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虧13%!74隻網紅基金虧得不比小散少,個別虧逾兩成

去年至今年年初,隨著權益市場行情持續發力,湧現了一批“網紅基金”,投資者蜂擁而上搶購,有的“網紅基金”甚至在首發當日就募集了幾百億資金。

然而,今年以來,隨著市場低迷,“網紅基金”風光不再,首發份額超100億份的“網紅基金”收益率整體虧損,均值為-13.23%。

對於是否繼續持有“網紅基金”,業內人士普遍認為投資者不能對其期望過高,需要學會理性看待爆款產品。

爆款業績不如預期

最近,以發行“爆款”基金著稱的東方紅資管,又發行新基金了。回顧去年,權益市場一九行情發酵到極致,基金市場迎來火爆銷售,出現了一批備受追捧的“網紅基金”。

某業內人士認為,所謂“網紅基金”,一是追求大規模發行,持續營銷效果好;二是管理人將募集的較大體量資金重倉投入市場。

據梳理發現,“網紅基金”大概可分為兩類:

一是伴隨明星基金經理效應出現,東方紅資管、中歐、興全等公司旗下一批長期業績優秀的基金經理受到市場追捧,無論是新發基金還是老基金的持續營銷都獲得較好成績;

二是伴隨著白酒行業飆升、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火爆、港股大漲等主題性機會,一批重倉這些主題的基金表現較好,繼而成為市場追逐的“網紅”。

但今年以來,“網紅基金”是否值得繼續追捧?

實際上,受市場低迷影響,“網紅基金”今年以來的整體業績持續遭遇“滑鐵盧”。

Wind數據顯示,今年以來,發行規模超100億份的74只基金(非貨基)的收益率均值為-13.23%,7月份以來,這74只爆款產品的收益率均值為-7.5%。其中,個別“網紅基金”年內收益率虧損甚至超20%。

平均虧13%!74只網紅基金虧得不比小散少,個別虧逾兩成

業內資深人士認為,一方面,“網紅基金”淨值下跌源於市場震盪。去年的“網紅基金”基本上都是依託於長期業績優異的基金經理,這些基金經理投資風格多數偏價值,與當時的藍籌行情契合,而今年以來藍籌股表現波動加大,也出現分化,導致這些爆款產品業績不達預期。

另一方面,由於爆款產品極其依賴明星基金經理,基金經理的頻繁變動也會影響產品淨值。

以曾經風光一時的某“網紅基金”為例,該基金在發行當日吸引了近600億資金追捧,但因按照招募說明書的約定,其募集資金超過了150億上限,因此最後按照比例配售募集了149.57億。該基金是一隻混合型基金,從2007年8月17日成立至今,其收益率仍為負數,鉅虧49%。其中,今年以來,該基金收益率虧損23.5%。

平均虧13%!74只網紅基金虧得不比小散少,個別虧逾兩成

該基金之所以業績不佳,除了在2007年市場高位建倉的緣故以外,與基金經理及基金投資風格的頻繁變換也息息相關。據資料顯示,在該基金運作的11.2年時間內,先後更換了8位基金經理,幾乎每年都會換基金經理。

平均虧13%!74只網紅基金虧得不比小散少,個別虧逾兩成

理性看待“網紅基金”

多位業內人士認為,應該理性看待爆款產品,明星基金經理不代表在任何市場風格中都能獲勝。在市場環境欠佳時,多頭策略很難做到獨善其身。

華南某公募基金經理透露,今年年初,某“網紅基金”發行時市場大熱,甚至一天內募集了幾百億資金。但由於該基金成立時機不成熟且急於建倉,當市場風格轉換時反應不過來,導致其今年以來淨值回撤較大。這種情況下,投資者更需要冷靜與理智地分析當下市場時機是否合適購買該產品。

該如何對待已持有的“網紅基金”?業內人士表示對不同類型的產品應區分看待。

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如果“網紅基金”本身是一隻分散化投資的產品,且基金經理較為穩定,產品規模適中,投資者應繼續給予基金經理真正的信任,通過長期投資平滑短期市場波動風險。如果產品是行業主題型基金,投資者應進行一定分散化配置,不宜過於重倉參與。

某基金研究中心研究員認為,是否需要贖回爆款產品,要看基金經理是否堅持其投資風格、產品業績是否具備持續性、波動性較同類基金是否大幅上升。如果某“網紅基金”較之前業績大幅下滑,風險波動相比基準較大,這時就需要警惕。

而對於一些行業類基金,就需要分析目前行業的表現情況,而不能完全歸因到基金經理。只要該產品跑贏對應的行業指數,就說明基金經理有選股的超額收益。

整體而言,眾多業內人士建議投資者對“網紅基金”不能抱有過高期待。

天相投資投研總監賈志表示,“網紅基金”通常代表過去業績較好而受歡迎,但投資者不能對其有太高期望。該類基金本質上是做相對收益,對一般投資者而言,公募基金更多的應作為配置工具。

“因為在過去尤其是較長時間的過去,爆款產品的表現是優秀的,如果該類產品的基金經理和團隊能保持穩定,那該類產品未來業績大概率也不會差。因此,目前這個位置不建議贖回‘網紅基金’,可考慮以定投的方式加倉。”賈志進一步解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