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四川籍爬樓「大盜」在滄州落網

面對連續發生的爬窗入室盜竊案件,新華公安分局組織精幹警力展開調查,派民警化裝成“搬運工”蹲守布控,終將系列案件成功偵破。

三名四川籍爬樓“大盜”在滄州落網

本報通訊員 李明華 本報記者 張楠 攝影報道

“你等我一下,我家就在附近,我把買的東西放回去,馬上就回來……”在新華區國富市場一家店內,一名“熱心”男子對一名外地男子說著,提著剛買的商品轉身快步走出商店。

走出不遠,“熱心”男子見外地男子沒有跟出來,閃身坐進旁邊一輛車裡:“其中一個傢伙就在店裡,讓我幫忙去存錢,咱們怎麼辦?”

“你陪他去存錢,慢慢走,不要著急。等人少的時候咱們再動手……”坐在車裡的新華公安分局刑警大隊車站刑警隊隊長陳輝略一考慮,當即作出決定。

“我不存錢了。晚上我老婆過來,等她來了我再存……”“熱心”男子依計返回商店,沒想到外地男子卻突然變卦了。

情況有變。面對外地男子的感謝,“熱心”男子客套了幾句,轉身離開商店。讓外地男子沒想到的是,剛剛還滿臉熱情的“熱心”男子很快又回到店裡,突然間就變了臉,一把扭住了他的胳膊……原來,這名外地男子正是警方要抓的犯罪嫌疑人,而“熱心”男子是新華公安分局的民警。

10月26日上午,新華公安分局刑警大隊車站刑警隊民警成功偵破系列爬窗入室盜竊案,將3名四川籍嫌疑男子抓獲歸案。

嫌犯爬窗入室,一晚上三家被盜

10月13日一早,新華公安分局刑警大隊車站刑警隊先後接到轄區建設北大街某小區三戶居民報警,均稱家中遭遇入室盜竊。

居民馬某住在六樓,他告訴民警,前一天晚上9點左右他就睡覺了。當天早上6點多起床後,他發現本來放在櫃子上的錢包和衣物竟然“跑”到了廚房的地上,錢包裡的9000餘元不見了。意識到家裡招了賊,他立即向警方報案。

車站刑警隊民警趕到現場勘查發現,馬某家的門鎖沒有被撬的痕跡,廚房的窗戶半開著。由此,辦案民警分析,犯罪嫌疑人應該是攀爬上樓,打開廚房窗戶進入屋內實施盜竊。盜竊得手後,犯罪嫌疑人又從原路離開馬某家。

“案件發生在一個半封閉式小區裡,小區裡另外兩戶被盜的居民分別住在四樓和五樓。”辦案民警告訴記者,居民範某早上5點多起床,發現本來放在臥室裡的包和客廳裡的上衣被人扔在衛生間的地上,上千元現金和另一間客房衣櫃裡的一些金首飾被盜。警方勘查發現,犯罪嫌疑人應該是從衛生間的窗戶進入室內盜竊的。另一戶居民王某家損失不大,犯罪嫌疑人也是從廚房的窗戶進屋行竊。

同一個晚上,同一個小區,三戶居民家中被盜,這一情況引起了車站刑警隊民警的關注。考慮到犯罪嫌疑人極可能再次作案,在偵查案件的同時,辦案民警放棄了休息時間,在轄區內展開夜間巡邏。

可疑男子現身,徒手攀爬直上六樓

當日,辦案民警調取了案發小區夜間的監控視頻,發現了一個可疑的男子。

記者在監控視頻中看到,凌晨2點30分左右,一名戴口罩的男子翻上被盜小區東側鐵柵欄,直接爬上一旁的暖氣管道。隨後,男子順著暖氣管道走到最近的單元右側一戶人家的窗戶旁,抓著陽臺側面的防盜窗,手腳並用向上攀爬,靈活得像個猴子。一路幾乎沒有停頓,男子快速地爬到六樓,慢慢轉到陽臺正面。由於監控距離較遠,男子之後的動作就看不清了。

大約過了20多分鐘,男子從樓上順原路又爬了下來,直接進入小區院裡。他從樓前走了一趟,隨後躲進一個單元樓道里。過了大約3分鐘,男子從樓道里走出來,一邊仰頭看著,一邊走到中間的單元一戶人家的窗戶旁,抓著防盜窗又爬了上去……

“夜間光線條件不好,我們從監控中根本看不清男子的長相。這名男子褲腳挽得很高,應該是為了方便攀爬故意挽上去的。”車站刑警隊副隊長崔金倉告訴記者,根據已掌握的線索,民警對系列竊案展開全面調查,並在轄區內開展夜間巡邏。同時,為了能夠獲取更多的線索,辦案民警針對新華公安分局轄區內近期發生的所有類似案件進行了串併案偵查。

