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到30歲!常見的3種買房錯誤,你犯了幾個?

古人有云“三十而立”。也就是說到了30歲就是成家立業之時,30歲是一個轉折點,從稚嫩走向成熟,人生經驗也才剛剛開始,對於大多數普通人來說,30歲左右都會經歷一次買房,在當下房價高居不下的年代,買房子並不是件簡單的事兒,一套二線城市的房子輕鬆上100萬元,甚至很多人要湊夠6個錢包才能付得起首付款。但是你知道嗎?30歲以前買房,很多人由於是第一次買房,不知道該注意什麼,常常跳進買房的各種套路和坑裡。人到30歲!常見的3種買房錯誤,你犯了幾個?

人到30歲!常見的3種買房錯誤,你犯了幾個?

第一種錯誤:商品房明碼標價,不知道買房竟然還能砍價。現在的商品房出售,都是明碼標價的,要經歷商品房備案環節,在房屋出售時,開發商早已計算好了每套房子應該出售的價格,並且全部寫的明明白白,購房人想要多大面積、想要什麼戶型、想要什麼樓層的房子,都對應著不同的房價標準。很多購房者在第一次購房時,以為這些跟超市商場一樣,不能砍價,就直接購買,後來才知道虧了不少。

一般來說,商品房都有一個價格定位,隨著房價調控的深入,買套房子的房價定位最高不能超過備案價,也就是說這套房子備案價是100萬元的話,開發商往往就略高定位,例如展示位102萬元、103萬元等(在備案價基礎上上浮2-5萬元。)在出售房子的時候,開發商會給出各種優惠舉措,例如交4000元抵1萬元,7天內交完首付款再減1萬元,銷售經理特批減1萬元等等,當然了,普通購房者常見的優惠是交4000元抵1萬元,7天內交完首付款再減1萬元這兩個,售樓部經理特批減款不常見。

樓市指聞提示,在買房的時候,要提前查清楚這套房子的備案價(在當地房產局網站上查詢得到),看清楚你要買的這套房子備案房價多少,當你在購房的時候,不管什麼方式的優惠,都要優惠到備案房價以下才行,不然無法成交(超過備案價的無法達成交易,因為房產局會對成交價進行審核,與備案價是否一致。)當然瞭如果備案價格100萬元,開發商標價104萬元,他會想辦法給你優惠到101萬元,然後1萬元的幅度是給你進行磨蹭砍價的(樓市指聞提示:只要超過100萬元,都不能成交,因為無法通過審核。)這是開發商的套路。如果真的想砍價,一定要砍到100萬元以內才行,如果不懂得話白白多交5萬元。

人到30歲!常見的3種買房錯誤,你犯了幾個?

第二種錯誤:二手房買賣,嘗試與房主直接交易,不想通過中介。買二手房要通過房產中介這是大家都知道的事情,房產中介要收入2-3個百分點的服務佣金(房價100萬元成交價的話,中介要收取2-3萬元佣金)。很多人感到疑惑,為什麼要經過中介呢,要白白給中介送去幾萬元錢,自己能不能直接與賣方達成交易,直接交錢過戶省掉中介費呢?樓市指聞提示,這個環節不可避免,至少現在是這樣的。

房產交易是一個大額的買賣活動,稍不留神,可能虧錢丟房這在以前經常發生,交易過程也很複雜(例如怎麼交錢才有保障,怎麼簽訂合同才安全,怎麼過戶,是先交錢還是先過戶等問題),因為大多數人買房經驗不多,買賣又是與陌生人進行的,沒有保障。房產中介擁有一整套的房產交易流程,能夠保障房屋買賣雙方的權益,所以大多數來看,通過中介交易多給幾萬元錢起到買賣的保障作用是必要的。

人到30歲!常見的3種買房錯誤,你犯了幾個?

第三種錯誤:總認為期房比二手房好,不願意買二手房。新房比二手房好嗎?很多情況下確實如此,新房一般房子比較新、小區比較新、綠化比較好,入住率較低,所以很多人願意購買新房子。二手房往往入住率高、交通不便、小區物業不好的話可能環境也很差,相比之下新房具有一定的優勢,但是二手房其實也有很多優勢:例如二手房配套比新房要齊全得多,二手房周邊大商場、大醫院比較近,並且二手房往往會劃入學校範圍(現在的老破小大多數都有優秀的學區規劃,這是無可比擬的優勢。)

新房與二手房還有一個區別,購買期房時你並不知道交房時是什麼樣的,但是二手房格局、環境、規劃一目瞭然,喜不喜歡一眼看出。很多人購買一次期房之後,就不願再購買期房了,因為被“套路”,期房不知道實際如何(只能看到圖紙和樣品),二手房是現房,明明白白在那裡擺著。在30歲以前!買房常犯3種錯誤,第2個讓你白白多交5萬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