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真正的蒙氏教育在家庭》(數學)

2~10歲,這是孩子從嬰兒成長為兒童、準備接受正式教育的時間,也是孩子接觸數學知識的關鍵年齡。有人說,數學就是加減乘除,但實際的數學的內容則要廣泛得多。數學就是研究世界上物體之間的關係。在這本書裡教給家長的是如何在遊戲裡面就把數學給教了,雖然每個步驟都有指導說明,但它也可以是開放的,發散的。

整體數學學習法(whole math)

整體數學學習法(whole math)整合了我們用規律和關係理解世界的所有方法。每觀察到一種關係或者規律,就是在理解世界。這種理解可以出現在各個年齡段:爬樓梯、按電梯按鈕、卷衣服袖子等,這些活動都是在理解世界。對於小孩子,最好先接觸具體的、感官上能體會的東西,進而把它們寫下來或者畫下來。整體數學教學法可以在任何地方進行,廚房、浴室、汽車、菜市場、商場或者地鐵。它不提倡灌輸式的教育,它能隨時開展、全家參與。理解過程,想讓孩子理解數學,重要的是讓他們理解做的事情的過程。所有目標的實現都需要有一個過程。最先要做的是讓孩子接觸實實在在的物體,進行數數、歸類、排序、描述和計算,然後再幫他學會藉助圖標、數字和語言,把創建的規律和看到的關係表達出來。從分發筷子到數筷子,從搭積木到按示意圖搭樂高汽車,從分門別類地放衣服到旅遊前先列出準備衣服,都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理解數的真實含義,把數和數字符號對應起來,需要不斷地探索、積累和試錯。對此、家長要給與孩子支持和肯定。

讀《真正的蒙氏教育在家庭》(數學)

技能與概念

技能是一項可以習得的行為,而且能在練習中提高。騎車、寫字這些都是技能。概念則不能被直接教授,要靠個人的理解。如何實現活動的最大收益,家長需要做到不要催促、不要比較、不要過度測驗、承認孩子的能力、讓孩子自己得出結論。

用行動促進理解

數學有很多難懂的概念,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碰上了都很頭疼。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做東西、一起玩遊戲。增強孩子的自信心,涉及跟孩子的活動,家長要擺出師傅和徒弟的合作態度。注意,你的角色不是老闆,而是嚮導。

總之,家長要努力營造一種氛圍,接受所有答案,為新思路、新實驗、新答案留出空間。這樣一來,孩子一高興,就能自信的走上探索數學的道路,而且永遠不會半途而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