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向明確,努力才有意義

方向明確,努力才有意義

記得去年科比退役的時候,有一句話特別流行:“你知道凌晨4點的洛杉磯是什麼樣子麼?”

強調的是科比如此的努力,凌晨4點就起床練球了。

其實,不知有意還是無意,這句話讓很多人忽略了一個事實,那就是科比接近兩米的身高,這個身高,已經超過了世界上99%的人,這就是所謂的天賦。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天賦,有自己最擅長的領域,有做起來最拿手的事情,有的是運動、有的是繪畫,有的是唱歌,有的是表演……在你天賦的基礎上努力,做你擅長做的事情,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就。

不能一味只強調努力,只是埋著頭耕耘,還要在耕耘的同時,不時抬頭看看前方,看看努力的方向是否正確,是否做的是自己擅長的事情,如果不是,應該及時調整方向,這樣的努力才有意義。不然努力了半天,才發現南轅北轍了,做的都是無用功。

方向明確,努力才有意義

邁克爾·喬丹被稱為籃球場上的上帝,他的籃球生涯所取得的成就有目共睹,可以說,已經成為籃球的象徵。所以,當他第一次宣佈退役的時候,影響不亞於在扔下一顆原子彈。

但是,離開了籃球,離開了他擅長的領域,無所不能的喬丹好像也不靈光了。

第一次從NBA退役4個月後的1994年2月8日,喬丹簽約MLB芝加哥白襪的次級球隊伯明翰男爵隊。他想在棒球場上再次展現身手。

當時,就有很多人懷疑喬丹是否能在棒球場上取得成就,面對質疑,喬丹不改自信和霸氣,他說:“人們總說我並非無所不能(打不好棒球),很好,我就是要做給你們看!”

方向明確,努力才有意義

信心百倍的他,一年後交出這樣慘不忍睹的數據:在436次擊球中,114次被三振出局,在127場比賽中,擊打率為20.2%,僅有3次本壘打,再加上11次失誤。

這樣的數據別說大聯盟,小聯盟也無法再混下去。

喬丹一度徘徊在“門多託線”附近,也就是棒球上傳說中的挫敗底線,即擊球率低於20%。

但是,你不能說喬丹不努力,他每天都會在6點前第一個到達球場,在練習擊球前,向後引34盎司重的球棒3、400次,接著與教練特訓擊打技術,直到日落後才最後一個離開他。男爵隊總經理說:“沒有人比喬丹更刻苦,他和這裡其他23名球員一樣,都以躋身MLB為目標。

懊惱的喬丹把自己評價為全隊最爛的球員。在結束了男爵隊的賽季後,喬丹前往亞利桑那秋季聯盟的斯科特戴爾蠍子隊報到。

面對糟糕的表現,喬丹為自己辯護說:“如果有人不相信我打棒球是嚴肅認真的,那是因為他們還沒有看見我那些起早摸黑訓練的日子,還有我滴血的雙手。我所做的一切都在鼓舞人們,信仰你所信仰的並且為之努力,在嘗試之前千萬別輕言放棄……。”

是不是聽起來很耳熟?這就是現在很多雞湯文中鼓勵人們的:努力、信仰、不要放棄。但是,這些雞湯卻很少告訴你,方向明確,努力才有意義。就像博爾特、菲爾普斯一樣,如果不選擇短跑、不選擇游泳,在其他領域努力奮鬥依然可能成功,但是,肯定不會取得現在這樣大的成就。

方向明確,努力才有意義

儘管喬丹是籃球上帝,儘管他已經盡了全力,但棒球顯然超出他的掌控範圍。

美國著名的《體育畫報》的大標題是“棒球場上的恥辱,邁克爾·喬丹!”

方向明確,努力才有意義

棒球評論員評論喬丹:“他並不適合打棒手,他天生就是打籃球的,他是棒球場上的負擔。”

體育專家專門分析說:喬丹之所以用十倍訓練也達不到棒球大聯盟水平,是因為他的上肢力量弱。喬丹最強的是小肌群,使他能在失去平衡的時候仍然可以很好的維持上肢動作。但一個好的棒球手卻完全不同,擊球跑壘都需要極高的爆發力。所以就算是喬丹這麼有天賦的人也無法在2年內有所突破。

方向明確,努力才有意義

1995年棒球聯盟休賽期間,喬丹上了一個訪談節目,在主持人的刺激下,喬丹終於發飈:“去他媽的棒球!去他媽的大聯盟!老子不玩了!”隨後,便召開新聞發佈會,向全世界宣佈:

I'm Back!

人們又開始新的一輪質疑,因為他折騰了兩年,籃球戰術、球感、球場控制力肯定下滑很大。

但事實證明:喬丹是為籃球而生的,他只用了一個夏天就回到巔峰狀態。

專業人員評價他:“like never left"

結果我們都看到了:又是一個三連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