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的五種能力

正所謂“相愛容易相處難”,愛上一個人不難,難的是如何跟相愛的人相處。愛是一門學問,並非天生就會,而是需要後天學習。

大多數人在原生家庭裡,並沒有學會如何去愛,父母用“自己的方式”愛孩子。孩子長大了用“自己的方式”愛他人。常常導致付出的人真的付出了愛,被愛的人卻感受不到,因為不會愛。

愛是一種能力,想好好地愛一個人需要具備愛的能力。但它不是一種單一的能力,而是多種能力的綜合。包括了五種具體的能力,有了這五種能力,無論跟誰生活,都會容易幸福。

愛的五種能力也是情商的具體體現,一個情商高的人,一定是這五種能力都高的人。或者說具備這五種能力的人,也一定是情商高的人。愛的能力,實際就是情商在婚姻和愛情裡的具體體現。

愛的能力之一 “情緒管理”:

每個人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才有能力去愛別人。不能管理好自己情緒的人,常常讓與自己相愛的人痛苦,容易錯失愛的機會,甚至會傷害人。

愛的能力之二 “述情”:

是指用不傷害關係的方式表達自己的需求、想法和感受。人們在表達和溝通上常犯的錯誤是要麼有了情緒或需求不說,悶在心裡,隱忍,等到忍不住了就爆發了,要麼常常用指責和抱怨的方式表達和溝通。隱忍傷自己,指責和抱怨傷害對方。而述情是情感關係裡最合適的,不傷害任何人的溝通方式。

愛的能力之三 “共情”:

理解並支持對方、善解人意。這幾乎是所有人都希望愛人能具備的能力,可惜很多人都沒有。大家基本都是習慣了講道理、教育對方、給建議,而不知道很多時候對方需要的其實是共情。

愛的能力之四 “允許”:

尊重差異、允許成長。愛人之間吵架,發生分歧,很多時候都是因為不允許所導致的,不允許對方跟自己不一樣,不允許對方有些特點,不接納真實的對方,想要控制對方或改變對方。這會讓雙方都痛苦,有了允許的能力,才能給對方做真實自己的機會和空間。

愛的能力之五“影響”:

每個人都會變,在愛情關係裡的人們更是會因為對方而變,可以說一個人找了不同的愛人就會變成不同的人。有可能越變越完整,也有可能越變問題越嚴重,那麼,自己怎麼做,對方就會變得越來越完整呢?對方就能成長得更好呢?這就是影響的能力,讓對方成長的能力。

愛的五種能力是一個完整的系統。每種能力都很重要,並且相互影響,一種能力不好,其他能力就可能會受到影響。

一個人做不好情緒管理,經常發脾氣,或壓抑情緒,就做不到述情、共情。

一個人不會述情,就不能把對方影響到越來越完整的狀態上去,因為影響有時是需要述情來達成的。

一個人如果不能夠允許,就做不到共情,因為共情的前提是接納真實的對方,允許對方以他本來的樣子存在。不允許的人常常會想改變對方,也就做不到積極地影響對方。

祝你們的生活越來越幸福。

允許”輕鬆解決婆媳關係問題

前面說的那位女學員,面對她老公和妹妹過於親密這個情況,如果能提升自己“允許”的能力,她馬上就可以輕輕鬆鬆地獲得幸福。

哥哥和妹妹,本來從小就是親密無比的一對兄妹,長大了要保持多少的親密和距離,是沒有一個標準的,只要沒有做出“過分”之事,在道德和法律上就都是允許的。

這對兄妹有這樣的親密,是他們從小發展過來的模式,是他們從小一起的經歷導致的,也是彼此內心的情感連接決定的。這也是他們特有的家庭模式,是由他們的原生家庭決定的,就像是有些兄妹較為疏遠一樣,都是一種獨特的關係。

如果這位學員能允許他們這樣保持親密,能夠有共情的能力去理解老公和妹妹的內心,哥哥和妹妹獨特的親密關係就不會成為她心裡的一個障礙。

很多時候,家庭裡的一些問題是難以避免的,就像人世間的生老病死一樣,是自然規律,如果內心不允許,人就開始痛苦。

比如:

自古以來,在中國的家庭裡,婆媳關係都是一個不好處理的問題,或者說簡直是個千古難題。關於婆媳大戰的故事也經常被搬上熒屏,有人說:“誰要能想出辦法解決了婆媳問題,應該頒給他諾貝爾和平獎。”

婆媳關係的問題有多麼難以解決可想而知。 婆媳關係為什麼就那麼難處理呢?

媳婦和婆婆兩人本來就沒有血緣關係,又沒有深厚的感情,有的只是因為婚姻關係和親子關係的對接而應該遵守的道德約束,還有因為爭奪來自同一個男人的愛而產生的矛盾,所以,婆婆和媳婦兩人關係不好也是正常的。

也就是說,婆媳關係不好這個問題並不是關鍵,關鍵是中間的那個男人:媳婦的老公、婆婆的兒子,他允許不允許這個問題的存在,問題本來很難解決,如果他又不允許這個問題的存在,那婆媳關係不好這個問題就真的成問題了。

如果一個男人不允許這種情況的存在,面對媳婦時,他就可能會責怪媳婦不夠尊重母親,也可能會要求她愛屋及烏,愛他就要愛他的家人,可她心裡明明就是不愛,非要要求她去好臉相待,這跟她心裡的真實感受是不同的,她當然會很委屈和痛苦。

面對母親時,有些男人還可能會責怪母親,認為她老人家那麼大年齡了應該讓著晚輩,現在的媳婦在當女孩兒時都是嬌生慣養長大的。這樣一來,母親可能會罵他娶了媳婦忘了娘。

看,一個男人夾在媳婦和母親之間,是不是很為難?向著媳婦或向著母親都不行,也沒有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案。

甚至,當婆婆和媳婦發生矛盾時,夾在中間的這個男人,他根本就看不出來媳婦和母親哪個更有理一些?哪個更對一些?所謂“清官難斷家務事”,家裡的事也真的很難分出對錯的。

婆媳關係是非常難相處的,如果夾在中間的男人能夠允許她們關係不好,只要她們都跟他關係好、都愛他就行了,她們相互不喜歡不影響各自獨立的生活,就是一個“允許”,使問題變得很不同了。雖然沒有解決這個問題,但會使這個家庭更和諧。

需要注意的是,這不是消極心理,也不是阿Q精神那麼簡單,這是接納,是“允許”,是心的境界,是智慧,是愛的能力。

實際上,之所以世界上很多國家和地區沒有“婆媳關係”問題,本身就是因為那裡的男人允許他們關係不好,內心根本就不期待婆媳關係好,也不會婚後讓她們住在一起,而並非是他們的婆媳關係處理得好。從這個角度看,婆媳關係本身就是由人們過於期待婆婆和兒媳這對天生的情敵關係好創造出來的。

就是這樣,世上沒有完美的事,世間事十有八九不如意,有些事情不如意時,如果我們能允許、能接納,也就不會影響我們了。

同樣的道理,這位嫂子會因為老公和妹妹的關係好而不幸福,也是自己不允許、不接納造成的。允許了、接納了,她自然就會感覺到幸福了。

愛的五種能力
愛的五種能力
愛的五種能力
愛的五種能力
愛的五種能力
愛的五種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