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傳》阿箬《延禧攻略》爾晴,背主棄義後都是什麼下場?

最近《如懿傳》正在熱播,有人說劇中如懿的陪嫁丫鬟阿箬可以和《延禧攻略》中的爾晴相提並論,一下子成為了這個夏天全民最討厭的女人。

爾晴心思重心機深,阿箬輕狂跋扈不饒人,都是惹人討厭的反派角色,都為主角挖坑陷害。如果說爾晴是暗箭,阿箬就是明晃晃在人恩眼前晃著的明槍了。


01。

收看《如懿傳》的朋友一定知道阿箬的嘴巴到底有多壞。

宮中內務府拜高踩低是常事,誰得寵就多送點東西,誰家受了冷落便缺東少西。六宮中誰不知道這樣的慣例,雖然大傢伙都有不滿,可作為掌管宮中大小事務的內務府,畢竟不是能夠輕易吃罪得起的,內務府總管都是由資歷深厚的大太監掌管。

如懿之前因為太后的一句話而受到了冷落,內務府的勢利眼們一下子就開始怠慢了起來。後來如懿復寵,阿箬和惢心去內務府領東西,內務府們總領太監為首的一幫人全部對其恭恭敬敬百般討好。跟著宮中的風向走是深宮眾人處事的生存之道,雖說這是不正之風,可區區前來領東西的宮女,又能夠如何呢?

宮女惢心站在一旁不說話,阿箬卻是又一次忍不住,對著內務府總管公公一頓教訓。

《如懿傳》阿箬《延禧攻略》爾晴,背主棄義後都是什麼下場?

《如懿傳》阿箬《延禧攻略》爾晴,背主棄義後都是什麼下場?

嘴上是舒服了,可是這樑子也就這樣結下來了。沒有人會喜歡這樣劈頭蓋臉的一頓教訓,在宮中這樣的環境,沒有誰會喜歡打破這約定俗成的規矩。何況是被阿箬這樣一個小小的宮女。

一下子不僅僅得罪了內務府,阿箬的這一番狂言還被皇后身旁的素練聽了去,傳到皇后的耳朵裡,又惹出了一番是非。

阿箬是逞一時口舌之快了,但是卻在無形中為她背後的主子嫻妃如懿樹敵無數。

阿箬是自私的。從這裡可以看出,她在做事的時候全憑自己的喜惡,根本不考慮會給如懿帶來什麼樣負面的影響,阿箬只想享受嫻妃給她帶來的地位和尊敬,而非全心全意效忠嫻妃如懿。

只能共富貴,不能同悲苦。阿箬的自私為她在後續劇情中背叛如懿埋下了伏筆。


02。

如懿身旁還有一名叫做惢心的宮女,和阿箬一樣,日常負責著伺候如懿。

阿箬對於惢心,也是百般折辱欺負。阿箬仗著是如懿的陪嫁丫鬟,處處給惢心臉色瞧,幹起活來處處怠慢,在主子面前得臉的活計阿箬通通搶了去,惢心也沒有什麼怨言,甚至沒有在如懿面前抱怨過一句。內務府送給阿箬和惢心四件冬日的新衣,如懿說好了給他們兩人每人兩件。可阿箬卻完全沒有問過惢心的意思,自說自話把四件新衣服私吞了。

要不是如懿發現,惢心又要自己吃下這個暗虧。

《如懿傳》阿箬《延禧攻略》爾晴,背主棄義後都是什麼下場?

《如懿傳》阿箬《延禧攻略》爾晴,背主棄義後都是什麼下場?

《如懿傳》阿箬《延禧攻略》爾晴,背主棄義後都是什麼下場?

