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11月13日,早晨9點,在杜聿明的指揮下,邱、李兵團開始向碾莊攻擊前進。
作為中國機械化部隊的最早創始人之一,杜聿明本身也是坦克技術專家,機械化立體作戰是他用以壓箱底的絕活,這次他毫無保留地全部搬了出來:步車協同、步炮協同、地空協同。
空軍輪番投擲輕重炸彈及燃燒彈,炮兵以山炮、野炮、重炮齊發,一時間濃煙瀰漫天空,沿途村莊盡成瓦礫,步兵趁勢猛衝。
正打得順手,地空聯絡突然中斷。
杜聿明急忙派人偵察,才知道,在徐州周圍的解放軍炮兵對徐州機場進行了遠程射擊。
炮彈落到機場東北跑道附近,國民黨空軍在起飛時受到威脅,從而導致地空失去聯絡,陡然失去空軍支援的步兵受到了意外損失。
在確定炮擊的位置後,杜聿明即把剛剛空運到徐州的一個師派過去,將解放軍炮兵壓迫撤退。
空軍繼續起飛,立體作戰得以延續。
在邱、李兩兵團的重壓下,正面擔任阻擊的華野3個縱隊打得十分艱苦,其中僅宋時輪縱隊一天就打退了十餘次集團式衝鋒。
在這場被稱為徐東防禦戰的攻防戰中,杜聿明像粟裕一樣實行靠前指揮,從他開始,杜集團的各級指揮官也都在第一線進行督戰。杜聿明在指揮所看到,解放軍鬥志頑強,有的村落及其防禦體系已被炮火完全摧毀,但解放軍士兵在失去統一指揮後,仍不放棄抵抗,還在殘壁斷垣處人自為戰。
國民黨軍士兵衝進去,就被趕出來,再衝進去,再被趕出來,最後只好再用炮火及飛機炸彈重新覆蓋一遍。
對於解放軍這種能攻善守的堅韌精神,杜聿明暗暗折服,不過他認為解放軍再堅韌,也已經堅持不了多久了。
這來自於他的一個發現:解放軍在正面的火力越來越弱。
杜聿明看得很真切,解放軍缺乏彈藥。從南下追擊黃兵團起,華野各部一路飛奔,後勤輜重難以跟上,而打正面防禦戰,彈藥消耗巨大。
當天阻援戰場上的很多解放軍部隊已經打光子彈,營長以下全拼刺刀,有的已經在扔石頭。
子彈罄盡,軍糧也在告急,部隊只能臨時找一些紅薯和麥種充飢。
閱讀更多 八千里路雲和月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