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押司、都頭等吏,都是怎樣產生的?需要考試嗎?

很多朋友讀《水滸傳》的時候,都會覺得裡面的官職與宋朝有些出入,還很亂。

的確,裡面的官職是亂,主要原因是施耐庵所處朝代的原因。

《水滸傳》押司、都頭等吏,都是怎樣產生的?需要考試嗎?

整部《水滸傳》裡的官職,糅合了宋朝的官職和元朝某些官職的職責,形成了一套適合施耐庵筆下故事的官職系統,算不上全新的文學產物,但與正史也有差距。

科舉考試,大家都是清楚的,過了就當官,過不了就一直考,一直考不上就窮一輩子,大家應該記得魯迅先生筆下的孔乙己,因科舉考試耽誤了一輩子。

也正常,學而優則仕嘛。

我們知道,史上的官和吏是不同的,官就是官,士大夫階層,吏就是吏,為官服務的群體。

有很多朋友認為吏就是現在的事業編,其實不是,與事業編有很大不同。

事業編需要考試,可宋江的押司,武松的都頭等不需要考試。

《水滸傳》押司、都頭等吏,都是怎樣產生的?需要考試嗎?

押司,縣衙裡不止一位,一般有八位,也就有了高低之分,宋江是第一位押司,地位最高。

但是,再高,也只是個押司,刀筆小吏。

當然,地位要比縣衙裡的衙役要高,衙役負責衙門的站堂、緝捕、拘提、催差、徵糧、解押等事務,押司雖然沒有品級,但好歹也在官方人員之列。

不需要考試,那押司怎麼來的呢?基本上有兩個方式,一是本縣招募和舉薦,二是差遣,本縣招募和舉薦為主要方式。

招募自不必多說了,貼出告示找人,然後面試就好了。

舉薦也不難理解,就是當地有名望的人舉薦。

《水滸傳》押司、都頭等吏,都是怎樣產生的?需要考試嗎?

宋江干上押司,那定是舉薦的,他是富庶人家,在那個年代到縣裡當差很正常,因為押司等吏幾乎沒有工資。

宋朝,不止縣裡有押司,州里也有,刑部也有。

都頭呢?《水滸傳》裡不符合宋朝的官職。

在宋朝,縣裡是沒有“都頭”這個職務的,軍中才有,為軍職名。

施耐庵將都頭寫到縣裡,是因元朝時期有都頭了,但也只是村以下的一級組織裡的頭頭。

施耐庵生活在元末明初,他對元朝的縣衙官制非常清楚,因此將都頭寫成縣衙裡衙役的頭頭。

《水滸傳》裡的都頭與押司差不多,都是招募和舉薦,也有縣官自定。

《水滸傳》押司、都頭等吏,都是怎樣產生的?需要考試嗎?

鄆城縣的兩位都頭美髯公朱仝和插翅虎雷橫,他們二位是舉薦;武松的都頭是縣官自定。

雖說是縣官自定,但也不隨便,只有像武松那樣的能人才能成為都頭,要不然抓捕任務很難完成。

既然那會沒有都頭,武松應該稱什麼呢?兩班衙役的領頭人而已,具體稱呼無從考證。

士大夫階層看不起吏,便是因為吏的這種特殊,很多幹不長久,更無實權,但也有很多祖祖輩輩為吏的家族,他們根深蒂固,賺錢的門路有,業務熟練,深受縣官喜歡。

《水滸傳》押司、都頭等吏,都是怎樣產生的?需要考試嗎?

吏,沒前途,宋江的不捨,也只是相對的。

本文所用圖片均來自互聯網(相關影視劇等),如有侵權,煩請原作者聯繫本文作者刪除,謝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