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生前願望,百年後仍有人看他的作品,你覺得這一點可能嗎

大家好,我是您的老朋友阿羅。

金庸生前願望,百年後仍有人看他的作品,你覺得這一點可能嗎

近日94歲的金庸仙逝。近日,有媒體披露了他生前透露的最大願望,他說:如果我走後,我的小說過了一百年,二百年還有人看,那就是最令我欣慰的事情了。對此,很多網友留言說:“我們一定幫助金老實行他的願望,以後多多推廣金老的小說。”

金庸生前願望,百年後仍有人看他的作品,你覺得這一點可能嗎

當然,這是網友出於內心尊敬所表達的一種良好願望。我們先不說,金庸的這種願望是否能夠實現,畢竟那是百年之後的事情,對於我們現在大多數人來說,恐怕早已物是人非,不復存在,而時代也總是發展變化的,現在受歡迎並不代表以後受歡迎。

金庸生前願望,百年後仍有人看他的作品,你覺得這一點可能嗎

但有一點我們卻可以從中看出,那就是作口在金庸心中佔據重要位置,他對自己的作品非常摯愛,充滿深厚感情。作為武俠小說大家,這個身份或許是他享譽最盛的。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金庸最初開始從事武俠小說的創作,並非主觀意願為之,而完全是因為一次十分偶然的機會。

金庸生前願望,百年後仍有人看他的作品,你覺得這一點可能嗎

那是在1955年,《大公報》下一個晚報有個武俠小說寫得很成功的年輕人,和31歲的金庸是同事,他名叫梁羽生。那年梁羽生的武俠小說即將完結,而他的創作又到了疲憊期,於是,報紙總編輯邀請金庸將武俠小說繼續寫下去。雖然此前從未寫過小說,但憑藉他對武俠小說的瞭解與喜愛,金庸還是答應接替梁羽生的任務。他把自己名字中的鏞字拆開,做了一個筆名,《書劍恩仇錄》正是他的第一部武俠作品,作品一炮而紅。

金庸生前願望,百年後仍有人看他的作品,你覺得這一點可能嗎

從1955年第一部作品,到1972年9月11日,《鹿鼎記》在《明報》上刊完最後一節,金庸宣佈封筆,17年間,金庸以汪洋恣肆的想象力一共寫了15部膾炙人口的武俠小說,他用其中14部小說開頭的字寫就一副對聯——飛雪連天射白鹿,笑書神俠倚碧鴛。《飛狐外傳》《雪山飛狐》《連城訣》《天龍八部》《射鵰英雄傳》《白馬嘯西風》《鹿鼎記》《笑傲江湖》《書劍恩仇錄》《神鵰俠侶》《俠客行》《倚天屠龍記》《碧血劍》《鴛鴦刀》,還有一部《越女劍》。

金庸生前願望,百年後仍有人看他的作品,你覺得這一點可能嗎

這些作品,一共創造了1427個人物,發行量超過3億冊,翻拍或與之相關的影視也超過了100部。此書成功之後,金庸又在短短的幾年內創作了《碧血劍》《雪山飛狐》和《射鵰英雄傳》等作品,一時間風靡全港。十餘年間,他寫下15部洋洋大作。

金庸生前願望,百年後仍有人看他的作品,你覺得這一點可能嗎

金庸的小說與眾不同,不僅人物形象鮮明,讓人難以忘懷,而且充滿了家國情懷,這家國情懷激動人心,催人奮發。而且,這精神是永恆的,具有穿越時空的永恆價值,所以流傳一定很遠。美國北京聯合會榮譽會長李紅是一名金庸小說迷,她說,金庸先生的武俠世界塑造了“言之俠者,重信守義,俠之大者,為國為民”的俠客精神。

金庸生前願望,百年後仍有人看他的作品,你覺得這一點可能嗎

這種愛國情懷、俠義精神成為當代中國人,包括海外華人血液中的一部分。在金庸文學作品中成長,學習中華文化的海外華人也尋求到了自我身份的認同。

時至今日,即便你始終不曾看過他的原著,但其作品在兩岸三地不斷被改編成的影視劇,可能也是陪伴你成長的一個標誌。而金庸的作品,不僅僅被同時代的人所誇獎,更為現代人所點贊。看看現實中金庸小說的流傳,可以說超越了任何一個作家;其作品流行的程度,被譽為“凡是有華人的地方,就有金庸的讀者”。

金庸生前願望,百年後仍有人看他的作品,你覺得這一點可能嗎

這其中甚至不乏黨和國家領導人,誠如金庸生前在央視節目中曾回憶接受鄧小平同志會見的情景,“他說喜歡看我的小說,每天看四五頁”。1981年,金庸先生被鄧小平接見回到香港後,立即給鄧小平專寄了一套《金庸小說全集》。也就是在鄧小平會見金庸後不久,金庸小說在內地“開禁”,並很快成為暢銷書。

金庸生前願望,百年後仍有人看他的作品,你覺得這一點可能嗎

比如,與金庸、古龍並稱為中國武俠小說三大宗師的著名武俠小說家梁羽生曾高度評價:我頂多只能算是個開風氣的人,真正對武俠小說有很大貢獻的,是金庸先生。他把中國武俠小說推到一個新高度,有人將他比作法國的大仲馬,他是可以當之無愧的。創新工場董事長兼總裁李開復曾在自傳中寫到他對於金庸的喜愛,他在美國上學期間,一直在看金庸的小說,把每一本金庸小說都讀了整整五遍。

金庸生前願望,百年後仍有人看他的作品,你覺得這一點可能嗎

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嚴家炎曾稱讚金庸的武俠小說是“一場靜悄悄的文學革命”。學者陳平原曾在一篇名為《超越雅俗》的文章中稱,作為20世紀最成功的武俠小說家,金庸的成功對世紀末中國文壇和學界都有極大的刺激——雅俗之爭、大小傳統之別、高等與大眾文化的分野,由於《笑傲江湖》等小說的出現,變得非常複雜。因此,他的貢獻在於超越了雅俗與古今。

金庸生前願望,百年後仍有人看他的作品,你覺得這一點可能嗎

再比如,海外著名評論家,北美中文作家協會副會長陳瑞琳提到,金庸的作品代表了中華文化的精髓——忠孝仁義,蘊含著莊子的“雲遊四方”,也有老子對於“天地人和”的思想,這是海內外中華兒女共享的文化密碼。美國華文文藝界協會會長呂紅對記者說,金庸的江湖除了兒女之情,還有家國情懷。金庸對於一個時代的影響,不僅在於武俠,而是在於文化等各個方面。

金庸生前願望,百年後仍有人看他的作品,你覺得這一點可能嗎

​有人說,金庸逝世,是中國武俠文學一個時代的真正終結,也是中國讀者乃至世界華文讀者巨大的損失。

大家怎麼看小編的觀點呢,歡迎發表您的看法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