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愛好者如何挑選咖啡豆?

funnyapp


挑選咖啡豆是比較個性化的問題,EHS咖啡西點培訓學校對咖啡豆評分的比例是4:3:3,意思是:

1,咖啡生豆的品種佔咖啡豆好壞的40%(品種產地決定了咖啡固有的風味特色,例如社會刻板印象固有的非洲豆偏果酸,美洲豆偏堅果濃郁);

2,咖啡豆烘焙佔咖啡豆的30%,烘豆師可以根據自己的喜好調整烘焙曲線和烘焙度來微調咖啡的風味;

3,剩餘的30%就看咖啡師衝煮的調整(水溫,比例,濃度,研磨等參數)。


如果確實要一個字面指數做參考的話就看該咖啡豆的杯測評分,相對還是很有參考價值的。


EHS咖啡西點培訓學校


簡單說下常見的四種選擇方式。

第一種:從咖啡品種來選擇

常見兩大品種:阿拉比卡品種vs羅布斯塔品種

1.阿拉比卡:優質的咖啡品種,咖啡因含量較少,對於種植條件要求較高,通常種植在800米以上的區域,優點是風味較好,缺點是抗病蟲能力較弱;

用途:精品咖啡/連鎖咖啡/私人咖啡館;

2.羅布斯塔:商用第二大咖啡品種,咖啡因含量較多,基本能在800米以下的任何地方栽種,優點是抗病能力強,缺點是風味較差;

用途:速溶咖啡/連鎖咖啡;

第二種:處理法選擇

1.水洗處理法:拉美為主,程序繁雜,乾淨度以及酸度較高;

2.蜜處理法:對果皮處理有要求,甜度較高,有紅、白、黃等幾種類型;

3.半水洗處理法:以巴西和印尼為代表,酸度和乾淨度較好;

4.日曬處理法:非洲為代表,甜度非常高,酸度和乾淨度低;

第三種:產區選擇

世界三大咖啡產區:拉美、非洲、亞太;

按質量評比:拉美>非洲>亞太;

1.拉美產區:最優質的咖啡產區;

代表產區:巴拿馬、哥倫比亞、危地馬拉、哥斯達黎加等;

風味特徵:清香;(酸度與醇度平衡-酸度較高)

2.非洲產區:咖啡的發源地區;

代表產區:埃塞俄比亞、肯尼亞、坦桑尼亞、烏干達等;

風味特徵:香醇;(尤其是水果的香味)

3.亞太產區:老牌咖啡產區;

代表產區:印尼、印度、東帝汶、越南、臺灣省等;

風味特徵:濃郁;(品種多為羅布斯塔,風味較濃厚)

第四種:烘焙度選擇

有非常多的烘焙度分類,我們簡單點分為三類:淺度、中度、深度;

1.淺度烘焙:酸度高,醇厚度低;

代表門店:各大精品私人咖啡館;

2.中度烘焙:酸度與醇厚度較為平衡;

代表門店:各大咖啡連鎖也有部分中度烘焙咖啡豆;

3.深度烘焙:醇度較高,酸度較低;

代表門店:星巴克、瑞幸咖啡、costa咖啡;

總結來講:

1.咖啡品種:選擇阿拉比卡;

2.喜歡酸度高:水洗處理法、淺&中度烘焙或者拉美、非洲的咖啡豆;

2.喜歡醇厚度高:半水洗處理法、深度烘焙或者亞太的咖啡豆;


不渡苦厄不慕長生


如果是第一次嘗試咖啡,可以阿拉比卡咖啡豆和羅布斯塔咖啡豆各挑一種,比較一下看喜歡哪個。前者的風味比較豐富,後者醒腦提神的功效比較明顯。覺得有意思,就可以換其它品種比較著品嚐,南美和非洲的咖啡豆都有特色。雲南的保山、西雙版納、普洱、臨滄、大理有很多不錯的產品。海南的炭燒咖啡是東南亞僑民風格,糖和奶是預加工的,也很有情調。雖然江湖上對咖啡品質高低有很多分類,自己的喜好還是更重要。

咖啡衝濾設備也可以怡情,比較小資的有手衝、冰萃、法壓、虹吸壺,家庭的有電滴濾,意式濃縮咖啡和卡布奇諾等花式咖啡建議在咖啡廳享受。


冷小京


咖啡豆,主要成份都是咖啡因。

一開始人們會根據咖啡的產地去做一個認識。逐漸根據品種氣候季節,與培育種植,收穫時間,外觀形體,以及人能從咖啡上所感知的,形成自身喜歡(定位)。當然,即使是在相同的一塊地,一株樹上的咖啡都是不一樣的。當然色香味略有差異。

生活中喜歡喝咖啡,不一定說對咖啡豆的要求不高或是家常便飯。生活有時快節奏有時慢節奏。站在滿屋子的咖啡豆裡,如何去選擇?不僅僅面臨的是一個感知問題?還有時間與變化。而然,快節奏慢節奏是生活方式,規律是循環因素。所能感知到咖啡豆的優良,在生活裡增添一點樂趣。一半來自咖啡豆,一半來自自己的感知。一半是別人認為的,一半是自己認為的。當有人拿來作為飲食的咖啡豆,又有人把它製作成沖劑,還做成各種搭配飲食品。難道它的原料不是咖啡豆嗎?就是那麼一點,能做出多重選擇,也只能選擇的最好的咖豆?誰能保證完全不會質變。選擇固然重要,其過程同樣重要。選擇太多過程就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