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淵明詩作之特點(二)

陶淵明也許是真正將詩和酒闡釋清晰的第一人,是將酒和詩緊密聯繫在一起的第一人。可以說,酒和陶淵明成為了最親密的朋友。濃濃的酒香使陶淵明精神遠揚,酒和詩的融合造就了中國文學史上絢爛的一章。

梁啟超評價陶淵明時曾說,“自然界是他愛戀的伴侶,常常對著他笑”。確如其言,東晉陶淵明在自然與哲理之間打開了一條通道,在生活的困苦與自然的旨趣之間達到了一種和解。連最平凡的農村生活景象在他的筆下也顯示出了一種無窮的意味深長的美。下面,我們接著談談陶淵明詩作的特點。

陶淵明詩作之特點(二)

詩酒交融,廣泛結緣

在中國古代文學詩與酒交融的現象中,陶淵明是真正將酒和詩緊密聯繫在一起的第一人,是真正將詩和酒滲透精神生命和藝術生命中的典型代表。陶淵明的酒詩成為其生命及其心靈展示的舞臺,他率真的生命情態展示了生命的詩境。他的詩歌中瀰漫著酒香,酒中又瀰漫著清新淡遠的詩意。在飲酒中尋找到精神的根基。王瑤先生所論:“以酒大量地寫入詩,使詩中幾乎篇篇有酒的,確以淵明為第一人”。

“久在樊籠裡,復得返自然”(《飲酒》之四)這是微醉之作,而返自然在陶淵明的詩中更明確的說是返回自然田園,即是自然原初的生活狀態。與其說是“結廬在人境”,不如說是結廬在自然,他已經成為自然的一份子。這田園不是那種人性的自然,而是帶有著原始自然的影子。而陶淵明酒詩的生活之境便是重返田園,重返自然。在田園中安貧樂道,飲酒賦詩,他是一個十足的精神貴族。

豪放熱情,情感厚重

陶淵明詩中還有一種抑鬱悲慼的風格,陶淵明早年也把人生價值的實現寄託在政治方面,有“大濟蒼生”立善垂名的壯志,但歲月流逝,功業無成,他的內心也常懷苦悶與矛盾。蘇軾曾對陶淵明的詩歌作出這樣的評論:“陶淵明詩,人皆說平淡,據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不覺耳,其露出本相者是《詠荊軻》一篇。”可見早在宋代,人們已看到了陶淵明詩歌豪放的一面了,甚至宋以後,更有人指出其“怒目金剛”的一面。正如蘇軾所說,陶淵明的《詠荊軻》是一首比較長的詩作,全詩30句。詩人以極大的熱情歌詠荊軻刺秦王的壯舉和對奇功不建的惋惜。

在我國詩人中,陶淵明是詞語表現得最為簡淨,而含蘊卻最為豐美的一位詩人。他的含蘊就是思想和對生活、歷史以及人生的獨到的認識。陶淵明用簡潔的語言和為數不多的形象,反映了他作為詩人的人格理想,生活理想和思想認識。陶淵明把一切不必要的字句減縮到了不能再減的地步,即鍾嶸所謂“文體省淨,殆無長語”。

總之,陶淵明的詩文重在抒情和言志。他的語言,看似質樸,實則奇麗。在平淡醇美的詩句中,蘊含著熾熱的感情和濃郁的生活氣息。詩的抒情沁人心脾;詩的寫景豁人耳目,讀過後叫人終生難忘。什麼時候讀都是一種美的享受。

更多內容關注V:瀚明文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