劇評:趙雅芝和鄭少秋的官配巔峯,《戲說乾隆》里的相愛相殺

他說,“如果我真的是馬販子,那該多好。”

她說,“天涯海角我會記得你的,我知道我不會再見到你。”

細川水邊,蒙古包外,他是乾隆,風流倜儻,微服下承德,一身的絕世武功,滿嘴的漂亮情話,胡言亂語中方窺剎那的意亂情迷;她是沈芳,紅顏多舛,報仇尋天子,愈烈的心中怒火,累年的形單影隻,浪跡天涯裡邂逅熾熱的怦然心動。

劇評:趙雅芝和鄭少秋的官配巔峰,《戲說乾隆》裡的相愛相殺

林中練武間,她遇見年輕男女卿卿我我,再看自己的手中,沒有情郎溫暖雙手的呵護,只有兩把冰冷的大刀。她也是一個女子,她也渴望得到另一個人的體貼關懷。所以面對數次的偶遇,面對四爺的“死纏爛打”,她沒有刻意拒絕,只是順其自然,若即若離中情愫暗生。

此時的四爺,充其量是一個被美色迷昏了頭腦的痴漢,什麼花前月下,什麼風花雪月,只當做是一場美妙的豔遇罷了,反正也早已習慣了處處風流,處處情債。

劇評:趙雅芝和鄭少秋的官配巔峰,《戲說乾隆》裡的相愛相殺

她本是大家閨秀,過著衣食無憂的生活,可在朝為官的父親因受到牽連被乾隆賜死,母親三尺白綾隨夫而去,自己也被髮配邊疆為奴,命運從此改變。“冤枉,臣女就是不服,九死都不服!”面對聖旨,倔強剛烈的她還是不甘命運被他人擺佈,可發自內心深處的吶喊根本敵不過至高無上的皇權,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雙親在自己眼前離去。

她忍辱負重,受盡磨難,最終逃了出來,從此孤苦伶仃。復仇的烈焰早已燒乾了悲慟的淚水,在她看來,一切的罪魁禍首就是下了那道聖旨的人,於是“殺乾隆,討血債”便成了她人生的第一要義。

劇評:趙雅芝和鄭少秋的官配巔峰,《戲說乾隆》裡的相愛相殺

河邊長談,四爺還是一心要幫她“討債”,她問,“你知道我的債主是誰嗎?”他話音未落,她說,“他叫皇上,是乾隆!”

她如何想到,眼前的這個男人,正是自己苦苦尋找的“債主”。

此時的四爺,終於明白了一切,他震驚,他愧疚,他不安,對沈芳的愛,又多了一層未知。他即刻回京,下令徹查沈父一案,並夜探沈宅,只為能多瞭解她一點。再次相遇,兩人攜手奔跑在青山綠水間,紅塵作伴,何等開心快樂。談笑中,四爺道出了她小時候吃書的趣事,她一臉疑惑,為什麼你會知道這些?他說,“因為想你吧,想知道你的事情。”

是啊,喜歡一個人的時候,總是想盡辦法去了解關於她的一切,每次知道多一點,心中就會多滿足一些。秋官之後,真是被各種“四爺”霸屏,可唯獨這一版,最讓人喜歡。

劇評:趙雅芝和鄭少秋的官配巔峰,《戲說乾隆》裡的相愛相殺

可是,這樣的隱瞞,又能維持多久呢?四爺自己也在猶豫,客棧裡,他只能開玩笑似地對沈芳說,“說你不殺我。”她面若桃花,嫣然一笑,“我不殺你。”雖然滿腔仇恨,性格執拗,卻也知書達理,嬌俏可愛,甚至可以向四爺娓娓道來什麼是“改土歸流”,向春喜慢慢介紹宮中婢女規矩。到目前為止,雖有家仇未報,雖對四爺“馬販子”身份疑慮漸生,但她還是喜歡他的。

四爺去拜會老刺蝟一夜未歸,第二天和沈芳見了面,她一頓嗔怪,盡顯傲嬌氣質。這裡有一段特別有愛的對話,讓人忍俊不禁,他說,“想想在蒙古包那天晚上。”她說,“倒黴。”“想想在草地上打滾。”“後悔。”“明天我們去郊外騎馬。”“我倆沒有明天。”“有人說我像乾隆耶。”“我看你是烏龍哦。”這兩隻,真的可以去說相聲了。有愛歸有愛,仔細想想,這些話也不無道理。

