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2岁老人带领村民凿崖引水 带村民致富 这才是好干部 你咋看


对于“红旗渠”一提起来大家或许并不陌生,它是60年代老一辈人修筑的“人工天河”,它不仅是一条河,而且代表了一个时代精神。本图集讲述的是贵州遵义,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82岁高龄的黄大发老伯带领领村民悬崖引水,埋头36年绝壁开凿"生命渠"带领村民勤劳致富的感人故事。图1黄大发老人正带领村民修建水渠。

据介绍,在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草王坝村,为了解决饮水难的问题,让村民们吃上米饭,黄大发老人带领着全村男女老小,跟大山“逗留”了半个世纪,最终在黔北的深山绝壁上凿出了一条7200米长的水渠,很好地解决人畜饮水的同时,也解决了农田灌溉。图2黄大发老人带领群众去往修水渠的路上。

引一渠水,造福一方民。黄大发“当代愚公”的精神得到了生辉的认可和尊重,2017年4月25日消息,中央宣传部向全社会公开发布授予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原支书黄大发同志“时代楷模”荣誉称号。图3黄大发在巡查水渠。由于年纪逐年增大,黄大发行动起来有些吃力,个别危险路段得手脚并用方能通过。


据介绍,黄大发共有5个子女,全部成家立业,黄大发与妻子相依为命,以农为生,每年有近2000元的退休补贴,过着平静而幸福的生活。图4黄大发和妻子正在家中做饭。

在陡峭蜿蜒的山脉之间,一条7200米长的水渠盘旋而过,绕三重大山,过三座绝壁,穿三道悬崖,所到之处常人难以立足,一边是陡峭崖壁,一边是万丈深渊。为了修建这条“生命之渠”,黄大发老人30多年的时间里硬是带领村民把距离草王坝7公里外马家河沟的水引过来。

然而,在当时没有机械,为了修渠黄大发老人靠的是双手,凭的是骨子里那种为民造福的不服输精神。图6黄大发老人正在讲述在第一次修渠过程中,他被石头砸断的右手中指。

图7吃过饭后黄大发换好衣服准备出门去山上。

如今,黄大发老人退休后,除了干农活之外,巡渠成了他必做的功课,只要十天半月不去水渠看看,他就浑身不舒服。毕竟,这条开凿于悬崖峭壁上的“天渠”得清水中,流着老人一身的心血,你觉得呢?图8黄大发老人正在巡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