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貝兒》電影票房大跌眼鏡,中國電影行業進入「寒冬」

在火熱的國慶檔後,中國電影票房進入一段電影荒時期,楊冪主演的《寶貝兒》電影本想在這段“對手”較少的時期“脫穎而出”,沒想到遭遇票房滑鐵盧,電影上映3天,累計票房“突破”2000萬元,同時口碑也不高,豆瓣評分5.7。

參考中國報告網發佈《2018年中國電影行業分析報告-市場深度分析與投資前景研究》

《寶貝兒》的折戟,一部分原因在於電影上映時間為淡季,另一部分原因在於居民消費更加理性,對於口碑不好的電影,消費者不會再像幾年前那樣買單,不好看就不看,越來越成為當前我國電影觀眾的觀點。

其實,從2017年下半年開始(以戰狼2破紀錄票房為轉折點),我國電影產業就開始走向穩定期,電影已經實現產業化,同時資本對於電影票房的重視也開始理性。

2017年,我國電影票房總收入達到559.11億元,同比增長13.45%;其中國產電影票房301.04億元,佔票房總額的53.84%。近年來我國電影票房收入一直保持增長態勢,2018年我國票房有望突破600億元。

為了保護我國國產電影行業穩健發展,我國實施電影保護政策,因此國產電影票房收入佔總票房收入比例高於50%,在2015年達到最高,首次超過60%,達到61.58%,之後又回落至2017年的53.84%。

總體來看,我國電影總票房收入和國產票房收入都呈現上升的良好態勢,但是其真實表現卻可能大相徑庭,2017年較2016年國產電影票房收入增加34.4億元,但這主要歸功於《戰狼2》的票房記錄。《戰狼2》票房56億元,2016年國產票房冠軍《美人魚》34億元,兩者票房只差就已經達到22億元。

從電影故事片發佈數量也可以看出這種趨勢,雖然近3年我國電影故事片發佈數量不斷上升,但是票房總量卻沒有對應漲幅,即平均電影票房在下降。

2018年,隨著“陰陽合同”、“天價片酬”、“范冰冰逃稅”等事件的集體爆發,我國影視傳媒行業尤其是電影行業已經加速進入“寒冬”,這可以從傳媒上市公司的市值反映出來,華誼兄弟下跌60%,唐德影視下跌70%,橫店影視下跌50%。

從深層次分析,我國電影行業進入穩定(調整)期的原因在於,觀眾對於電影的需求逐漸降低,隨著家庭影院,大劇院,互聯網電影的興起,觀眾對於去電影院觀看電影的熱潮已經過去,爆款電影的出現數量越來越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