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近20年老委員宋傳傑的心路歷程

不忘初心——近20年老委員宋傳傑的心路歷程

1998年初,時年37歲、風華正茂的宋傳傑正式成為政協委員隊伍中的一員……恍然近20年的時間過去了,在這數千個日日夜夜裡,宋傳傑以勤懇履職、敢於諫言、善於建言被人熟知,並被大家親切地喊“宋老”。但對宋傳傑自己來說,委員只是他的“副業”,是工餘生活的一部分,他的“正業”是一名企業的打工者、一名金融IT工程師。

雖為“副業”卻一直保持韌勁,熱情不改。原因何在?宋傳傑自己歸納為四個字:不忘初心。

初心由來

這得從宋傳傑初任政協委員的第一個五年說起,時逢世紀跨越、經濟體制改革、我國加入WTO......特殊時期,賦予了他更多的責任和使命,心繫山東,為發展建言。

當初,“政府上網工程”開展的如火如荼,成了國民經濟信息化的代名詞,好像政府上了網就實現了信息化。但宋傳傑認為,因為政府職能轉變、流程再造的障礙,“政府上網工程”除了可能推動網絡普及的步伐之外,幾乎就沒有什麼作用,卻花費很大。因此,他連續三年提出了六份提案,建議瞄準“培育信息產業和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產業”這兩個重點。之後,互聯網泡沫破滅,大家都為自己沒有陷進其中而慶幸。時至今日,宋傳傑告訴記者,用信息技術改造傳統產業依然還是“在路上”。

特殊時期,熱點難點問題也比較多,這也為他積極反映各界呼聲、為民代言創造了機會。上世紀90年代末期,國家大力治理各種亂收費,但同時,又出現了一些新的隱蔽性較高的亂收費項目。宋傳傑以工商稅務部門的IC卡亂收費為線索,提出治理意見後,經有關部門報送中央和省領導,溫家寶、吳邦國、吳官正等都對此作了重要批示,有關部門頒佈了有關規定、法規,這些“亂收費”及時得到制止,減輕了個人和企業的負擔。

雖是“副業”,雖然只有五年,但宋傳傑在參政議政、服務社會的舞臺上,發揮了意想不到的作用。2003年初,《人民政協報》在“我在政協這五年”欄目裡以《傾“五心”、表“三言”》給予了他較高的評價,“‘建言、代言、立言’,靠的是‘有心、用心、責任心、公心、恆心’”。這“五心”,也就沉澱為宋傳傑作為政協委員的“初心”。

不忘初心——近20年老委員宋傳傑的心路歷程

五心:責任心是關鍵

心懷責任,敢於擔當,宋傳傑在履職建言的路上走得愈發堅定。

在小城鎮建設風生水起的時期,我省也出臺了“合理發展大城市,重點發展中小城市,積極發展小城鎮”的總體思路。當時確有“小城鎮大有‘中央指示一下、一窩蜂遍地開花’的‘新一輪開發區熱’傾向”,並且存在“優質耕地淪為建設用地”、“舊村土地佔補不到位”、“環保、產業鏈尚不協調”等問題。宋傳傑告訴記者,自己上大學之前一直生活在地道的農村,對農村、農民的生活方式有深刻的認識,多年來也因為本職工作的關係一直與農村保持著密切接觸、瞭解很多具體情況。利用這些便利條件,他到農村去調研、瞭解情況,瞭解老百姓的真實想法。次年全會上,宋傳傑提出了《小城鎮建設中幾個值得慎重對待的因素》的提案,言明利害,真心實意地向政府進言。省國土廳、省建設廳在出臺有關規劃和實施意見時也認真採納他的建議。後來不久,小城鎮建設也調整優化了思路和措施。

一個偶然的機會,宋傳傑發現因為風電導致本地鳥類減少、候鳥遷徙路線變更,進而導致煙臺市長島縣諸島嶼上的樹木因病蟲害死亡的現象,繼而根據這個奇怪的現象和線索,對風電對生態環境的影響進行了幾年的觀察,逐步認識所謂的無直接汙染的風電,實際上對動植物生態有嚴重的、隱含的破壞和汙染,而這種破壞和汙染是要五到十年、甚至更長時間才能逐步顯現的。之後,宋傳傑在2015年省政協全委會上提交大會發言和相應的提案,及時為省發改委調整新能源發展規劃建言。這雖然影響了一些地方和企業拉動經濟和獲得國家政策補貼的“好處”,但對於保護全省的生態鏈環境卻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宋傳傑覺得很值。

