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影视圈“阴阳合同”的相关法律问题解读

一、背景介绍

2018年5月29日,崔永元在个人微博上曝光了影视圈内存在的"阴阳合同"现象,当天曝光的某合同涉及金额6000万元。其中,阳合同标的额1000万,另外5000万元是通过阴合同的方式逃避缴纳税款。如果情况属实,仅该份"阴合同"涉及的逃税金额就高达1599.3万元。

2018年06月03日,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回应称,"针对近日网上反映有关影视从业人员签订"阴阳合同"中的涉税问题,国家税务总局高度重视,已责成江苏等地税务机关依法开展调查核实。如发现违反税收法律法规的行为,将严格依法处理。国家税务总局将在已经部署开展对部分高收入、高风险影视从业人员依法纳税情况进行评估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风险防控分析,加大征管力度,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行为。"

2018年7月26日晚,罗昌平发表微博称,"范冰冰阴阳合同案出现新进展,自崔永元举报后,六月初,某上市公司财务人员参与到范冰冰系列公司应急处理,并代表后者分别接受了京苏新和总局的税务调查。七月初,因涉嫌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罪,此上市公司财务人员及范冰冰公司一法人代表、一财务主管、一行政助理已被警方采取司法强制措施。近日案情再次突破,范的一名经纪人泥足其中。目前,范冰冰本人在北京家里。"该条微博现已被删除。

近日,关于范冰冰和其弟弟范丞丞被采取边控措施的消息在各大媒体被传开,整个事件的走向需待公安最终调查结果公布。

然而,此次轰动娱乐圈的"阴阳合同"事件,很多人不禁会发问,如果"大小合同"被最终认定属实,仅该份合同中偷逃税款金额,相关涉事人员将会面临怎样的刑事处罚?

关于影视圈“阴阳合同”的相关法律问题解读

阴阳合同

二、法律法规

《刑法》第二百零一条【逃税罪】 纳税人采取欺骗、隐瞒手段进行虚假纳税申报或者不申报,逃避缴纳税款数额较大并且占应纳税额百分之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数额巨大并且应占纳税额百分之三十以上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扣缴义务人采取前款所列手段,不缴或者少缴已扣、已收税款,数额较大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对多次实施前两款行为,未经处理的,按照累计数额计算

有第一款行为,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已受行政处罚的,不予追究刑事责任;但是,五年内因逃避缴纳税款受过刑事处罚或者被税务机关给予二次以上行政处罚的除外。

第二百一十一条【单位犯危害税收征管罪的处罚规定】单位犯本节第二百零一条、第二百零三条、第二百零四条、第二百零七条、第二百零八条、第二百零九条规定之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条的规定处罚。

第一百六十二条之一【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罪】隐匿或者故意销毁依法应当保存的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会计报告,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关于影视圈“阴阳合同”的相关法律问题解读

涉税稽查

三、律师解读

如果本案中某上市公司财务人员及范冰冰公司一法人代表、一财务主管、一行政助理在公安立案侦查之前,并不存在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等行为,税务机关在依法开展调查核实阶段发现相关人员及范冰冰系列公司存在逃避缴纳税款的情形时,依据《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第四款、第二百一十一条,经税务机关依法下达追缴通知后,涉嫌逃税人员或单位补缴应纳税款,缴纳滞纳金后,一般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然而,本案性质已经发生变化,鉴于某上市公司财务人员参与到范冰冰系列公司应急处理的过程中,涉嫌隐匿故意销毁会计凭证罪,公安机关已经介入,该情况一旦被调查核实,将面临:

1、涉事人员包括某上市公司财务人员、范冰冰系列公司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可能将面临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的刑事处罚。

2、依据《刑法》第二百零一条第一款规定,结合逃避缴纳税款数额占应纳税额的比例,涉嫌逃税人员将可能面临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关于影视圈“阴阳合同”的相关法律问题解读

法治中国

另外,如果相关涉案人员真的被判处上述刑事处罚,是否一定会面临入狱服刑?

答案是否定的,如果能被判处缓刑,且缓刑期间没有进行违法犯罪活动,没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国务院有关部门关于缓刑的监督管理规定,或者人民法院判决中的禁止令情形的,缓刑考验期满后,原判的刑罚就不再执行。

依据《刑法》第七十二条【适用条件】 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四)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

宣告缓刑,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同时禁止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第七十三条【考验期限】拘役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一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二个月。有期徒刑的缓刑考验期限为原判刑期以上五年以下,但是不能少于一年。缓刑考验期限,从判决确定之日起计算。

显然,宣告缓刑是有条件的,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且符合《刑法》第七十二条的四类条件,法院认为不关押不致于危害社会,可以宣告缓刑。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法院应当宣告缓刑。如果被判处的是三年以上有期徒刑,那么将无法适用缓刑。

注:因为本案涉案金额巨大,案情复杂,涉及群体特殊,关于后续进展待公安公布调查结果后,我们再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