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得榮譽稱號的典型轉業都安置不妥,普通軍官能安心服役嗎?


若得榮譽稱號的典型轉業都安置不妥,普通軍官能安心服役嗎?


最近,曾經的某典型也在一些公眾號上紛紛上了頭條。曾經的標兵、功臣、榮譽稱號獲得者,所獲獎勵可以說已經是軍旅生涯的極致了,卻因為轉業選崗問題不得已退回部隊,次年選擇自主擇業的方式黯然離開。

這條消息瞬間引起了高度關注,幾乎爆棚。我想這裡面有一部分讀者主要是擔憂:一個在部隊獲得過無數加最高榮譽的人轉業竟然沒有協調好安置問題,那大多數轉業安置的普通人將面對什麼樣的新困難呢?

若得榮譽稱號的典型轉業都安置不妥,普通軍官能安心服役嗎?


還有人會說都轉業了,到新單位、新崗位,那就保持歸零心態,一切從頭開始。這話雖然是這麼個理,無論是誰,到哪個崗位都是從頭開始,連長提升到股長崗位上也是新崗位,從頭開始,那到底提拔哪一個連長,總得有個優秀的先提升這麼個原則吧。那如果幹好乾壞都一個樣,選崗都一樣遭遇各種困難,這樣誰還在努力敬業幹工作呢。


若得榮譽稱號的典型轉業都安置不妥,普通軍官能安心服役嗎?


上面的擔憂和關心主要是集中在轉業安置面臨的困難上,這都是正常的,但是還有一些論調就明顯跑偏了,開始深扒典型,解讀各種榮譽和功績與事實差距有多大了,開始質疑安排典型轉業是否正確了,等等這些跑偏的論調要麼是嘲弄,要麼是譏諷,這些其實都是要不得的。

回顧典型,更應該看到典型身上的長處,見賢思齊,用先進人物的經歷,和自己做一下對照,起碼要看到別人在理論學習,在訓練備戰上是有過人之處的,不似我們大多數人刷著朋友圈,激戰著王者榮耀、盼著年休假,過了一年又一年,除了年齡增長,其他什麼都沒有長進的頹廢樣子。


若得榮譽稱號的典型轉業都安置不妥,普通軍官能安心服役嗎?


面對典型走向社會遇到的困難,我們也要好好反思,我們是不是像一隻在溫暖的池子裡沉睡的青蛙,我們是不是一個排斥新事物,裝樣子學習的人,我們是不是假借瑣事纏身,半年都看不完一本書的人。如果是那樣,我們一樣會被歷史的車輪碾壓,被時代拋棄。無論在哪裡我們遭遇的困境一定比典型多的多。

其實我們都是普通人,不是生來就腳踏祥雲、頭戴桂冠。不是天賦異稟,鶴立雞群的超人,唯有藉助自己的努力,戰勝前進道路上一切艱難險阻,才能走好自己的路,成為自己的英雄。

若得榮譽稱號的典型轉業都安置不妥,普通軍官能安心服役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