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報導」慶祝改革開放40周年中國當代書畫名家作品展—張桂忠

「專題報道」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中國當代書畫名家作品展—張桂忠

藝術簡介:

張桂忠,1971年出生於北京密雲,自幼喜愛書畫,師承國禮書畫家李木先生、鄭伯華老師。現任世界華人書畫家協會北京分會副主席, 新華融媒國禮在線網 國禮書畫家, 河南今網書畫院院士,密雲創作基地主任、中國詩書畫協會會員、下里巴人書畫院院長,央視書畫春晚簽約畫家。聯合國華人國禮藝術家。

被譽為國際綠色休閒之都的密雲山水,為他提供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創作源泉。畫作既有北派畫風的硬朗厚實,又具有南派畫風的溫潤秀美,畫藝上突破了地域之樊籬、大山大水呈現出雲天霧地、溪流垂瀑,高山仰止,峰巒疊嶂,壯觀磅礴的景象。

「專題報道」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中國當代書畫名家作品展—張桂忠

北宗山水傳承功 花鳥趣雅文人品

——記著名畫家張桂忠

中國山水兩大核心構制主題,被著名畫家張桂忠精工成大技:山水依北派之法,傳承正宗之道,成為北宗山水的傳承人物之一。花鳥作品則趨雅成趣,富有文人畫的氣韻,彩墨豔豔,美不勝收。

他畫山水,功成於型,美成於境,工筆帶寫意,皆是精益求精,無可挑剔。山水大像,用精線表達結構形態、紋理走向、質感氣象,筆筆入骨,線線精確。山水造型,筆法是畫面立骨的大端,常常是筆走龍蛇,變化多端,從用筆的繁密程度來看,可稱繁筆精緻山水。輪廓用線,長短粗細無不精緻,直曲凹凸變化莫測,方圓折頓常成新奇,山水的頓挫連綿,勁健飄逸皆行於筆下,似是天成。

這樣的山水畫,非一時一日而能構成,非常能考驗藝術家連續構繪,累以長時而創作精力不減的藝術水準。一般人構制繁筆精工山水,一是沒有耐性,二是沒有功力,所以能繪成張桂忠這種山水品質的藝術家非常少見,作品因技而貴,價值自不必多說。

「專題報道」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中國當代書畫名家作品展—張桂忠

他施筆落線成山水之骨,又善用奇絕皴筆,得山水之質。線為骨而用,皴為肉而啟。落筆如雨,紛紛成點皴,鋒尖觸紙銳利釘頭皴,散鋒一擲而再起泥裡拔釘皴,皴法生奇,北宗主流。加上他對歷史山水名家作品又有深度的解讀所得,畫面中亦不乏米點皴法,把米芾之筆法汲為己用,高古之風,湧湧悠悠。畫山、畫水、畫松常有秘籍,特別是畫雲霧,留白與皴技相互顧應,雲霧並非只依留白虛成,亦見筆法實就,虛與實接洽,對雲的姿態、質感、流向、厚薄一一畫透,寫雲之法,虛實之道,實為獨成之功。他的山水技法極達中國畫虛實法度,山水亦太極,情與境皆成絕妙。

「專題報道」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中國當代書畫名家作品展—張桂忠

用墨之法,則是輔筆法成墨韻,墨顯神機,濃淡乾溼是秘籍。比如皴筆如斧劈時,落濃墨,水質飽含,沿上而下痛快一揮,傾力下掃,濃墨大溼,然後巧用水筆接墨,天水一色,山接雲霞,統然一體,好筆法,好墨法。放逸狂縱,衝淋成悅目,山水本質被表達得淋漓盡致,無以復加。

如果說山水畫是張桂忠用秘籍功法繪製的鴻篇鉅製,是畫技爐火純青的表現。那麼他繪製花鳥則是因技法而顯文人畫的趣味和質雅。他畫牡丹,花頭皆成美人顏,彩墨豔豔,悅目而成豔雅,是牡丹,卻也是質如清水芙蓉,用墨之幹練之乾淨,業內少見。彩豔成清明,除了墨法純正的因素之外,恐怕與張桂忠有心地純淨的藝術心境有關係。他畫畫,以達技法為追求,以修身心為正果。俗世之塵,不染心質,心清而畫清,文人儒雅,拒俗風,也是畫如其人的必然表達。

北宗山水傳承功,花鳥趣雅文人品。中國山水,主講傳承。千年之法,盡在傳統。張桂忠以修藝亦修身的藝術理想,在山水構繪和花鳥顯美的藝術天地裡,傳承北宗藝抵文人,師古而能化古的藝術成就,絕是楷模。名家風範,令人敬仰。著名書畫評論家 史峰

作品賞析:

「專題報道」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中國當代書畫名家作品展—張桂忠

「專題報道」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中國當代書畫名家作品展—張桂忠

「專題報道」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中國當代書畫名家作品展—張桂忠

「專題報道」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中國當代書畫名家作品展—張桂忠

「專題報道」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中國當代書畫名家作品展—張桂忠

「專題報道」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中國當代書畫名家作品展—張桂忠

「專題報道」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中國當代書畫名家作品展—張桂忠

「專題報道」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中國當代書畫名家作品展—張桂忠

「專題報道」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中國當代書畫名家作品展—張桂忠

「專題報道」慶祝改革開放40週年中國當代書畫名家作品展—張桂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