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在11月份將迎來更遠大的市場,今年可謂「節節攀升」

玉米在11月份將迎來更遠大的市場,今年可謂“節節攀升”


近年來的玉米市場行情並不是很好,往年玉米的價格普遍都能夠達到一元大關,農民的種植積極性還能夠持續增加,畝產量上千斤,這樣的話利潤還能有所保證。

在2016年的時候國家還提出玉米的種植補貼,為的就是促進農民對玉米的種植積極性,不過這項補貼只有3年,2019年就領不到了。2017年的玉米價格普遍都在0.8元,這個價格自然是讓農民的損失加大。

玉米在11月份將迎來更遠大的市場,今年可謂“節節攀升”

在今年的上半年,玉米的價格一度低到了0.7元,農民的經濟效益在不斷的降低中。同時在4月份的時候,國家宣佈東三省、內蒙古的玉米種植補貼再次下降,提高大豆的種植補貼,為的就是應對我國的大豆嚴重依賴進口現狀。但在農村人的眼裡,大豆的種植產量很低,除去成本賺不到太多的利潤,因此多半人還是種植著玉米。

玉米在11月份將迎來更遠大的市場,今年可謂“節節攀升”

讓農民可喜的是,今年的玉米價格,相比去年有了一定的上漲幅度,在沒有上市的時候價格就已經開始上漲,可謂“節節攀升”。目前北方大部分地區的玉米已經上市,但就算是這樣價格還在一直上漲中。其實上漲的原因無非以下幾種。

玉米在11月份將迎來更遠大的市場,今年可謂“節節攀升”

1.臨儲交易量的增加

從4月份的時候臨儲交易量就已經在緊張的進行中,此次的拍賣目標為2億噸,經過半年的拍賣,玉米的價格一直都在平穩的上升中。

14年產的玉米拍賣後,迎來了品質更加優良的15年玉米。從上一週的交易行情來看,玉米的拍賣價格依舊堅挺,成交率也在不斷的提升。正因為拍賣底價的堅挺,新市玉米的價格也在提升中。

玉米在11月份將迎來更遠大的市場,今年可謂“節節攀升”


2.市場需求量的上漲

目前的玉米臨儲量在不斷的減少,只有8000萬噸的餘糧。但企業對玉米的需求量一直都在提升過程中,尤其是玉米新能源的運用,使得市場一直都有著緊張的供應需求。今年的玉米受天氣的影響很大,產量出現了下降的局面,這也是玉米價格上漲的原因。

在10月26號的時候,我國的飼料工業協會發布了兩項標準,標準自2018年11月1號開展。目前已經有6家企業宣佈將會積極的履行該標準的指示,杜絕使用蛋白含量低的糧食。這就意味著,以玉米為首的高蛋白糧食,在11月份將迎來更遠大的市場。

玉米在11月份將迎來更遠大的市場,今年可謂“節節攀升”

當然農民也不能高興的太早,在11月中旬的時候,東北新玉米將會迎來上市期,這就意味著未來的玉米供應量還會增加。農民朋友們,你們怎麼看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