們也沒有一個明確方向,加之當時義和團運動在北京、河北正轟轟烈烈的展開,北京與南方的聯繫也時斷時續。

這一切都為李鴻章、張之洞等人“抗命”提供了方便。

首先,李鴻章、張之洞對於宣戰的反對,對於嚴懲義和團,消弭與列強矛盾等主張是絕大多數清朝中高層官員的共同主張,其中包括榮祿這些滿人親貴以及所有駐外使節;慈禧和載漪等少數頑固派才是真正的少數。

這就為李鴻章等人抗命提供了官員階層的輿論基礎,絕大多數官員並不認為李鴻章這些地方督撫是抗命,是跋扈,相反,他們認為李鴻章等人拒絕亂命做得對。這就避免了李鴻章等人在輿論上的指責。

其次,當時北京與各地聯繫由於義和團毀壞電線,電杆,變得時斷時續,甚至清朝很多駐外使節根本聯繫不到北京,不少大使們無奈直接聯繫李鴻章,尋求政策指導;這也意味著地方督撫可以事後找好推脫的藉口。

比如兩江接到北京宣戰詔書了,劉坤一完全可以說自己收到了,正在準備軍隊,但是這支軍隊由誰指揮呢?我覺得朝廷應該派xxx,xxx來,事關重大,而且電報不通,我只能派人快馬向北京彙報,等北京指示下來我立刻照辦,這一來一回一個多月時間就過去了,所謂宣戰也就不存在了。

然後是現實的列強壓力。

東南互保最初只有長江兩督和李鴻章的兩廣,因為李鴻章、張之洞和劉坤一都直面列強的壓力,列強在長江流域的軍事威脅一點兒也不比八國聯軍差,別忘了,戰事一起,按照大清律,督撫必須堅守駐地,和駐地共存亡;而當時列強軍事壓力已經大到什麼層度?日軍都已經在廈門登陸了。

無論是出於保全中國元氣和保全自己小命考慮,南方各督,甚至包括滿人督撫都同意與列強達成東南互保協議。

綜合以上因素,李鴻章、張之洞、劉坤一等督撫搞出的東南互保和一般意義上的“尾大不掉”還不一樣,它是混亂時局的產物,得到了官僚階層和理智的滿蒙親貴的認可,所以這不是抗命,而是不奉亂命。

還有一個最關鍵的原因,這些督撫都知道經過庚子國亂,列強對中國的影響力會進一步加強,在傳統的皇權、官僚、士紳之後出現了第四股勢力,而這一股勢力比傳統三種勢力更有力量,李鴻章、張之洞等人心裡也清楚,列強是不會允許清朝殺掉甚至無辜罷免掉這些“傾向進步”的督撫的。


蘭臺


在中國近代史上,有一段歷史很有意思,特別耐人尋味,這就是東南互保運動。

所謂東南互保指的是以慈禧為首的清政府向西方11國宣戰後,以李鴻章、張之洞、劉坤一為首的東南沿海省份督撫據不執行清廷命令,與英美等國達成局部和平協議,使中國東部地區未牽扯入八國聯軍之亂。

19世紀末,義和團運動在山東、河南、直隸等地蓬勃興起,直指外國及教會勢力。當時維新變法剛剛被鎮壓,以慈禧為代表的保守勢力認為西方列強是光緒皇帝維新變法的後臺,於是便利用義和團的排外性,支持義和團進京與外國人作對。

義和團運動

在這種背景下,兩江總督劉坤一、湖廣總督張之洞等人經買辦官僚盛宣懷牽線,與英美等國達成東南互保協議,規定上海租界歸各國共同保護,長江及蘇杭內地由各省督撫保護,避免義和團運動進入長江流域。清廷對列強宣戰後,兩廣總督李鴻章、閩浙總督許應騤、山東巡撫袁世凱、浙江巡撫劉樹棠、安徽巡撫王之春、廣東巡撫德壽也加入了東南互保運動,其他各省督撫雖然沒有聲明參加,但也暗中支持。

東南互保運動

為了給自己找個理由,李鴻章想出了一個辦法,他說北京的命令是朝廷在義和團脅迫下下達的,屬於“亂命”,故不能“奉召”——今天看來,李鴻章等人找的這個理由非常巧妙,慈禧等人也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

在這種背景下,八國聯軍很快攻陷了北京,慈禧帶著光緒倉皇出逃,這些參見東南互保的督撫都沒有參與,更沒有去北京勤王。

綠色區域為參加東南互保運動的省份

對於東南互保的意義,有兩種截然相反的看法:一是認為這些督撫不顧國家利益,只打自己的小算盤,是標準的賣國行為;二是認為這些省份免於義和團及八國聯軍之亂,是正面的。但不管怎麼說,東南互保運動說明以李鴻章、張之洞等人為首的漢族官僚集團已擺脫清廷的控制,有了自主甚至自治的權利,也讓清政府的腐敗無能暴露於天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