有心發現問題 用心解析問題本質

關注省政協的市民都知道,宋傳傑提了很多關注度極高的提案,對此,宋傳傑堅持,並不是自己多聰明,而是自己“用心”而已,就像有關誠信問題的建議。

宋傳傑或許是最早呼籲誠信建設的省政協委員,他2000年就提交“加快培育社會信譽和信用”等兩份提案,促進了對法人信貸信用實行統一登記管理制度的實施步伐,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我省信用體系建設。之後,因為意識到政府的示範和榜樣作用,他將呼籲重點轉向了“政府誠信是社會誠信體系基石,沒有政務誠信就沒有社會誠信”。後來,省第九次黨代會的報告中明確提出了“深入推進‘誠信山東’建設,以政務信用為關鍵、商務信用為重點、社會信用為基礎,建立和完善全社會的信用體系”。談及此,宋傳傑表示自己“很高興”。

2004年,省政協九屆二次會議上,宋傳傑對政協委員討論“兩院”報告時“自說自話”、沒有法官和檢察官聽取意見的形式產生了看法。經過了解,歷年來都是這樣,並且全國兩會也是如此。於是,一份“建議省檢察院、省高院派員參加政協‘兩院’報告分組討論”的建議,以委員來信的方式轉交省“兩院”。2005年,省政協九屆三次會議上,省高院、省檢察院的負責同志,走進委員分組討論的現場,面對面聽取委員們的意見建議。次年,宋傳傑再一次提案建議《把“兩院”派員參加政協委員分組討論的形式固定下來》,省政協辦公廳和兩院一致答覆,並得到較好落實,實現了人民政協歷史上一次制度創新。

針對大規模城市建設中,“舊城改造前砍大樹古樹”、“改造後又急於求成從農村山區挖大樹”的問題,宋傳傑在2008年省政協全委會上提出建議,新華社和CCTV予以報道並以“舊城改造不能拔掉城市的氣管”為題進行了點評,受到了各界的關注。後來,砍伐古樹大樹、大樹搬家的現象逐漸減少,對維護城市和鄉村的植物生態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不忘初心——近20年老委員宋傳傑的心路歷程

公心才無畏 日久見真心

說起宋傳傑,很多人會想起那個大雪中騎自行車去政協大會報到的身影,也因此不少人嘲笑他“作秀”。“確實有作秀的成分。”面對記者,宋傳傑坦承,但實屬無奈,更不是為了自己,而是“藉此表達對政府和傳統管理慢待綠色出行的不滿”。

宋傳傑一直對濟南城市交通問題很關注,從2002年起,他就多次呼籲冷靜分析“轎車進家庭”對城市交通的影響;修建新經十路和經十東路時,又呼籲濟南三橫三縱直通道路網建設……“幾乎每年都呼籲濟南公交建設提速增效,但見效甚微”,於是,幾經思索,一個雪中騎著自行車報到的委員形象出現在了各個媒體的兩會報道中。

有人明裡暗裡說他作秀,同事也隱晦地表示抗議,“老宋,你是不是自己家有汽車了就不想讓我們買啊?”甚至相關部門都抱怨“你又不懂交通,就別給我們添亂了”……但十年後,除了沒有實施限購之外,濟南市現在採取的所有整治交通堵塞的措施,都能看到宋傳傑建議的影子。現在很多部門,也都願意來跟宋傳傑談談了,當然他偶爾也調侃一句,“外行十年前的看法,現在內行也贊同了?”

“一直堅持公心論事,大家就能慢慢地體會到你的真心。”宋傳傑如此總結。確實,他關注的很多事情,與他自己基本上都沒有直接關係,之所以關注,完全是出於公心。

有一年的兩會上,宋傳傑針對政府官員熱衷讀EMBA的現象進行了評論,並建議組織部門要加強管理、關心政府官員希望“繼續學習、提高執政能力”的訴求、監督其學費來源以保護幹部。新華社和CCTV報道後引起了各界對此事的關注。時至2014年,中央出臺了“嚴禁領導幹部參加高收費的培訓項目和各類名為學習提高、實為交友聯誼的培訓項目,已參加的要立即退出”的規定。

不忘初心

雖然因為“副業”被人熟知,但其實宋傳傑的“主業”更令人矚目:他2002年獲得國務院政府津貼、2004年入選中共中央(組織部)直接聯繫的高級專家……更值得一提的是,2005年他帶領團隊嘗試在金融核心業務系統中用國產IT設備替代進口設備並取得成功,比近年來上升到政治層面的“去IOE”提法早了整整十年。

“一個人畢竟能力有限、精力有限,‘業餘’時間更是有限,很多時候,心有餘力不足,參政履職只能量力而行”,此外,“客觀上,一個委員個體的作用和能力,相對於所面對的公共事務管理部門來說,也是很微小的,即使一個經過了深思熟慮的建議、甚至是很多年後經事實證明是非常正確的建議,也很難起到多大的作用”,但宋傳傑仍在不斷努力,因為“有一種堅持,它與時間多少、與堅持的長短無關、與是否有作用無關,那就是‘不忘初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