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正確的愛國方式

“每一箇中國人把自己的工作幹好就是愛國”,

這是中國工程院院士、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戚發軔在接受中國紀檢監察網採訪時所說的一句話,而縱觀戚老的一生,他用行動踐行了“一個人最大的愛是愛國”這一誓言。

打開正確的愛國方式

從戚老的職業生涯看,一次次的轉變都是“服務於國家的需要”。親歷朝鮮戰爭的殘酷,年青的心靈早早地刻下了國家弱小就要被欺負的火種,建設國防成了自己的志向,戚發軔正是懷抱著這樣的願望,來到北京學航空。但畢業後卻被分配到五院研製導彈和運載火箭,後又分配研製衛星,59歲仍擔任載人航天的總設計師。“國家的需要就是我們的志願,為國防建設、為強國做奉獻是我們一輩子的目標。”這樣堅定而不變的初心,締造了中國航天的奇蹟。浩瀚的太空,從此有了中國人留下的一百多顆衛星, 11名宇航員也成功完成了太空旅行;廣寒宮旁,“嫦娥”、“玉兔”正陪伴著中國人心目中最美的神話……

打開正確的愛國方式

把自己的工作幹好就是愛國,這是一句樸實的話語,卻蘊涵著深刻的道理和無盡的力量。無論是城市的清潔者面對拂曉時出行的人們發出讚歎的那一絲愜意,公交車上售票員“請您扶穩站好”的那一聲溫暖,還是長征火箭研製工廠裡大國工匠奮戰的一滴汗水,都無聲地書寫著我們每一個人愛崗敬業的傳奇。作為一個國家,便是由無數如螺絲釘的人民群眾匯成的巨型機械,每一個人的工作都牽扯到這個國家的良性運轉。平凡中孕育著偉大,沒有永恆的荒漠,只有不奮鬥的人生。戚發軔等老一輩航天人用他們的經歷和付出向我們證明了實幹的魔力。

“一個人沒有愛是不會把你的寶貴東西拿出來的,有愛才有奉獻,一個人最大的愛是愛國。”願我們每一個人把自己的工作幹好、幹到極致,用最深最大的愛建設我們共同的中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