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2-6歲的孩子,他會不厭其煩地重複自己喜歡的事情

對於2-6歲的孩子,他會不厭其煩地重複自己喜歡的事情;他會對捉迷藏遊戲有特殊的興趣;他會特別喜歡關注微小的事物;他會突然表現得特別執拗;他會“愛”上同齡的小朋友;他會把自己當做超人、白雪公主;他會喜歡在所有能想到的地方留下筆跡;他會變成一個完美主義者……

對於2-6歲的孩子,他會不厭其煩地重複自己喜歡的事情

在我們看來,這一切都是那麼不可思議,孩子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表現呢?事實上,這源自於一個特殊且關鍵的階段--敏感期。所謂敏感期,是指孩子在2-6歲這個年齡段,出於自身發展的內在需求,面對他所感興趣的某種特定事物,表現出的一種學習的熱情。直至他內心的需求得到滿足或敏感力減弱,這個階段才正式宣告結束。

教育研究和實踐表明,孩子的敏感期是他心智發展的關鍵時期,把握好這一時期,他的心智發展會有一個巨大的飛躍。面對這一時期的孩子,如果我們教育得當,他就會順利通過敏感期;如果我們教育不得當,他的敏感期就得不到發展。

對於2-6歲的孩子,他會不厭其煩地重複自己喜歡的事情

敏感期是大自然賦予孩子的一種神奇的能力,驅使他滿懷熱情地看待周圍的一切,並能輕鬆地學會每件事情。但是,我們很多媽媽卻不瞭解孩子的敏感期,反而把他在敏感期裡的正常表現認為是他“不聽話”,於是採取某些措施“教育”他,結果就會阻止敏感期的發展,進而影響他心智的發展。

敏感期對孩子的成長和發展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我們千萬不要錯過這樣好的教育時機。雖然幾乎每個孩子都會經歷敏感期,但是他們的具體表現卻不盡相同,出現的時間也不一致。因此,我們需要耐心觀察,發現孩子的內心需求,捕捉他的敏感期。

對於2-6歲的孩子,他會不厭其煩地重複自己喜歡的事情

我們很多媽媽可能會有這樣的擔心:把握孩子的敏感期實在是不容易,如果發現不了或教育不得當,那該怎麼辦呢?其實,我們也不必這樣擔心,如果沒有足夠的信心把握孩子的敏感期,那麼就不要去打擾他,給他自由成長的空間,任由他去發展。

秩序敏感期:不合孩子心意的事,他就要“重來”

3歲的軒軒每天回家都要做同一件事情,當媽媽打開家門的時候,他就要求媽媽抱著他去按亮家裡的燈。如果軒軒忘了這個程序,或者是媽媽替他做了,他就會哭鬧,然後一定要讓媽媽把燈關了,然後由他重新按亮。顯而易見,這個3歲的孩子進入了秩序敏感期。這時候,孩子喜歡給物品找“主人”;喜歡將所有物品“歸位”;不合孩子心意的事,他就要“重來”……如果我們阻礙了這種敏感性的正常發展,孩子就會感到極度不安,就會出現哭鬧的行為,不利於他認識事物、熟悉環境。因此,我們需要讀懂孩子在秩序敏感期所表現出來的行為,理解並幫助他建立內心的秩序感。

對於2-6歲的孩子,他會不厭其煩地重複自己喜歡的事情

關注細小事物敏感期:對細小的事物非常敏感

一天,媽媽帶著2歲的兒子來到公園玩。當兒子吃餅乾的時候,不小心把一塊餅乾掉在了地上,他沒有撿起來,而是淘氣地把餅乾踩碎了。過了一會兒,兒子發現,地上的餅乾碎屑竟引來了很多小螞蟻,於是,他專心致志地看起了小螞蟻。從此之後,媽媽每次帶兒子出去玩,他都會要求觀察小螞蟻。

孩子之所以對小螞蟻感興趣,是因為他已經進入了關注細小事物的敏感期。這時候,孩子會突然對地上的頭髮絲、衣服上的小線頭、角落裡的小蟲子、路邊的小石子等細小事物感興趣。而且,當孩子正在關注細小事物時,他會把全身心沉浸其中,這種專注的程度是我們所無法想象的。因此,我們不要隨意打擾孩子關注細小事物。另外,當孩子關注細小事物的敏感期到來時,我們還可以多帶他去觀察大自然,提高他的觀察能力。

對於2-6歲的孩子,他會不厭其煩地重複自己喜歡的事情

執拗敏感期:孩子的第一反抗期,就愛對著幹

美玲3歲了,她每天晚上都要抱著她喜歡的洋娃娃睡覺。一天,媽媽把美玲喜歡的洋娃娃拿去洗了。臨睡前,美玲焦急地尋找她的洋娃娃,媽媽告訴她:“我把你的洋娃娃洗了,現在還沒幹呢,今天就先不要用了。”結果,美玲邊哭邊說:“我要我的洋娃娃,你還給我……”

對於2-6歲的孩子,他會不厭其煩地重複自己喜歡的事情

也許,我們會認為美玲非常任性,其實是因為他進入了人生的第一反抗期--執拗敏感期。通常來說,孩子從兩歲開始,隨著自我意識的萌發和不斷加強,他常常按照自己的意願行事,就愛與我們對著幹。面對孩子的執拗行為,我們既不能過多地限制,也不能一味地滿足。過多的限制會打擊孩子的獨立意識和自尊心,一味地滿足容易促使孩子任性妄為。因此,我們需要用心體會孩子的心理,用愛與理解來減輕他內心的不安和焦躁,這樣才能緩解他的執拗行為。

對於2-6歲的孩子,他會不厭其煩地重複自己喜歡的事情

在生活中,我們做媽媽的可能會發現,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段,會出現一種追求完美與審美的心理傾向,比如,他喜歡吃完整的食物,喜歡用乾淨的紙張,喜歡挑選漂亮的衣服……當孩子出現類似的表現時,這說明他進入了完美與審美敏感期。

孩子進入完美與審美敏感期,說明他的內心世界正在走向豐富。隨著年齡的增長,以及完美與審美敏感期的發展,孩子的審美對象也在發生著變化,一開始,他的審美對象表現在食物上,慢慢會轉移到其他物品上,然後轉移到自我的形象上,最後上升到對環境、內在氣質等方面。

對於2-6歲的孩子,他會不厭其煩地重複自己喜歡的事情

孩子在這一敏感期所表現出來的行為,不僅是在追求完美,更是為他將來形成審美觀奠定基礎。而且,這對孩子將來的形象氣質與個人魅力具有一定的影響。因此,我們不要批評、阻止孩子表現出來的言行舉止,而是要滿足他的心理需求,在必要的時候,我們還需要給予正確的引導,讓他形成正確的審美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