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陽節追思聖賢「莊子」:將孝親與天下併合思考,偉哉!

1、李白詩云,昨日登高罷,今朝更舉觴。菊花何太苦,遭此兩重陽?重陽節,源自《易經》。《易經》曰,六為陰,九為陽。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曰重陽。按古制,與三月三的“踏春”皆是親人歡聚,踏秋,登高避災。故王維有詩: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2、歲歲重陽,今又重陽。不知不覺邁入老人行列,面對這個出遊賞景、登高遠眺、觀賞菊花、遍插茱萸、吃重陽糕、飲菊花酒的節日,除了深切感受到上有耄耋父母下有未婚兒女的責任,沒有太多思想與人分享——初老未老的人生,最需要埋頭拉車,毋須看路。畢竟,登高遠眺最美的位置在群山之巔,而堅持才有勝利!

3、重陽說老,不合時宜;但惟有認老,才會珍惜珍重!年已半百的朋友說,咱還未老,責任重大。朋友所說的責任並非為生計打拼,讓歲月無憂。倘若年邁的父母無恙,成長的孩子爭氣,承認老了,何嘗不是一種驕傲與自豪?老去,把舞臺留給後來者,讓年輕人施展拳腳。不拖後腿,健康快樂,該是老去者重大的責任!

4、孝老還是愛小?本來不是矛盾的矛盾,在三代同堂的大家庭裡頻頻出現,原因很簡單:中年人的時間和精力極其有限,多數時候難免照顧了老,委屈了小,尤其是婆媳關係不好的家庭,可謂摁下葫蘆浮起瓢,麻煩糾紛常如狼煙四起。清官難斷家務事,人生自古難兩全。退無可退之際,唯有以孝立身,讓人自省自悟嘍。

5、老話說,“七不出、八不歸”。今人常理解為,初七不出門,初八不回家。而在古人看來,出門的往往是當家者,須對家庭負責,柴、米、油、鹽、醬、醋、茶等七事安排好才能離家。“八不歸”則指,孝、悌、忠、信、禮、義、廉、恥等八項做人準則,違犯一條就愧對祖宗,無臉回家!今人與古人,境界高下立判。

6、人間的事,一旦涉及親情,就很難說對錯,真要一一分清,親情恐怕也蕩然無存了。古人說,清官難斷家務事。大約是說,一家人最好糊里糊塗向前過,莫計較。朋友同胞仨,老人病了,他跑前跑後,無微不至,姊弟卻沒事人一般。由親情引發的委屈,只能忍——朋友的話讓“孝”字多了一層堅韌的意蘊,可敬可佩。

7、母親節,也是舶來的節,只是比其它洋節更具中國風,更能為國人的共鳴添點復古的味道。在百善孝為先的中國,儒釋道先哲皆對孝親推崇有加。莊子曰:“以敬孝易,以愛孝難;以愛孝易,以忘親難;忘親易,使親忘我難;使親忘我易,兼忘天下難;兼忘天下易,使天下兼忘我難。”將孝親與天下併合思考,偉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