被如懿教訓後,阿箬不情不願地還了兩件衣服給惢心,轉頭又在院子裡教訓起其他的宮女出氣。從來都看不清自己身份處境,過於高看自己的人往往就是這樣的目中無人的。

在皇上誇獎自己的阿瑪善於治水後,阿箬又不甘於自己是宮女的身份,穿起了逾越身份的滿繡服裝,當真以為自己高人一等,甚至要惢心來伺候自己。阿箬的野心一直在心裡滋長著,於她來說進宮給她帶來的並不是維護主子的目的,而是隨時隨地找到炫耀自己的機會,甚至可以踩著別人的屍體走過去。

貪婪虛榮的性格讓阿箬註定不甘心過上安靜平和的日子,她喜歡炫耀,喜歡被人捧在手心,喜歡其他人看著她的時候那豔羨的目光。貪婪讓她的慾念越來越深,直至吞噬掉她的良善。


03。

皇后身邊的大宮女不願意嫁給太監王欽,但是皇后為了籠絡王欽,打探皇上的消息,還是把蓮心嫁給了他。從此蓮心每天過著非人的生活,幾乎每晚都要被王欽虐待。宮中上下眾人都很可憐她,沒有人敢在蓮心面前多說什麼。

可阿箬卻直接在眾目睽睽之下戳蓮心的痛處,用惡毒的話語譏諷她。

《如懿傳》阿箬《延禧攻略》爾晴,背主棄義後都是什麼下場?

《如懿傳》阿箬《延禧攻略》爾晴,背主棄義後都是什麼下場?

《如懿傳》阿箬《延禧攻略》爾晴,背主棄義後都是什麼下場?

看著蓮心痛苦的樣子,阿箬還能夠幸災樂禍的笑出來。隨後阿箬的這番話被貴妃聽見了,不說貴妃的立場如何,這一番教訓卻著實讓人看得痛快。

“嘴生得像刀子似的。”貴妃的這句話一下子說到了重點。

阿箬因此被掌嘴,被罰跪,但阿箬並沒有意識到是自己的過錯,反而認為嫻妃沒有為她求情而感覺到不平。

阿箬這樣自視甚高的人,是不會認為自己的所言所行不會有什麼的問題,反而因此開始記恨上了嫻妃,認為是嫻妃不幫自己開口求情。可阿箬平時是否把嫻妃當做自己人了呢?在外幫嫻妃惹的麻煩難道還不夠多?

用他人為自己的野心做掩飾,實在是太過虛偽。自視甚高的人,最終也難逃登高跌重的下場。


04。

在之後的劇情裡,阿箬成為了如懿被打入的冷宮的罪魁禍首之一,阿箬出賣如懿,出面誣陷如懿以水銀害玫貴人和怡貴人,以至二人失子。

《如懿傳》阿箬《延禧攻略》爾晴,背主棄義後都是什麼下場?

突如其來的髒水令如懿措手不及,也對阿箬面具下的真面目感到震驚,紅口白牙的誣陷讓如懿開啟了不幸生活的開端。

阿箬為了自己可以成為皇上的嬪妃,忘記了從前如懿對她的多般好處,毫不猶豫地選擇了背叛。

背叛這件事不論在什麼情況下都難以被人理解和原諒,何況還是一直以來被如懿格外親厚對待的阿箬,一片真心反被狠咬一口。

阿箬的世界裡,只有物質慾望和對於權勢的貪慕,她不懂得是非,只想要好看的衣服和華貴的首飾,還有那至高無上的權力。阿箬從來都看不清自己,本質上她認為自己與那些妃嬪格格並沒有什麼本質的不同。

而背叛無疑是讓她獲得這些身外華物的最快捷徑,但阿箬在那一刻,她失掉了良心和信義,已不配為人。


尾聲。

如懿和阿箬,是完全相反的兩個人人物。

如懿在意的是真心,在這個複雜的紫禁城裡,如懿想要的是以真心待人;但阿箬,看到的只是這金碧輝煌的宮殿,和這座宮殿裡貴人們的風光。

每一個人都有私心,但不論是什麼緣由,都不是作惡的理由。

站在無人之巔,你得心存良善。腳踩一方土地,依舊得這麼做。

所以阿箬的最終結局,不過死有餘辜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