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槍亮相,徹底補齊步槍落後500年的短板

(北方工業的NAR步槍系統)


中國新槍亮相,徹底補齊步槍落後500年的短板


我國在輕武器研究上已經獲得突破性進展。一群80後軍工科研人員經過三年不懈奮戰,成功研製出了我國第一款模塊化步槍系統——NAR步槍,彌補了我國輕武器在前沿科技上的長期空白。我國軍迷也瞬間為之歡呼,在海空軍和陸戰重型裝備急速更新換代而輕武器卻鮮有動靜的這幾年裡,軍迷們可謂是年年滿懷著期待,也滿懷著失望。

(NAR步槍)


中國新槍亮相,徹底補齊步槍落後500年的短板


實際上,我國在輕武器上的落後甚至可以追溯到明朝中後期,大約有500多年的歷史。在15世紀,當歐洲軍隊開始批量裝備火繩槍時,明軍火器仍然以火門槍為主(如著名的永樂火銃前後使用了上百年);當16世紀,明軍終於批量裝備仿製葡萄牙的火繩槍(明軍稱其為鳥銃),歐洲則早已發明出了實用化的燧發槍。雖然明末和南明軍隊也曾小批量裝備自研或者進口的燧發槍,但由於種種原因未能成規模裝備。而清軍則更是始終在火繩槍這一已經落後的火器架構上折騰,搗鼓出了大量新花樣(如大號抬槍等),但是終究與歐洲火器越差越遠,最終在近代戰爭中不斷吃癟。隨後,我國軍隊雖然在重型武器上進步神速,但是在輕武器方面由於重視度不足,始終停滯不前或慢歐美同行一拍。

(加裝皮卡汀尼導軌的97式步槍)


中國新槍亮相,徹底補齊步槍落後500年的短板


而此前95式與03式步槍雖然在口徑選擇上前瞻地選擇了5.8毫米,但是其缺乏擴展性和通用性的巨大缺點也飽受詬病。後期,95式部分特戰型雖然加裝通用導軌,但也因其缺乏原始設計的配套空間而顯得相當尷尬。

(NAR步槍系統)


中國新槍亮相,徹底補齊步槍落後500年的短板


NAR步槍系統不僅僅具備加掛配件(如榴彈發射器、激光指示器、探照燈和各類瞄準鏡)和替換非核心部件(如槍托、護木、握把)的能力,甚至還具備快速改換槍管口徑的能力。使其實現了一槍多用的強大能力。這樣一來,步兵只需要在戰場上多帶兩根槍管就能使用三種異口徑彈藥,極大提高了單兵作戰效能,也極大減輕了後勤負擔。

(95式)


中國新槍亮相,徹底補齊步槍落後500年的短板


這次突破反映了我國在軍工科技上的全面發力與趕超之勢,相信我國輕武器也一定能在新一輩研發人員的帶動下茁壯成長,迸發出勃勃生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