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網際網路時代,社交電商應該如何「破局」?

面對互聯網時代,社交電商應該如何“破局”?

拼多多在美國上市引起軒然大波,同時也爆出拼多多假貨橫流的現狀,更有網友評論道:拼多多把臉丟到國外去了。但除開拼多多的假貨不說,它這幾年的迅速成長,正是搭了社交電商這趟“火箭”。

在2017年,大部分的人都認為B2C電商,淘寶和京東是兩座跨不過去的大山。但其實互聯網是沒有邊界的,總會有機會。隨著互聯網用戶的使用習慣不斷變化,社交電商將成為消費升級的必然形態,未來幾年是社交電商高速發展的時期。拼多多等一些社交電商的崛起,充分說明,重視長尾互聯網用戶的裂變爆發才是電商的突圍之道。

2018社交電商百家爭鳴。社交電商可以看成是社交時代,傳統線下層級經銷模式的一種網絡延伸和演變,很多人聽到騰訊的”社交“產品,馬上能想到恐怖社交網絡的“裂變”效應。

在互聯網做生意,首先要解決流量問題。淘寶這種傳統電商,非但沒有解決商家的流量問題,反而使流量越來越貴。淘寶頁面排在前列的商家,都是財大氣粗的傳統品牌,這與我們平時逛的商業中心的商場裡商家的排列並無二致。

社交電商不是平臺直接發展流量,而是消費者的購買行為會通過社交吸引流量。社交傳播量是非常強大的,這就解決了商家獲取流量困難的問題,可以有效降低獲客成本。

拼多多就是典型的社交電商,它的核心就是拼團,驅動人與人之間的裂變。據美國SEC披露的招股書,拼多多2017年成交金額為1412億人民幣,且它的用戶已破3億,月活超過1億。當然,由於發展過快,拼多多的投訴率也居高不下,高達13%以上,即每年拼多多每年接到的投訴有幾百萬起。如此高的數值,是APP所無法比擬的。

分銷系統,是社交電商利用人們的驅利心理形成裂變。微分銷可以在沒有貨源的情況下,去分銷別人的商品獲取利潤,不進貨、不囤貨、甚至不用自己發貨。

社交電商的精髓是人與人的溝通,個人影響力有著很快的傳播速度和廣闊的傳播面。這種傳播不是自上而下的蔓延,同時也基於大數據技術完成用戶管理,大大節省了時間、人力與推廣方面的成本。

以小程序為載體的社交場景應用,不僅更容易將用戶引導到電商平臺進行消費與購物,大大節約獲客成本,還能夠顯著提升用戶的購物體驗,增加消費樂趣。

小程序是社交電商的必備品,沒有小程序,社交電商就玩不起來。畢竟,社交電商是基於微信社交屬性的營銷手法。如果說小程序是未來電商的剛需品,那做小程序的商家數量應該是非常可觀的。則可推斷,小程序代理商的利潤不薄。現商標小程序誠邀你的加盟代理,聯繫13908061101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