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法定假日的九月初九重陽節,你知道是爲了紀念什麼的嗎?

點擊右上方紅色字體,關注【科技農場】,獲取更多三農最新熱點資訊!

今天是重陽節,小編也是今天才知道的,作為一個沒有法定假日的傳統節日,小編不得不說,存在感不高啊,記得上次中秋節提前好久小編就開始盤算著怎麼過了呢。

本著發揚我國傳統文化的精神(其實是為了騙點關注),小編就來給大家科普一下這個重陽節究竟是幹什麼的。

沒有法定假日的九月初九重陽節,你知道是為了紀念什麼的嗎?

重陽節,農曆九月初九,我國古代《易經》中把“六”定位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日月並陽,兩九相重,故曰“重陽”。

在古代,重陽節還有登高、佩茱萸、飲菊花酒的習俗,故重陽節也被稱為“登高節”、“茱萸節”和“菊花節”,這些大家可能沒什麼概念,但是有一首詩大家肯定聽過:

“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這首詩就是王維在重陽節這天所作,詩中便反映了登高與佩茱萸這兩個習俗。

沒有法定假日的九月初九重陽節,你知道是為了紀念什麼的嗎?

其實,這些習俗的由來都是因為一個神話傳說:

想傳在東漢時期,汝河有一個瘟魔,四處傳播瘟疫,民不聊生,年輕人桓景的父母就是被瘟疫奪走了性命,所以桓景決定去拜訪仙人學藝,為民除害,最後他打聽到在最高的山上有一位法力高強仙長費長房,桓景經歷千辛萬苦終於找到了仙長,仙長收留了桓景並教授他法術,經過桓景的一番苦練終於練就了一身本領。

沒有法定假日的九月初九重陽節,你知道是為了紀念什麼的嗎?

一天仙長把恆景叫到跟前說:“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來作惡,你本領已經學成,應該回去為民除害了。”他送給恆景一包茱萸葉,幾盅菊花酒,讓桓景騎著仙鶴趕回家去。桓景回到家後,在九月初九的早晨,把茱萸和菊花酒發給鄉親們,把鄉親們領到附近的山上,中午瘟魔衝出汝河,但是剛到山下,聞到了茱萸和菊花酒的香氣便動彈不得,桓景衝出來沒幾下就將瘟魔殺死,自此之後,九月初九重陽節登高、佩茱萸、飲菊花酒的習俗就在後世流傳了下來。

除了這些習俗,九月初九“九九”的諧音是“久久”,有長久之意,所以在這天還有祭祖與敬老的活動。在2012年12月28日,我國還把每年的農曆九月初九定為老人節。

沒有法定假日的九月初九重陽節,你知道是為了紀念什麼的嗎?

其實,現在的重陽節除了登高等傳統活動外,我們更應該的是關注一下老人,人老了最需要的是陪伴,最需要的便是小輩的關心,趁著重陽,一起回家看看老人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