劇評:趙雅芝和鄭少秋的官配巔峰,《戲說乾隆》裡的相愛相殺

故事總會迎來結局,從一開始就註定的。

沈芳還是知道了一切,第一反應就是,“我要去殺他!我要去殺他!”完全失控,怨念如此之深的美麗女子。

四爺和隨曇一直到打到後山,這裡已被隨曇佈滿了炸藥,沈芳也被綁在那裡,真相大白後倆人第一次遇見。他說,“沈芳,我來救你。”她說,“乾隆,我要殺了你!”他一臉驚愕,但還是拼死讓隨曇被自己佈下的炸藥炸成碎片,隨即救下了沈芳。她一把奪過他的劍,迎面便刺,任憑他如何解釋安慰都是徒勞。

劇評:趙雅芝和鄭少秋的官配巔峰,《戲說乾隆》裡的相愛相殺

這一劍,刺的是執念,也是支撐她活著的最大理由,不然或許她早就成為了流放途中的一個孤魂野鬼,這一刻,她等了太久受了太多委屈所以必須要刺。四爺雙手夾住這一劍,鮮血流下,痛徹心扉,他是一國之君,萬人之上,卻說出,“你要怎麼做就怎麼做,我絕不還手。”也應了他那句“自天子至庶民,其中朝朝暮暮情,應該都是一樣的。”

她奮力拔出這一劍,看著上面沾滿他的血,又何嘗忍心。

他問,“你不後悔?”她說,“我要報仇!”

再次舉劍,縱然沒有老馬苦命相勸,這一劍也是刺不下去的吧。

她終於丟下劍,哭著走到他面前,握住他的手,問,“痛不痛?”整個故事裡最讓人動容的一句話。

他說,“不痛,只要你在我身邊。”

劇評:趙雅芝和鄭少秋的官配巔峰,《戲說乾隆》裡的相愛相殺

可他是愛新覺羅弘曆,跟他回了宮也只不過從此讓深宮高牆裡又多了一個怨女而已,從容大度的程淮秀尚不能做到,更何況有著“血海深仇”的沈芳呢,她本就是一隻獨行的鳥兒,早已習慣了四海為家,更沒有辦法再繼續愛著他,呆在他身邊。

或許這只是四爺在絕境中最後的掙扎和自嘲,他知道,和沈芳,已不再可能,他認命了。

劇評:趙雅芝和鄭少秋的官配巔峰,《戲說乾隆》裡的相愛相殺

最後的兩兩相望,她騎在馬上,堅定而決絕,不再有一句話,她說過,“兩情相悅,可以生死相許高高提起,也可以淡然一笑輕輕放下。”現在,真的要放下了。而他,更多的是不捨和遺憾,唯一能做的就是看著她策馬絕塵,單薄的背影逐漸隱沒在蒼茫的天際,自己則在在眾人的簇擁下回宮,各自奔天涯。

愛到不能愛,聚到終須散。除了“血債”,從此又多了一份“情債”,再也不會還清,四爺虧欠沈芳太多太多。他和她的故事,就此結束,也是最好的結局。

劇評:趙雅芝和鄭少秋的官配巔峰,《戲說乾隆》裡的相愛相殺

縱觀整個故事,沈芳的愛總是小心翼翼。一來她親眼目睹了父母的生離死別,悲慘的身世讓她揹負太多的仇恨,放不下,丟不掉,沒有辦法無憂無慮地去愛著一個人,短暫的甜蜜蒙上了太多的灰色,這是她的執念。二來她生怕情字傷了兩個有緣人,她說過,“我是女人,我想過情,可是我怕。這世間,傷人最深最重的,是情緣。”所以寧願選擇一次次不告而別,這是她的無奈。

而弒親之痛,則是她和四爺之間的“先天不足”,這對沈芳來說,是致命的,即便再深愛著四爺,她也不會與他共度此生。如果說在看的過程中,四爺和程淮秀的結局還能讓人心存一絲遐想的話,那麼和沈芳,幾乎從一開始,就能讓人猜到這唏噓的結局。

劇評:趙雅芝和鄭少秋的官配巔峰,《戲說乾隆》裡的相愛相殺

你以為是命運般的相遇,不過是蒼天開了一個小小的玩笑。

好多年過去了,雖然這部劇的復播率遠不及《新白娘子傳奇》,但四爺空手接住沈芳刺劍的橋段一直記憶猶新,當然,還有那個再熟悉不過的、乾隆轉頭轉身的過渡畫面和配樂。現在來看,裡面的很多對白啊武打啊,依然誠意滿滿,十分精彩,演員們的演技也是各有千秋。這部劇值得探討的地方還有很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