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汰賽打響,中小房企面臨資金窘境,未來地產界誰有錢誰任性

隨著房地產企業半年度業績紛紛亮相,行業弱肉強食已經十分明顯。地產界財力雄厚的企業流量金額大都在50%以上,而眾安房產、恆盛地產、建業地產這些實力相對較弱的中小企業,因為得不到金融行業的資金支持,已逐漸開始呈現發展劣勢。如何平衡市場擴張和融資難的問題,已經到了不得不解決的時刻。

淘汰賽打響,中小房企面臨資金窘境,未來地產界誰有錢誰任性

眾安房產發佈的2018年中期業績公告顯示,公司未經審核的綜合收入約16億,較2017年同期下降49%;毛利約為5.54億,同比下降14.9%;利潤則只剩0.96億,同比減少了82.7%。融資渠道減少,流動負債增加。中小房企已經舉步維艱。相比較實力雄厚的地產商,中小房企更迫切的需要把房產變現。但地產建設需要漫長的投入期,當投入遠遠高於變現力度時,中小地產商的前路又在何方呢?

淘汰賽打響,中小房企面臨資金窘境,未來地產界誰有錢誰任性

融資渠道其實沒有完全對房地產全部說No,為了資金安全,他們更願意選擇實力雄厚的地產商。資金鍊嚴重偏向一方,可謂是雪上加霜。本身已經如此艱難的情況下,還得面對雄厚實力的地產商步步緊逼搶佔市場,肯定是弱上加弱的。人家有錢任性,你只能眼巴巴看著。至於因此會不會通過降低購房金額來加快資金回籠,目前還未可知。不過有淘汰就有競爭,既然是競爭,肯定是越向著消費者越吃香了。你就等著瞧吧,在國家監管力度不變的情況下,良性競爭越是激烈,消費者就越受益,有你得了好處偷著樂的時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