憑「心」論「理」

憑“心”論“理”

憑“心”論“理”

(小相聲) 曹廣然

:喂,小明,看你急匆匆的,你到哪兒去了?

:喲!原來是我班的“語言大師”。我到醫院檢查去了。昨天班主任說我心裡有毛病,今天到醫院一檢查,結果一切都正常。這老師也太捉弄人了,我得去找他說說理。

:慢著,你且說說昨天老師到底是怎麼說你的?

:是這麼點事兒,昨天我向班主任說,我最近老懷疑有幾個壞小子跟我過不去,請您狠狠整整他們。老師想了想說,不可能吧,這是你心理有毛病造成的。

:哈哈哈……(前仰後合地)原來是這麼回事兒。虧你今天遇上了我,要不,你找老師說理,又準挨批!

:(疑惑地)為什麼?

憑“心”論“理”

乙:(得意地)想知道,把耳朵湊過來!(故作神秘地)是這麼、這麼……回事……

:(焦急地)你就別賣關子啦.你怕是“青蛙掉到井裡———不懂(撲通)吧”?

:(爭辯,高聲地)不懂?不懂,我敢稱“語言大師”?嘿嘿,嘿嘿,嘿,聽山人我慢慢向你道來(故作姿態,做捋鬍鬚樣)。

:“諸葛亮”出場了。別神氣了你!

乙:(京劇叫板樣,擺手扭身)趙小明!(唱)趙小明你一旁站,細聽山人說端詳啊……

:你就別囉嗦了!

:老師說的“心理”和你理解的“心裡”是不一樣的。

:(不解地)這能有什麼不同?

:(搖頭晃腦地)儘管它們都讀(li),詞性也相同,但意義和用法是不同的。如果把“裡”和“理”混為一談,實在是沒道理也。

:這位醋味又來了!

憑“心”論“理”

:別打岔,你且洗耳恭聽!我們要正確區分二者的區別,還須憑“心”論“li”。“心”字的義項中有一個義項是指人的生理器官———心臟,另一個義項是:習慣上把思想的器官和思想感情、情況等都說作心,例如,“開心”,“歡心”等。

甲:(明白地點點頭)噢!

:獨體字“裡”的義項中有一個義項為“裡面”、“內部”。據此,“心裡”這個詞應理解為“思想的內部”,還可以指人的心臟內部。而另一個“心理”的義項也有兩個,其一指思想、感情、感覺等活動過程的總稱;其二指想法、思想情況。由此可以看出:老師說你“心理”有毛病,是說你的想法、思想情況有錯誤,而你卻理解成了自己心臟裡有毛病,能不錯嗎?

:(撓頭,不好意思地)原來是這樣。那應該怎麼區分它們呢?

:我們可以這樣做。因為“心裡”側重於“內裡”、“內部”,在句子中一般可以用同義詞“心中”替代;而“心理”側重於指人的思想狀況,在句子中一般可以用同義詞“思想”代替。你不妨試試看喲!

:(高興地)呵呵呵!真是“聽大師一席話,勝小弟讀十年書”啊!難怪上次我的作文上,一個簡單的句子卻出現了兩個錯別字,老師給標出來啦,我卻不知道為什麼錯了。

:你是怎樣寫的?

憑“心”論“理”

:是這樣寫的,“我心理想:家長心裡就是和我們不一樣,我們想玩兒,他們偏嚷著叫看書。”

:現在明白了嗎?

:(得意地)通過你這次憑“心”論“li”,我也可以當回“語言大師,”啦,哈哈哈……

憑“心”論“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