三天發案十餘起,警方鎖定嫌疑人

10月19日至21日,接連3天,車站刑警隊轄區多個小區相繼發生10餘起盜竊案件,犯罪嫌疑人利用工具破壞防盜窗後,從陽臺爬窗入室實施盜竊。失主丟失現金共計7000餘元,還有手機、平板電腦、貴重首飾、玉器、銀行卡等財物。

“接連發生的多起入室盜竊案件的作案時間、作案手法都極為相似,我們分析這些案件應該是同一夥人所為。”陳輝告訴記者,之前發生的多起案件大多發生在開放式或半開放式老舊小區內,沒有留下有價值的線索,給警方破案帶來了很大困難。10月21日凌晨,某封閉式小區發生了一起竊案,小區監控拍下了兩名嫌疑男子的作案過程,這給警方破案打開了突破口。

記者在警方調取的視頻錄像中看到,10月21日凌晨5點左右,兩名戴口罩的男子先後翻牆進入一個封閉式小區。在小區4號樓前,一名男子順著防盜窗先爬上樓。大約過了兩分鐘,負責放風的另一名男子從樓對面的綠化帶裡出來,沿著之前男子攀爬的位置也爬了上去,將一個工具遞給了先爬上樓的男子後又下來。大約過了18分鐘,最先爬上樓的男子從原路爬了下來。兩名男子在小區再次作案後,直接翻過小區圍牆離開。

通過進一步偵查,辦案民警很快摸清了兩名嫌疑男子離開小區後的行動軌跡。原來,當日凌晨,兩名男子在小區內實施盜竊後步行走到千童大道,上了一輛出租車。出租車在物華市場附近停下後,兩名嫌疑男子下車,步行走到國富市場東南角,進了一個門洞後失去蹤跡。

“在調查期間,我們獲取了兩名嫌疑男子清晰的面部影像,感覺他們不像本地人。”崔金倉告訴記者,在隨後的調查中,辦案民警找到了當晚駕車的出租車司機,得知兩名嫌疑男子操著生硬的外地口音,這一點也印證了警方的判斷。

民警秘密走訪,當起“搬運工人”

在接下來的工作中,辦案民警以國富市場東南角的門洞為中心,圍繞周邊展開摸排。

“為了蹲守抓住嫌疑人,我們從10月23日開始,每天凌晨4點就開始化裝偵查,換上工作服到國富市場當‘搬運工’,一直蹲守到上午10點多。”陳輝告訴記者,那個區域內平房多,環境複雜,外來人口眾多,給秘密調查工作帶來了很大的難度。通過兩天的秘密走訪,他們終於確定兩名嫌疑男子就在附近藏匿。近段時間,兩人經常在早上出現。為了不打草驚蛇,他們想出了偽裝“搬運工”蹲守的偵查思路。

就在辦案民警調查期間,車站刑警隊轄區內入室盜竊案仍不斷髮生,少的時候一晚發案1起,多的時候一晚發案達到3起。10月26日,辦案民警當了一早上的“搬運工”,剛剛回到單位就接到報警:當日凌晨1點多,轄區某小區一居民獨自在家睡覺,迷迷糊糊中聽見自己臥室的門被打開了。他睜開眼睛一看,發現一個人站在門前,正要走進臥室。他心裡一慌,當時大叫一聲:“誰啊?”那人一怔,轉身就跑了。過了半天,他才緩過神來,發現包裡的幾百塊錢和一件衣服不見了。

一名竊賊“冒頭”,“熱心人”變臉將其控制

當日上午10點多,一名嫌疑男子在門洞附近出現了。當時,陳輝和另一名民警正在附近一輛車裡蹲守,見到一名嫌疑男子出現,陳輝立即讓便衣民警跟了上去。

民警尾隨嫌疑男子走進一家商店,假裝買東西,側耳聽著嫌疑男子與店主的對話。民警得知,嫌疑男子不識字,想讓店主幫忙去銀行存款。民警當即“熱心”地接過話茬,教他怎麼樣存錢。嫌疑男子見店主沒空,想讓“熱心人”幫忙存錢,還許下了好處。這才發生了本文開頭的一幕。

時間不長,負責秘密走訪排查的一組民警傳來消息:嫌疑男子的藏匿地點被找到了。為防止犯罪嫌疑人逃走,一名民警爬到房上,時刻關注屋內犯罪嫌疑人的動向。確定犯罪嫌疑人就在屋內,崔金倉一腳踹開房門,帶領民警將屋內的另外兩名嫌疑男子控制,當場繳獲現金、貴重首飾、手機等部分被盜贓物和管鉗、改錐等作案工具。

經審訊,3名四川籍犯罪嫌疑人分別供述了自今年10月來到我市後,他們先後多次在新華區多個小區爬窗入室盜竊的犯罪事實。

目前,3名犯罪嫌疑人已被新華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案件仍在進一步調查中。


分享到:


相關文章: